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有哪些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从管理会计角度研究人力资源会计问题而产生的一个新领域,是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和报告,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一个信息系统。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有哪些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内容:人力资源预测

预测是决策的基础,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企业在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 供给状况进行预测,可以保证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的 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的预测可分为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指以企业战略目标、发展 计划和工作任务为出发点,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数量、质量和时间等进行的预计和推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可以在综合考虑人力资源特性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各种 经营预测方法稍加改变即可应用,包括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两大类。定性预测主要是依靠预测人员的实践经验和 知识以及主观分析判断 能力,考虑政治 经济形势、市场变化、 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进行预测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专家会议法、 德尔菲法等。 定量预测则主要应用数学方法,对与预测对象有关的各种 经济信息进行科学的 加工处理,建立相应的 数学模型,充分揭示有关 变量和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作出预测结论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趋势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转换比率分析法等。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企业选用何种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也只能是大体 准确,并非完全准确和精确。

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应遵循以下程序。

1.选择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是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业务量是基本业务人员需求预测的主要影响因子。在选择预测因子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 生产经营特点,并与人力资源需求成一定比例关系。现实中影响企业人员 需求的因素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后才能确定。

2.测算人力资源的基本需求状况

企业选定了预测因子之后,要先了解预测因子与 人员配备状况之间的历史比率关系,然后运用趋势分析法或回归分析法计算企业过去若干年(如5年)的业务量与基本业务人员配备状况的平均比率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综合 经营计划中制定的业务量,计算出所需基本业务人员,即所需基本业务人员=业务量/平均比率。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有哪些内容

3.根据 相关变化因素调整所需基本业务人员

现实中,由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得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数量发生变化。同时,企业提高 产品和 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对基本业务人员的 质量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企业在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状况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据此对人员需求进行调整,才能使预测结果基本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

4.考察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及其预期流动率,确定所需外部补充人员

为了确定所需外部补充人员,企业必须对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解,包括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 技术水平、能否胜任现在的 职务,是否需要作出调整或进行培训等。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企业人员历史流动状况预测未来流动率,包括由于 辞职、 解聘、离退休、病休、调离等原因引起的 职位空缺,据此对预测结果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所需外部补充人员。

5.确定其他岗位人员数

预测出所需基本业务人员需求状况后,企业可以根据基本业务人员与其他岗位人员的历史配比状况,考虑以上变化因素,采用转换比率法或人员 比例法预测其他岗位的人员需求状况。如基本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比例为10:1,则可以根据业务人员的数量估算出技术人员的 需求量,同理可推算出管理人员、 研发人员等的需求量。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确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后,就要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来综合考察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企业内部供给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两部分。一般说来,企业对于低层次、技术含量较低或通用型岗位的 员工需求通常直接从外部招聘,经简单培训后即可上岗;而对于技术型、专用型和管理层员工的需求往往是先考虑从内部晋升、培训获得,这些内部员工熟悉企业规章制度、 文化氛围、工艺 流程,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取得 成本较低,只有在内部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才考虑从外部引进。

1.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就是通过对企业内现有人力资源的考察、分析、调整、测算出未来某一时期内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在人力资源内部供给分析中,首先要考察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存量,包括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经验、 技能、学历层次、培训状况、身体状况等质量因素,这些信息的了解可以从企业的 人力资源信息库中提取。其次,对未来人力资源供给数量进行预测。预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晋升、 降职、 调职和员工的辞职、下岗、退休、解聘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人力资源内部供给的分析,可以了解现有员工填充企业中预计岗位空缺的能力。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可以采用人员核查法、人力接续计划法和转换矩阵法等几种方法。

(1)人员核查法,即通过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 结构和在各 职位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核查,从而掌握企业可供调配的人力资源拥有量及其利用潜力。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人力资源 技能清单获得,包括培训背景、以前的经历、持有证书、 主管人员的评价等,这是对员工 竞争力的一个反映,可以用来估计现有员工调换工作岗位的可能性的大小,决定哪些员工可以补充企业当前的空缺。

(2)人力资源接续计划,该法的关键是根据 工作分析信息明确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然后确定一位显然可以达到这一工作要求的候选员工或者确定哪位员工具有潜力,经过培训后能胜任这一工作。

