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山里家乡故事 山里农村创业故事

想要做成功的创业事业,首先要选择有潜力合适的项目发展。一个好的项目能助你走向成功致富的道路。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致富道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山里农村创业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山里农村创业故事一:

土豪老板种水稻建酒窖酿酒也赚钱

周平每天最高兴的事不是呆在豪宅的地面楼上温馨的房间里,而是每天带着孙儿们到地下酒窖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他舀出一勺酒对记者说:“这每一滴酒都有米香味,搞水稻种植我更有劲头!”

正值春播时节,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的农民周平越来越焦急,他赶忙跑到黄花镇永吉种植专业合作社谈成了初步协议,要求合作社今年代种水稻,专供20万斤优质稻谷。这样迫切的“订单农业”源于周平自家地下酒窖酿制的美酒销售一空,导致原材料大米供不应求。

十年前一个奇妙的想法,让当时50岁的周平在新建的毫宅下“挖地三尺”?建酒窖酿美酒。发展到今天,一个小酒窖如今已注册成了大酒厂,更重要的是,随着对原材料大米的种植带动,让一个昔日的长沙工业大村重新找回了种粮产粮的动力。

毫宅下挖酒窖,酿美酒带动农户水稻种植

身披一件旧夹克,脚穿一双土布鞋,挥起锄头挖酒窖,记者眼前的周平似乎与拥有富丽堂皇的毫宅主人不相关,更与网上报道的“土毫”标签一点也不贴,俨然一幅典型农民的形象。

聊起他自挖酒窖的故事,他平实地说:“我是农民,干活有倔劲,所以在自家屋下挖起酒窖才不愁辛苦;以前做水泥生意有了点资金的想法,认为建酒窖,酿出来的酒大家放心,邻舍们可以买到便宜的酒;而且酒卖得越好,米就要得更多,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愿意种粮,并且让农民卖粮不再难。”

周平家里有五兄妹,家境贫穷,自幼懂事的周平只在学堂学习了一年半时间,便辍学在家,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穷苦的孩子早当家,19岁那年,周平开始学做泥工,1989年,随着所在村开始兴建水泥厂,周平开始创业,正式成立个体户,专营水泥制品,也因此挣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生意越来越好,赚钱也越来越多。

有了钱,该干什么最有前景?按照大多数农村人的想法当然就是盖个新房,可是不甘心的周平总想要干件不一样的事。2003年,正值他所在的印山村“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期”,做水泥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相反种地种粮的人日趋减少。

“干同一起事,别人快起来了,我就要慢下来。”凭着这种最质朴也最灵光的认识,经过到浙江等地的实地取经,他放弃了干水泥行当,而萌生了种粮酿酒的想法。当年,他自家只有5亩地,于是还承包了别人10亩地,种起了糯米水稻。然后,周平利用建新房的契机,在地下自挖酒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个几百平方米的酒窖竣工了。随之,他用自种的糯米、当地香甜的清泉,专业酿造纯糯米酒、高粱白酒、稻谷酒、杨梅酒、草莓酒等黄酒。

由于周平酿成的酒口感香醇、价格优惠,黄酒近销乡邻,远销湖南各地。随着酒的需求量增大,原材料优质糯米的供应量短缺。2006年,他又承包了30几亩田,带了一家人自己种糯米水稻,并依托当地农户,定做、定收、定价的方法来获取优质糯米,这样不仅确保了高质量的糯米源源不断地供应,又帮助当地农户种植水稻来增收。

酿酒如同种粮,让每一滴酒都是“放心”酿制

随着酿酒的名气日渐提升,周平开始兴办麻姑井黄酒酿造厂。到2014年,周平的酒窖已经扩大到1200平方米,里面设有很多小储酒室,储酒量达150吨,并设有专业的化验室等,周平告诉记者,这些藏酒一般都酿造几年了,时间最长的有七年,但由于大部分买酒人是农民兄弟,所以即使到今年春节,他都以每斤酒10元的优惠价格来销售。

与对酿酒的每一个环节精细把关一样,对原材料糯米的选取非常“苛刻”,种植出的大米无零污染是首要要求。但由于所在的印山村长期以来依靠水泥发展壮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大部分村民们一样,周平担心,水泥及其杂质的长期沉淀会侵袭、毒害土壤,从而影响水稻的品质。

为了让这个担忧不成现实,从2012年起,周平主动减少了在本村的糯米水稻种植面积。但口啤越来越好的酒窖还要扩建升级,怎么办?周平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是与土质好的其它地方水稻种植合作社联营,同种植大户签订“代种合同”,合同中列明了严苛的标准:如不喷农药、不施化肥,种出来的糯米不仅要零污染,而且是原生态;二是要在今年带头成立糯米水稻种植合作社,自己出些资金,政府给予扶持,下大力气治理村里土壤污染问题,种出优质放心的米。

如此严苛的种植要求自然让产粮成本成倍上升,周平计算了一下,与自己在本村种相比,“外地代种”20万斤稻谷,则成本要高出46万元。但算算长远帐,多出一些钱,多产优质粮,酿造放心酒,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兄弟多种田,多增收,让赖以生存生活的乡村更添一分水稻之美,更增一份田园之绿。

山里农村创业故事二:

