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安全第一是我国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而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最好的选择。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浅析建筑安全管理

摘 要:在全球经济繁荣、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安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性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事故成本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企业的效益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所以对于建筑安全管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筑安全管理应得以重视,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能保障工程建设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建筑安全; 相关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4)

一、建筑施工的特点

安全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现场的复杂性。施工现场的安全不但要靠施工人员的循章操作,还要取决于各种机具、材料以及建筑物品的安全状态,同时在施工现场又往往有多方的参与,包括业主、承包商、监理、分包商等等,管理层次多,关系复杂,不同的施工队也可能交叉作业,这些都加剧了施工现场的复杂程度,从而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一方面是建筑产品的单一性。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建筑项目,对于不同的建设项目所面临的事故风险的多少和种类都是不同的,而对于同一建设项目每一天所面临的情况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施工人员每天都面临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使得风险也是难以预料的;一方面是生产的流动性。一是施工机构会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容易造成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等事故;二是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转移操作场所;一方面是施工人员离散作业。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是分散在各个部位的,在操作过程中,除了遵守规章和计划,在遇到突然出现的问题时,需要个人根据以往经验做出决定,而这种决定的正确性却是难以保证的,这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一方面是施工技术复杂。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因而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还有一方面是施工条件恶劣。建筑施工大多在露天环境中进行,受气候、自然条件等的影响比较大,施工现场的气温高低、照明、风雨等都会使施工人员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事故。

二、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建设企业只追求眼前利益,不科学的缩短工期,迫使承包企业日夜赶工,施工人员超负荷工作,疲劳工作,机械未能及时维护保养,工人带病工作,从而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2、安全教育严重滞后,未进行安全培训就上岗

施工企业招收的大部分工人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以致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自我防护能力差。

3、市场竞争不规范,安全投入不足

当前建筑市场仍然是买方市场,建设单位利用市场中的优势,排斥投标人,或是私招监雇,指定分包,肢解分包,随意降低造价、压缩工期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激烈的建筑市场,企业被迫低价中标,甚至垫资施工,其后果是建筑企业不得不把安全措施费以让利的形式让掉了,以致安排到安全名下的资金不足,致使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偏低,许多使用多年的陈旧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改造,设备带“病”运行现象频频出现,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存在挂靠、非法转包、违法层层分包等种种情形,导致管理失控,安全隐患逐步增加。

4、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工作职责不清

目前,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插手的部门有安全生产监督局、建设行政主管安全生产部门、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多头管理和重复检查违背了管理学中的统一管理的原理,这样不仅浪费管理资源,而且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而各部门并没有明确的责任界线,出了安全事故时,却相互推脱责任,最后将责任全部推到企业头上。

5、为求效益,重生产、轻安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的主体,但目前建筑业仍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在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仍然有一些企业只注重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把安全工作当作陪衬,他们重生产、轻安全。

6、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

目前政府的安全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实行检查时,没能针对建筑业的多发事故进行专项性的检查,安全检测仪器配置不全,检查手段落后,专业水平及现场施工安全经验不足,检查方式主要也只是看资料、查外表、看资质、查手续,而没有实质性的检查,这些方式未能触及安全管理的根本。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1、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做到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要根据项目性质规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而且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还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

2、规范现场文明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项目要充分重视文明施工的管理,狠抓现场场容场貌,精心做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材料堆放场、临时给排水和道路布场等,做到作业区与生活区分离,优化美化施工作业环境,施工项目还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

3、做好建筑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内容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前的教育培训,同时各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也必须严格执法,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进行监督,以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样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够实现安全生产,除此之外还应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工作实施到位的班组或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4、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工作。企业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违章指挥、操作,冒险作业等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并规范项目的施工安全行为,安全人员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对人员的伤害,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人,完善各种安全设施,在施工作业面上要设固定的安全管理员,对危险性大的脚手架,起重机搭设和拆除,机械设备吊装,用电设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等进行监督和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其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安危和国家的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引起所有的企业及政府部门各参与者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向自己负责,向人民负责,向企业负责,向国家负责。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金盾出版社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摘要:核电安全管理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核能事业部对落实中央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出明确部署,要求各项目齐心协力承担起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强化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树立核电建设良好形象。核电建设中的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关系到国家核能目标任务的实现。如何筑牢工程安全监管网,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力度,有效的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字:核电、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核电建设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安全职责重于泰山,抓好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是核电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宗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要履行好核电建设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一. 强化安全监督工作,意在创造和谐社会