(3)转换矩阵法,也称为 马尔科夫法,其实质上是转换概率 矩阵。这一矩阵描述的是组织中 员工内部流动的整体形势,基本思路是确定过去 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这种方法的第一步是做一个人员变动矩阵表,表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在两个工作岗位之间调动的员工数量的历史平均百分比。然后将计划期初每种工作的人员数量与每一种工作的人员变动概率相乘,纵向相加,即可得到组织内部未来劳动力的净供给量。具体如下图所示,A~D表示从高到低的四个岗位层次(假设只能在相邻的两个岗位之间转换),P表示概率,Q表示员工数量,运用转换矩阵法可以预测出计划期的内部人力资源供给。

2.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

当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企业就要考虑从外部引进所需员工。影响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宏观经济形势、人口和社会体制背景、国家 就业政策、地方劳动力供给状况、 职业 市场状况、就业者心理等因素。与人力资源内部供给 预测分析一样,外部供给分析也要考察潜在员工的数量和技能、经验等质量因素,以保证企业从外部引进的员工适合 企业需求。外部预测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新员工的可能来源和他们进入企业方式的分析框架,为招募决策奠定基础。

由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因此在企业现实 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按照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引进人力资源后,仍然会出现供需不一致的状况。此时,就需要考虑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建立弥补的措施和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分析预测与实际出现较大差异的症结所在,为以后的预测提供 改善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内容:人力资源决策会计分析

“管理的重心是经营,经营的重心是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人力资源决策 会计分析是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各项备选方案后, 会计人员在综合分析人力资源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会计、经济数学、 统计等方法对每一个方案的预期收益和 支出进行估计,从中选择最符合 企业利益的方案。人力资源决策是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的其他决策有重大影响。

人力资源决策分析的内容包括取得决策、开发决策、替代决策和激励决策。借助于管理会计决策方法,人力资源决策可以采用 差量分析法、 投资回收期法、 净现值分析法、 期望理论、 效用理论等。科学的人力资源决策首先要确定 决策目标,在此基础上寻求达到决策目的的可能途径和方法,提出各项备选方案,通过对各项方案成本—— 收益的计量分析,最终选出最优方案。

(一)人力资源取得决策

人力资源取得指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招募 活动,把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其它特征的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空缺岗位上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取得是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关键,目的在于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取得决策时,首先,确定人力资源的来源和取得方式,考虑是从企业外部招聘还是内部提拔,外部招聘是通过中介机构(如人才中心、职业介绍机构、 猎头公司等)招聘还是通过媒体向社会 公开招聘,以何种方式选拔应聘人员以及如何安置录用人员等。其次,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提出可能的取得方案。由于人力资源的取得主要涉及的是成本支出,因此在决策时可以通过对各项取得方案的成本计量与分析,运用差量分析法从中选出取得成本最低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二)人力资源开发决策

人力资源开发是为了使新聘用的员工达到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或为了提高在岗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而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是企业 人力资源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竞争力。常用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有岗前指导、 自我提高、在职培训、 脱产培训等,各种开发方式的成本和效果差别很大。进行 人力资源开发决策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认真研究是否需要开发、各种开发方式的效果及可行性,制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开发方案,由会计人员对各种开发方式进行 费用 预算和效益评估,从中选择最 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

(三)人力资源替代决策

人员发生替代可能是因为员工离职造成了职位空缺,也可能是因为企业人员配置不当,员工不适合现任岗位而发生辞职、 解雇或是岗位转换造成的。人力资源替代决策包括是否替代、替代者的选择和替代方案的确定三部分,它们是相互制约的三个方面,是否替代要看是不是有更合适的替代者、以及替代成本、收益的高低,只有替代所得到的 净收益大于原来的收益,替代才是经济合理的。替代者的选择、开发与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道理基本一致,需要单独考虑的是被替代者如何安置、替代是否发生负面影响(如打击员工的士气)等一系列问题。

(四)人力资源激励决策'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和 智力资本成为企业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实施适当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设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励就其手段来说,有 物质激励( 奖金、住房等)、 精神激励(嘉奖、晋升等)和知识 激励(提供进修和知识更新的机会等)三种。在具体实施时,又要根据不同对象(如普通员工、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者)和不同年龄阶段(如青年、中年和老年),分别就其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只要实施激励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发生的成本,则认为方案是可行的,而净收益最大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内容:人力资源全面预算

预算实质上是 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是“使 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 利率的一种方法”。全面预算是以 货币等形式展示的、未来某一期间内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各 项目标及其 资源配置的定量说明。

