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电子商务政策法规 2016年国家政策法规论文

2016年,国家相关政策已经逐步在市、县一级铺开,落地工作再进一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国家政策法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6年国家政策法规论文篇一

《试论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有关部门颁发的一系列教师 教育政策法规,而后分析了这些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对教师教育 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反思,以使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30年 教师教育 政策法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艳阳天”,教师教育更是一扫“文革”的阴霾,积极发挥着各项教育事业“工作母机”的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既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宏观改革开放政策,也得益于教育领域颁发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些教师教育政策法规, 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对进一步探寻教师教育的发展 规律,引导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30年来所颁布的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及其主要内容

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名目各异,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分类如下:

(一)恢复并巩固教师教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师教育开始进入了拨乱反正的新局面。198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办好中等师范学校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大力办好高等师范专 科学校的意见》等文件,这几个文件对于稳定和发展我国师范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义务教育法》(198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和《教师法》(1993)等,都提出要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这样,到90年代初我国教师教育不但从“文革”的满目疮痍中完全恢复过来,而且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3年开始对师范生实行全额收费后,教师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07年5月9日,国务院讨论并通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教师教育的地位得到巩固。

(二)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师资和师范教育规划的意见》(1986)提出:“综合性大学和有条件的其他高等院校应把为中等教育培养师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非师范院校也应该根据需要承担培养某些专业课师资的任务。”这是我国建立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的政策萌芽。《教师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非师范院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1996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师范院校为主体,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培养培训师资的协同作用。”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199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2)、《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2003)等都提出鼓励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加快了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步伐。

(三)提升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后,《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2)提出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布局、层次和类型等方面的结构调整,使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由“三级”向“二级”适时过渡,提高新师资的学历层次。另外,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颁发了一些政策法规,强调要以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来实现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的提高,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1996)、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为 农村高中培养教育硕士工作的通知》及《关于成立“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等都有所体现。

(四)加强职后培训工作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以及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的意见》、《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接受进修教师工作的暂行办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对中小学和高等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1999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对新世纪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2002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提出,要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各年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前都要接受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五)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和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1983)以及1986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试行办法》都规定,要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 考试制度,这既有助于提高中小学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为教师资格制度的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提出:“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教师法》不仅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及保障权益、保障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而且对取得教师资格的对象及其条件、标准等事宜作了相应规定。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次以国家 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12日,教育部颁发了细化《教师法》有关教师资格条款的《教师资格条例》,提出了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具体规则,对教师资格的分类与使用、申报教师资格的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等都做了详细规定。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又颁发了《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的通知,依照《过渡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在职在岗教师资格进行认定。2000年9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上这些政策法规构成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完整体系,自2001年4月开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面铺开。

二、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对教师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主体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新中国成立后,受计划 经济的影响,我国沿用了以往封闭独立的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一家独大”,独揽教师教育的大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培养途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求。在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建立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从培养院校类型来看,2007年我国共有341所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96所,仅占培养本科师范生院校总数的28.2%;有409所院校培养专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139所,仅占培养专科师范生院校总数的34.0%;有2 198所学校和机构培养中师生,其中中等师范学校196所,仅占培养中师生学校的8.9%。这说明各类非师范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生力军。

(二)培养模式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规格,教师培养模式必然也要发生改变,原师范教育四年(专科为三年或两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如下一些主流培养模式:“4+x”模式、“3+x”(主要是“3+1”)模式、“2+2”模式。概括来说就是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阶段性教师专业化模式,强调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分阶段培养,学生在第一阶段着重提高学科教育水准,在第二阶段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4+x”模式即属于此类。第二种是模块式教师专业化模式,力求改变“学术性”与“师范性”双重滞后的局面。具体通过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压缩学科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相应增加教育科学的内容和教学时数,同时注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3+l”、“2+2”等模式均属此类。

