公诉人讯问提纲 公诉人法庭讯问语言技巧

公诉人的讯问不能流于形式,而应当掌控讯问语言,注意归纳总结和运用讯问的方法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公诉人法庭讯问语言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诉人法庭讯问语言技巧一:法庭讯问“败笔”实录

当前公诉人庭审讯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讯问走过场,没有目的性。一些公诉人对庭审讯问不重视,认为反正后面还要举证证明,即使被告人当庭不认罪或者翻供,只要能够拿出证据来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那么对被告人只能从重处罚。对于认罪的被告人,则更是拿着起诉书随便问两句,没有体现出讯问的目的,成了让被告人简单的认罪表态。固然,大部分不认罪的被告人,是可以通过下面的举证质证活动证明其构成犯罪的,但是,对不认罪或者翻供的被告人简单地问几句就匆匆收场不问,表示要通过运用证据证明犯罪,往往使人们产生疑虑:是不是公诉人没有制服被告人翻供或不认罪的本领?还是被告人有关翻供或不认罪的说法的确是真的?否则公诉人为什么不回应?如:

公:被告人李某,刚才你向法庭说起诉书认定的不是事实,为什么不是事实?

被:就不是事实。

公:你以前不是供认过的吗?

被:以前供认是公安逼我说的,我不说,他们硬记的,也不给我看材料。

公:被告人李某,希望你在法庭上如实供述。

被:我说的是实话的。

公:审判长,由于被告人当庭不认罪,公诉人将在举证阶段通过证据证明他有罪。

在这里,被告人既然已经翻供,且说公安人员逼供,就应当问清公安人员如何逼供、其对笔录

公诉人讯问提纲 公诉人法庭讯问语言技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3961/704017827.html

更多阅读

元宝之争法庭不该仿效“狐狸分饼” 仿效

寓言故事,看似讲给孩子听的,其实微言大义,是折射社会现实的凹凸镜,对成年人认识社会,同样不无裨益。就拿“狐狸分饼”的故事来说,狐狸的名字是虚构的,类似的分饼故事却屡见不鲜。年初,浙西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汪大爷家挖出128枚“袁大头”。

声明:《公诉人讯问提纲 公诉人法庭讯问语言技巧》为网友学习雷锋好榜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