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口才艺术:教子“吃亏”

古往今来,胜者多为能言善道之辈,败者则多不善言辞。“说话”,这是生活中必须使用的交流工具,一生中的每一件事的运作,都需要用语言来推动。在关键时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你事业的进展,改变你在生活中的位置。

顾颉刚教子“吃亏”

一天,历史学家顾颉刚看到一家店铺的对联:“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当即对自己的孩子顾湲说:“庄子说人要处于‘才与不才’之间,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才高于众,人必非之’。人一拔尖,就免不了吃亏。如果大家都是浑浑噩噩的,国家和民族就不能发展。我看得出来,你要成为拔尖的人。那就要准备自己吃亏。苏轼有那么高的才华,尚且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况我们呢?”

走着走着,父子俩来到一个机关门口,看到许多小孩在攀爬门上的铁栏时,顾颉刚再次说道:“你看,‘向上爬’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人类要是遇到困难就退下来,那就不会有今天的进步了。所以一个人的成败不在当时,以后的历史自有公论,我们只管往上走就对了,老是左顾右盼,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赏析:“树大招风”,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理解,于是他们为人做事往往就得过且过,丧失了应该有的原则。顾颉刚则用一番话语纠正了这种偏念,他通过典故,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告诫儿子,只有学会“吃亏”,我们的民族才会实现复兴,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昌盛。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荆棘丛生,但只要我们坚持,相信历史会证明一切。顾颉刚一席博古通今、针砭时弊的话语,帮助儿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可谓妙哉。当今社会,这种“吃亏”、“向上爬”的精神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顾颉刚口才艺术:教子“吃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5161/389015070.html

更多阅读

顾颉刚 顾颉刚怎么读

1人物简介 顾颉刚(1893年-1980年),汉族,原名诵坤,字铭坚。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著名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留北大图书馆任助教做编目工作。在工作期间,草拟出《

顾颉刚永远的恋人 顾颉刚

- 济南时报 - 舜网□特约撰稿蔡登山(台湾)初识谭慕愚大家过去都认为顾颉刚是一位谨厚宁静的恂恂君子,但从《顾颉刚日记》观之,在谨厚宁静的背后,却有着激荡以致浪漫的情感。史学大师余英时先生就指出他对谭慕愚女士“缠绵悱恻”的爱情,

《锻炼您的口才艺术:金口玉言》

《锻炼您的口才艺术:金口玉言》作者:不详第1节:真诚:用语言打动人心的第一步说话--天天说话不见得会说话真诚:用语言打动人心的第一步真诚,是说话成功的第一乐章。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叶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 对中国有巨大贡献的人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赵沛霖内容提要 顾颉刚先生除史学研究贡献外,也是神话学研究方面的拓荒者。他对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构建,对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独特把握,对神话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以及在肯定神话历史化、揭示神话的

谭惕吾:顾颉刚一生之痛

顾颉刚一生之痛(2011-05-29 11:03:11) 楔子八十五岁的顾颉刚,翻到初识谭慕愚的那页日记。五十四年前的日月,已如昨夜长风,清晰可辨的惟有字迹:“与介泉夫妇、缉熙及北大女生黄孝征、彭道真、陶桓连、谢祚茝、刘尊一、谭慕愚游颐和园、

声明:《顾颉刚口才艺术:教子“吃亏”》为网友凡凡相信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