(三)培养规格由“旧三级”转向“新三级”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教师教育打破了原来“中师——大专——本科”的培养层次,建立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培养层级,这大大提高了我国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从1999年到2007年,我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7所,进行教育硕士培养的院校由29所增加到57所,师范专科学校由140所减少到45所,中等师范学校由815所减少到196所。与此同时,本科师范毕业生总数由6.1万增加到27.9万人,增幅达357.4%;专科师范毕业生由13.2万增加到26.6万人,增幅达100%;中师毕业生数由30.9万减少到21.2万,减少了31.4%。到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累计招生约6.5万人,近3万人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目前在校生规模为3.5万人。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 052万,其中农村教师491.7万。在学历构成方面,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拥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占66%,拥有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占47%。 (四)职后培训由“定点化”转向“ 网络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教师 教育职后培训通常由县级的教师进修学校和地、省级的教育学院等固定培养。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职后培训建立了专门机构与普通高校双重承担任务的体制。目前全国基本形成了2个国家级高校教师培训中心、6个大区培训中心和31个省级培训中心的三级高师培训体系,中小学教师培训也已形成了省、地、县、乡、校五级培训网络。中央还在全国启动建设50个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其中35个建立在普通高等学校,其余建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处也承担着教师职后培训的任务。与此同时,主要从事教师在职培训的教育学院也开始进行结构性调整。1999年的166所教育学院中,有21所合并到高等师范院校,有10所改为高等师范专 科学校,有34所并入综合性地方院校。另外,在1 500余所教师进修学校中,有700多所与教研、电教等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上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具有“多功能、广覆盖、大服务”特点的县区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成为教师培训组织管理中心,教师远程培训的节点,联系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桥梁,理论与实践联系、转化与相互促进的纽带。

(五)教师从“无证上岗”转向“凭证上岗”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职务及教师资格有名无实。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之后,教师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这一转变的意义不仅在于给教师“正名”,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的 发展,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1 963.63万人取得教师资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形成教师准入机制、拓宽教师来源、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对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反思

30年来,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冷静思考,其中的不足也非常明显,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完善。

(一)要增加教育利益相关人参与立法的机会

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涉及众多的利益群体,每一项政策法规的规划、审定、出台、执行都应该听取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唯有这样,政策法规才能顺利推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往往由行政部门说了算,对教育教学问题了如指掌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却没有发言权,这就使得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的大多数教师教育政策不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的,而是由一些民间教育委员会、基金会、董事会等机构制定的。这些组织的组成人员往往由校长、教师、社区负责人甚至社区民众组成,他们了解当前的教育情形,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政策法规。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的过程中,他们大力调查、听取、征集教育教学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较强、可行性较大的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如霍姆斯小组制定的《明日之教师》、《明日之学校》、《明日之教育学院》就是建立在对教育教学第一线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为改变美国当时糟糕的教师教育状况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世界教师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前,我国民间教育组织数量极少,鉴于各方面的原因,要想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尚需时日,如何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大范围地吸取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要加强教师教育政策的执行监控力度

目前,我国教育政策(包括教师教育政策)监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所发生的 法律效力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对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利行使状况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三是社会力量对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状况的监督作用较弱。四是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力度和深度,显得十分薄弱⑧。因此,在教师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的局面,比如,变相收取各种“证书费”、“培训费”,甚至借各种名义克扣教师工资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师教育的发展。今后,我们要着重对监控、监督的基本制度,组织体制问题,权力责任问题,方法程序问题和功能绩效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确保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有效实施⑨。

(三)一些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一是关于教师社会地位的问题。我国的《教师法》虽然规定中小学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但我国并没有相关法律将中小学教师界定为国家公务员,因而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身份一直不明朗,导致这一政策的执行有着较大的难度,从而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的提高,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如何将这一问题在政策法规的层面落实妥当,事关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大计。二是要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国外已经运行了多年,它们的运作相当严格、规范。比如在美国,教师的职务与能力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证书也按有效期的长短分成不同种类。由于美国的教育工作主要由各州及地方政府负责,因此由各州设立专门单位负责本州师资教育与师资检定,近几年来更有全国性的检定措施,以促进评定工作的统一水准。德国在教师资格认证方面尤为严格,获取资格要经过两次国家 考试:大学毕业以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后获得实习教师资格,一年的实习教学完成后再接受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正式的教师认可⑩。然而,在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资格制度,但条文规定不严格,任何人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通过简单的教育学知识考试,便可获得教师资格证,并且是终身制度,这有碍于选拔优质教师进入教师队伍。特别是现在,有些地方将教师资格证的颁发权下放到各级大学,更加剧了教师资格认证的形式化。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和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摆在我国教师教育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一些教师教育突出问题亟待立法规范

