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液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钩藤又名莺爪风,钩藤入药最初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但古代医家认为其气轻清,故多视为小儿的专用药,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钩藤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钩藤的功效和作用

《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鸡血藤液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息风止疼:本品味甘、微寒、入心肝二经,善清心包之火,泄肝经之热而息风定惊止搐。正如《本草纲目》曰:“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予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故常用治疗厥阴抽搐、小儿急惊、小儿夜啼、妇女子痫、小儿惊风等各种抽搐疾痛。

清热平肝:钩藤甘微寒、入肝经,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药性赋》曰:“钩藤甘寒专解痉,功在清热息肝风”。《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故临床常治疗肝经有热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风热头痛,高血压,疹出不畅等证。

透疹:钩藤甘微寒,质轻味薄,轻能透发,寒能解热。故有透疹之功。小儿麻疹,水痘、风疹疾病,疹出不畅、均可选用。

钩藤的禁忌

无火者勿服;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钩藤的附方

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延龄散)

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钩藤散)

治诸痫啼叫:钩藤、蝉壳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普济方》钩藤饮子)

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水半盅,煎二分服。(《幼科指靠》钩藤汤)

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钩藤汤)

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七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治面神经麻痹:钩藤二两,鲜何首乌藤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6361/259218158.html

更多阅读

天冬,麦冬,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麦冬钩藤一齐作用

【天冬,麦冬,党参的功效与作用】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天冬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具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之功效,适宜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等患者食用。食谱精选●天冬构市己粥:取天冬30克,枸杞子15克,粳米90克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于钩藤的功效与作用了解的怎样呢?还不清楚的朋友请看下面的介绍吧。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性味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

鸡血藤手镯有什么功效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简介鸡血藤(学名:Millettia dielsiana)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甘肃、安徽、浙江、广东、云南、湖南、海南、陕西、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2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有哪些用处

钩藤是一种植物中药,藤有钩。钩藤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并不多,但是在医学上的应用却是很广泛的,那么你知道钩藤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钩藤的功效和作用吧。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

声明:《鸡血藤液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为网友虎行風捷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