邵阳黄鳝养殖第一人的黄鳝养殖致富经

邵阳县:特色养殖 梅子院鳝鱼生态养殖

在邵阳县塘渡口镇梅子院村有一个天子湖生态水鱼养殖合作社,那里养殖的可不是一般的水产鱼,而是有着水中蛟龙之称的黄鳝,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红桃,用了两年的时间,成为邵阳县黄鳝特色养殖成功的第一人。

眼前这位正在打电话的男士叫张红桃,他就是生态鳝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当我们来到基地时,他正在和涟源市的一家鲢鱼养殖基地互通电话,这鳝鱼养殖和鲢鱼又有什么关系,通过交谈,张红桃告诉小编,这鲢鱼是用来喂养黄鳝的,这让小编我是大惑不解。正说着的时候一辆水产运输车驶进了养殖场。

张红桃告诉小编,买的这些鲢鱼全都是用来喂食黄鳝的,为了保鲜,过称之后一筐筐鲢鱼被立马装进了大冰柜。

话说这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张红桃的养殖场采用的是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投资较小、方便在鱼塘开展黄鳝养殖、规模可大可小、操作管理比较简便、水温容易控制、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

农村山里家乡故事 山里农村创业故事

制作网箱所选用的材料一般为聚乙烯网布,网箱一般制作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底面积以不大于20平方米为宜,张红桃的网箱每个都在6平方米,箱体深度为?1.2-1.5米。网箱上缘四周翻卷同时缝入小指粗的尼龙绳和留出绳头便于捆绑到木桩或支架上。塘水位不深可打桩安放固定式网箱,水位较深的塘安放浮式网箱。静水池塘设立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30%,有流动水的池塘其网箱面积可达池塘总面积的50%。这么高规格的养殖技术,张红桃又是如何掌握的了?

理论指导实践是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张红桃告诉小编,创业初期,他花了八万块钱,从2013年6月到10月,聘请了一位专业养殖黄鳝的师傅到基地手把手指导,另外还特意跑到南京、上海等专业研究所,请教专家、教授作理论指导。有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张红桃便开始摸索着干了起来。

张红桃讲述,目前国内黄鳝养殖一直都没有攻克人工繁殖的瓶颈,购买的鱼苗也都是野生苗,野生黄鳝都是吃活食,要想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驯化。驯化第一阶段,张红桃选用鲜活红蚯蚓喂食,这是黄鳝的最爱,第二阶段则用蚯蚓配着鱼浆喂食,第三阶段则脱离蚯蚓,用鱼浆配合专用饲料喂食,而且喂食的时候要定时、定点、定量,培养黄鳝摄食的条件反射,另外还要驯养黄鳝的进食规律,野生的黄鳝一般选择几天进食一次,所以长势比较慢,而人工养殖的黄鳝则要增加进食频率,这样长势会相对快一些。在管理方面,主要是养护好水,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和更换,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说到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养殖黄鳝,张红桃还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第一黄鳝养殖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像我们梅子院这个地方坐落在夫夷河畔,水资源比较好,比较丰富;第二这个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半劳力、甚至?50岁左右的妇女,只要身体健康的都能够完成各项养殖工作;第三技术难度和日常管理不是很高,而且国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第四效益可观,形成规模之后,销售不愁?”。

成立合作社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目前,张红桃的20亩水塘共有网箱400多个,从6月放苗,喂养至10月份停食,之后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出售,按照去年年前28元一斤的市场价格,每个网箱可产生800至1000元的纯利润。创业第一年张红桃就尝到了甜头。

张红桃说:“黄鳝养殖形成规模以后,销售不愁,我去年第一年养殖的时候,到快过年的时候,亲朋好友都非常担心这个黄鳝能不能销售出去,开始我自己也有压力,也担心,但是跟那些黄鳝销售商一联系,?谈好价格他们自己带着车子到我基地来,不论大小全部拉走,而且价格还非常可观。”

张红桃讲述,养殖好黄鳝非常重要,但把握好市场行情同样重要,去年年前的时候,销售商到基地来不论大小统一收购的价格是在27、28元每斤,没想到年后的市场批发价格上涨到43元每斤,这眼睁睁的少赚了十多元一斤。

“从一开始我们就想,一个产业要适合自己搞,也同时能够带动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带动那些有创业想法的人,一起致富奔小康”。黄鳝养殖,张红桃走在了前头,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产业,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所以他成立了合作社,一个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赚取更多的财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6661/166443306.html

更多阅读

转:讲诉一个当代农村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故事并希望伸出援手

---讲诉一个当代农村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故事他,一个普通的农村大学生,却是当代众多大学生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他,一个出生贫寒的孩子,却是一个上天眷顾着的幸运儿;他,一个别人眼中永远坚强的男子汉,如今却在空荡的病房里默默的哭泣;他,一个人群

傅泽星的农村创业故事:做竹质毛巾两年赚得1000万

  世界上真的有“零风险”项目吗?怎样才能找到这种项目呢?读完傅泽星的创业传奇,你心中一定会豁然开朗。          不做职业总经理 心甘情愿农村创业卖竹质毛巾          傅泽星,1965年出生于毛主席的家乡湘潭。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农村人励志创业故事

创业的人在春天里容易陶醉,迷失方向,创业者多看看那些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人励志创业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农村人励志创业故事一:大学生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山里农村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看看那些励志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山里农村创业励志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山里农村创业励志故事一:他养竹鼠“听”世界名曲月入

声明:《农村山里家乡故事 山里农村创业故事》为网友我就在你身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