一是尽快以政策法规的形式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并常用政策法规的形式促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在美国,由于《明天的教师》、《明天的学校》和《明天的教育学院》等教师教育政策的推动,PDS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进程。澳大利亚甚至以政策法规的形式规定将职前教师教育的60%课程安排在中小学进行,并将大学的教育院系与中小学结成教师教育伙伴关系,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几乎没有了明显的藩篱,这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一大问题是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这种格局使得两者的学习内容难免相互重复或失去衔接,很难有效结合,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会造成培养上的缺口。因此,如何在政策法规层面上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这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二是加快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但由于教师教育的特殊性,这一制度对于教师教育的适切性并不强。当大量的非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立教育学院、参与教师教育时,我们该以何种方案来客观地评定其教师教育成效?笔者以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学习美国的经验,尝试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以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16年国家政策法规论文篇二

《2016年我国图书版权开发利用政策调研及启示》

摘 要:版权热潮是2016年我国文化市场繁荣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要将这门资源转化为收益和品牌,重点并非占有,而是运营。图书版权并不具有普世性改造方案,必须找准适合的运营类型。目前超级热门图书版权国内几乎没有,它的形成需要时间及运营。但是在未来两三年内,国内肯定会有相似的热门图书版权运营项目出现。

关键词:图书版权运营;调研;启示

图书版权运营当下不是一般的热,除了被互联网公司热捧外,也在令传统电影人“尴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无论是互联网电影人还是传统电影业的生意人们,都似乎想把热门图书版权运营打造成新时代的产业圣经。对于竞争激烈的游戏行业来说也是一样,玩家和渠道更接受带有超级图书版权的游戏。对超级图书版权价值的狂热追逐,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国娱乐文化圈的某种通病。

图书版权运营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一个词汇,但并不是随便一本小说、一部漫画就能被称为超级图书版权,真正的超级图书版权是需要验证的。如果一部小说成功变身热门电视剧、电影、游戏等,足以说明它是一个经典IP案例。

遗憾的是,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国内十分罕见。主要原因有二:第一,超级图书版权的概念近几年才兴起;第二,超级图书版权的运维主体之间相对割裂。运维主体的分散会影响超级图书版权运营的效率,目前来看,同名手游、页游的推广方式多是以片头插播广告的形式出现,并没有出现更加新颖的形式。

前不久,腾讯影业的成立标志腾讯互娱“泛娱乐”的业务4个板块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了,覆盖文学、游戏、动漫、影视的腾讯互娱有能力从头至尾运营一个超级图书版权。对腾讯互娱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优质超级图书版权资源不会外流。

然而,超级图书版权并不具有普世性改造方案,必须找准适合的运营类型,与此同时,获利本身是边际递减,成本的平衡是这类娱乐文化开发商的最大风险。以好莱坞工业举例来说,不说漫威,就派拉蒙、索尼这些大制片厂,几乎每个公司都有个强势图书版权能让自己旱涝保收十几二十年,像华纳做的《魔戒》系列图书版权吃完,还有《霍比特人》系列图书版权,6部小说下来够十几年稳定收入。这还不算主题公园等衍生品的收入,总之他们都有一个可供消费十几年的支柱项目,这才是最符合定义的所谓超级图书版权。

1 我国图书版权开发利用政策调研

尽管图书版权运营引发的我国娱乐文化革命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图书版权运营热潮已经成为我国娱乐文化圈2015―2016年最时髦的现象。

根据热门文学图书改编的影视作品走红并非个例,它们为低迷的国产影视产业带来了一缕春风。一直以来,国产影视剧行业存在优秀编剧稀缺、创作耗时长的问题,由热门文学图书改编成影视剧自然就成了一条捷径。

迪斯尼、漫威、环球这些成功的品牌,对于超级图书版权的开发都有周密的计划,何时推出游戏,何时建立环球乐园项目,何时推周边玩具等都有着明确的时间表。

从畅销图书的角度上来说,将自己的版权输出给影视剧、游戏无疑是提升知名度、变现的最佳手段。因有可能获得数倍的回报,对超级图书版权价值的狂热追逐,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国娱乐文化圈的某种通病。一些看似热门、极具人气的超级图书版权成为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网络游戏厂商所热捧的超级图书版权来源。