传统的全面预算包括 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现金预算和各种 预计财务报表,不包括人力资源的预算。只有作为产品成本组成部分的 直接人工成本在生产预算中有所体现。至于其他人力资源的成本支出,如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 重置成本等,只是被笼统地包括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预算中,无法单独体现出来。在人力资源日益被重视的今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事实上已经占了支出的绝大部分。如果不将人力资源的预算纳入到 预算体系中,为 企业管理提供的预算信息会与企业发生的实际支出形成相当大的 偏差。因此,应单独编制一个人力资源预算表,内容涉及人力资源取得、开发、替代和激励所可能发生的成本,并将其纳入全面预算当中。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和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未来的可能支出,并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出更合理的配置,为各部门的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内容:人力资源责任会计分析

责任会计是 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向企业纵深方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 服务于企业内部的 会计制度,它要求企业内部以可控 责任为目标划分 责任中心,以各个责任中心作为 会计主体进行 成本控制和 业绩考核。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按照责任对象的特点和责任范围的大小,通常可以划分为成本(费用)中心、 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在传统的 部门划分中,人力资源部门通常归属于 成本中心中的 费用中心,企业把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当作期间费用核算。同时也不核算人力资源的收益,将一切经营业绩归功于 物质资本的投入,只注重分析物质资本 投资的 效率和效果。这可能导致经营者的短期 行为,减少或推迟人力资源的投资,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企业应建立人力资源投资中心,让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收益的主要创造者,并且和物质资本一起分享企业 剩余收益。此外,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 风险的分析、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效益分析和人力资源投资中心 绩效考核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旨在使管理当局认识到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性,重视人力资源投资,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真正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 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内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企业内外有关各方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管理当局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和积累及其作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有利于企业外界有关各方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作出正确的分析、评价;有利于国家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 宏观调控,提高人力资源投资效益。

由于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形成统一的核算准则和 信息披露原则,因此管理会计人员采用非正式形式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 信息更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企业应披露的人力资源会计相关信息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表

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表主要列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总体信息,数量方面如员工总数、各个层次的员工数量、特殊人才的数量。质量方面包括身体状况、年龄大小、 工龄长短、文化程度、职称高低等。

(二)人力资源流动状况表

人力资源流动状况表主要反映当期人力资源的变动情况,包括本期留用、 晋升、增聘、解聘、退休和死亡等人数。通过人力资源流动状况表的编制和披露,不仅能使 外部报表使用人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状况,还可以为企业以后各期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提供资料。

(三)人力资源成本表

人力资源成本表主要列示企业取得、开发、使用人力资源的 实际成本支出额,编制时可 合并列示,也可按部门分开列示。为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可同时提供上期同类项目的支出数额及其占企业税前收益的比例,以利于信息使用者判断本期的成本支出水平是否合理。对于某些重要的事项,如引进特殊人才支付的高额安置费, 员工离职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用等大额支出, 应该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四)人力资源效益表

人力资源效益表主要反映企业当期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包括企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利用率、 生产定额完成情况、人均利润、人力资源投资产出率、投资占用率、 投资效益系数以及投资系数等。

除披露上述能够定量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外,企业还应该披露重要的非定量化信息,如企业人才 发展战略(计划),人力资源 竞争优势与劣势, 高级管理人员的 激励机制、员工持股比例等,对于某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员,还应单独分析、披露其成本和创造的收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8361/702367641.html

更多阅读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

如果说学习财务会计要从学习会计分录开始,那么,学习管理会计则要从学习成本概念开始。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可不是简单的定义和术语,它们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学习并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对掌握整个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早在二十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产生,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西方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向发达国家学习并引进有关管理会计的知识和理论。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

管理会计:未来十年的“蓝海人才”

     “未来十年,管理会计是中国的‘蓝海人才’,缺口300万,而财务会计人才需求将削减2/3,大量传统财务人员面临转型或者失业。”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俊勇日前在第二届中国管理会计国际化人才建设大会上指出。  所谓管理会计工作,是

浅谈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浅谈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前言:现如今,成本会计作为重要的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成本核算的进一步发展中,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成本控制都能得到良好的协调,让企业在经济效益上看到成效。所以,成本会计早已成为管理会计的

中原油田钻井二公司 油田钻井企业管理会计如何发挥作用

     在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管理会计如何为钻井企业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钻井企业如何由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向对信息技术的管理;如何衡量与管理钻井企业的价值等等,成为管理会计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难题。  一、管理会计

声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有哪些内容》为网友冰雪之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