为确保清洁型能源发展的安全性,我们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监督工作。在监管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注重人员管理和安全防范;加快职能转变,建立清晰的安全责任行为和责任体系;着力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规律和问题、探索建立适应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新机制;创新安全管理和监督新方法,紧紧依靠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基础,狠抓安全防范,加强安全危险源的检查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努力创造安全和谐核电建设。

二. 抓安全教育培训,意在强化责任行为

核电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工作,是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核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工作,正确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贯彻落实核电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围绕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强化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设,经常性的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效的遏制工程施工中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随着核电建设发展更新、更高的挑战和要求,面对保持质量目标和施工进度相协调的需求,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仍将是各参建单位长期的工作重心。参建各单位的各级领导已充分认识到核电建设施工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挑战。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给了我们核电建设者再深刻不过的警示。针对目前安全形势问题,我们按照核能事业部要求在全局核电建设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在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责任行为和安全机制的检查,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全面提高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水平。

三. 强化安全运行机制,意在科学化安全管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现今各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制观念淡薄,对有些安全规定的理解不深,这给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针对这一特点,作为安全监督部门必须强化安全科学化管理,进一步实现"三个转变",严把各个关口,着力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一是改变过去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而着眼于安全系统运行检查,着眼于在对危险源的预先识别、分析和控制上,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二是检查监督向指导服务转变。

在年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中,要求各项目参建单位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善安全隐患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台帐,明确隐患发生的项目名称、现场检查发现的隐患情况、隐患类别、整改形式、责任人等内容。通过定期经验反馈,及时掌握安全隐患情况,跟踪隐患整治结果,逐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科学化管理目标。

四. 标识安全危险源,意在过程控制

对重大危险源的有效控制,需要运用重大危险源控制法识别和分析重大危险源,找出施工中事故防范的重点,掌握事故防范规律,学会运用重大危险源控制法去识别和分析重大危险源,就能在施工过程中掌握控制事故发生的主动权,所以它在生产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物体打击。边坡作业面的滚石及物件;爆破作业中的飞石、崩块等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 2、高处坠落。在高处作业中,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3、坍塌事故。基础开挖支撑不到位、堆弃物位置不当或边坡失稳、挡土墙或围岩突然发生变化而未相应改变施工方法等造成的塌方;4、机械伤害。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驾驶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易发生绞、碾、碰、轧、挤等事故;5、起重伤害。在吊装作业中,由于起重设备使用不当或支撑不稳或连接物强度不够或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指挥不当、捆绑不牢或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就很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6、触电伤害。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7、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8、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容易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 9、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10、施工运输车辆超速、超载、偏重导致车辆倾翻等。以上十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是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也是重大事故隐患最突出的环节。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加以认真识别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五. 严格控制准入制度,意在源头控制

严格控制准入制度,把好安全监督关,是实现安全监督职能"三个转变"的有效措施。检查关口前移,一是严把持证上岗关,落实好安全源头关,对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员取消其任职、上岗资格,从源头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二是由事后处罚向事前预控转变。从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抓起,坚持制定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在强化监督管理同时,加大违章违规处罚力度;三是适时推行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凡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不得参加工程项目招投标,同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审查,清理安全生产不达标的单位,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六. 安全管理,永恒的主题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永恒的主题。它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一个从业人员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我们唯有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安全工作各个层面,使安全文化建设从理论上实践上变为人们自觉接受的一种观念,成为安全生产的动力。大力运用各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人人、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增强自我防范能力,牢固构筑的安全防护网,使重大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才能确保核能建设事业安全、可靠,从而实现核电建设和谐稳定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6361/365442614.html

更多阅读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该怎么写?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References cause confusion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该怎么写?2014-06-18来源:21st Century导读: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而言,写完毕业论文容易,写好参考文献不易,reference与bibliography到底有何不同,参考文献都应遵照哪些格式,一起且写且珍惜!W

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写作参考与范文展示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写作参考与范文展示――简介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采用

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

声明:《安全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为网友倾城一笑醉红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