盛大文学2014年版权收入是2013年的4倍,增速和体量都远远超过以卖字为生的传统收入。管理好海量版权成为了网络文学平台公司的重中之重,把超级图书版权当作一种资产来运营进而释放更大的经济效益。

2 我国图书版权开发利用政策的启示

中国的图书版权运营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小说火了就拍成电视剧,或者改编成游戏,缺乏系统的构想,行业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设计“金字塔”的产品经理。

如果将超级图书版权比作金字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超级图书版权的起源和发展。文学、漫画通常是超级图书版权的起源,也就是金字塔的塔尖儿,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体量非常小。无论何等畅销的小说,和动不动就几亿票房的电影放到一起都显得格外渺小。改编成游戏后,每个月吸引成百上千万的参与,能维持1~2年的热度,这显然是图书出版所不具备的。

在衡量超级图书版权价值的时候,需要倒立金字塔。电影、游戏抓取用户的成本一直很高,电影宣传预算动辄几千万,手游获取用户成本也在水涨船高。数据统计公司Fiksu发布的月度手游成本指数显示,2015年6月,iOS忠实用户成本达到了3.21美元,同比增长44%。通常,一本书的宣发预算不会超过100万,也就是说图书阶段抓取用户成本最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超级图书版权的带动下,处于金字塔下方的影视剧、游戏的投入性价比会变得很低。

我国娱乐文化圈内流行的抢占图书版权运营资源现象,乍看热闹,其实转化率并不高。一旦受众流失后,该图书版权运营的价值将极度缩水。占有图书版权运营,不如有针对性的细节开发。热门图书版权运营的知名度确实有用,但实际效果只不过是比较容易拉投资、谈合作,简化了宣发途径。从长远来看,经典的开放式超级图书版权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懂得热门图书版权里面反映出来的精髓,一个可供消费十几年的支柱项目产品才能开发得好。超级图书版权运营真正的挖掘是在于后面可持续的分账。

2016电子商务政策法规 2016年国家政策法规论文

参考文献

[1]孟超,刘光宇.引进与输出并重,创造版权贸易和谐氛围[J].中国编辑,2005(4).

[2]曹凤祥.版权贸易断议[J].出版发行研究,2004(2):49-51.

[3]张丛,赵大良,张小强.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版权与伦理冲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6).

[4]黄璇.西方图书版权贸易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出版参考,24(19):34.

[5]陈传夫,吴钢,唐琼.欧美高校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版权政策调研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7661/517396473.html

更多阅读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 淮南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来源:1 点击数:1906次 更新时间:2013-6-5 18:25:0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2009-2012年)一、专业建设背景(一)行业背景电子商务自1998年开展第一笔网络交易以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网上购物这种

国美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大战略,国美发展新飞跃

     国美电器是中国家电零售渠道领域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作为该品牌的塑造者国美电器集团始终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以最终消费者利益为核心,以成就品质生活为使命,一直倾力于将国美电器打造成倍受尊重的世界家电零售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激荡十三年

市民李女士是网络购物达人。淘宝、凡客、京东、当当等都是她经常光顾的电子商务站点。尽管她无法说出电子商务的准确内涵,但是并不妨碍她在网络上为心动的产品下单。有句戏言称,“淘宝就是为了省钱却花光了所有积蓄的爱好”。环视四

马云说没有电子商务 没有“腿”的电子商务

    离开宅急送的陈平,如今“玩起”电子商务。    2008年从闹得沸沸扬扬的“宅急送”家族之争的漩涡中走出来,陈平在2009年创办了新的快递公司——星晨急便,他希望在第二个创业公司里,实现他“小件快递”的梦想——过去的十六年

电子商务认证授权机构 透视企业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技术

  【摘 要】在信息数字化日趋成为主流的今天,电子商务的业务已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的普及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而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已成为业界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文中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各种认证技术以

声明:《2016电子商务政策法规 2016年国家政策法规论文》为网友那放肆的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