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行政管理有哪些内容

财务行政管理又称财务行政,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务行政是指整个国家财政收支的分配、调节和控制,包括预算、会计、国家决算和审计的全过程,并有专门机关负责管理和监督,那么财务行政管理有哪些内容?

财务行政管理内容:预算管理

国家预算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各级代议机构通过的有法律效力或权威性的文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国家预算是指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实现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反映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具体说来,财政收入反映着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的来源和规模,财政支出则反映着国家财力使用的方向和目标。同时,预算收支的对比还反映着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预算绝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性的行政活动。预算决定着政府活动的性质和范围,而且也决定着财政问题上进行政治竞争的胜利者和失败者。

预算管理是指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财政收支计划的编制、审查、执行和核算等进行管理。

1、国家预算的原则与构成。预算原则:(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预算构成:国家预算的构成是指国家预算的管理体系。原则上,一级政权相应建立一级预算。中国国家预算的构成同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形态密切相关。目前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权、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直辖市辖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省及省以下预算为地方预算。中央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处于主导地位。(见补充资料1:政府的预算过程)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行政管理有哪些内容

2、国家预算的程序。(1)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2)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3)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中一项重要的程序;(4)决算是整个预算程序的总结和终结。在国家预算编制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预计和分析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拟定下年度预算收支控制指标;颁发编制国家预算草案的指示和具体规定;修订预算科目和预算表格。(见补充资料2: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过程)

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正确、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方向的原则;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的原则;贯彻国家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具体表现为:量入为出、留有后备、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积极可靠、稳定增长、综合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国家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1)单式预算,亦称“单一预算”,它把全部集中性预算收支加以汇集,集中反映在一个“预算平衡表”内;(2)复式预算,即把国家预算的全部收入、支出按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性质不同,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系列所形成的预算计划;(3)绩效预算,1949年开始推行,是运用企业成本分析预算所需要费用的一种预算制度,它强调对预算支出的效益考核;(4)计划设计预算,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创新,是将目标的设计、计划的拟订与预算的筹编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预算制度,它以设计为中心,以分析为手段,以提高效率为目的;(5)零基预算,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预算发展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4、国家预算的执行。(1)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2)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积极组织预算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做好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工作)。(3)国家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收入解缴、支出拨付)。(4)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季度收支计划的编制;进行预算调整;加强预算执行中的检查和分析)。(见补充资料3:预算的执行)

5、国家决算管理。(1)国家决算的含义: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用以反映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国家决算的意义;决算反映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是政府的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是整个预算程序的总结和终结。(2)编制国家决算的程序:颁发编制国家决算的规定;进行年终清理;国家决算的编制;国家决算的审批。

另外,预算管理还应包括预算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是指按照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和各单位自行提取、自行使用的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具体包括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附加收入和集中的各项资金;事业和行政单位管理的各项资金;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种专用资金;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所属的不纳入预算的企业收入等。考虑到预算外资金支配权的分散性和资金使用的灵活性的特点,可采取与预算内资金不同的管理方法。

财务行政管理内容:会计管理

政府会计是政府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会计方法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对财务活动进行价值管理,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会计管理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对各单位的会计组织、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进行的管理活动,目的是规范各单位的会计事务,使财务功能和行政管理的其他功能相协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工作由政府财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对本级各类机构、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健全监督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指导和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指导和审核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对各单位进行财务检查;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会计的职称评定工作;参与会计干部的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依据相关法律规章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奖惩;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管理;支持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

会计工作的业务性非常强,而且受到非常严格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机关在会计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应对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不得随意干涉会计组织的业务工作,应确保会计工作相对的独立性,使其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

财务行政管理内容: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是指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的行为。

1、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审计对象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有关单位。

2、审计内容主要有:

(1)预算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在每一年度终了后,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财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以及财政部门管理财政有偿使用资金的情况开展的审计监督,必要时,可以对本预算年度或以往预算年度财政收支中的有关事项进行审计和检查。

(2)预算外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为履行政府职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的审计和监督。

(3)金融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中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有金融机构的各项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4)国有资产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5)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审计监督。

(6)社会保障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公共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金和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捐赠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7)外国援助或贷款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3、重要作用:审计管理在公共行政和维护社会秩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宏观调控,二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三是促进廉政建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8761/469545725.html

更多阅读

公共场所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各类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

公共场所单位卫生管理制度目录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8页二、旅店业卫生管理制度…………………………………9—13页三、理发美容业卫生管理制度………………………… 14—16页四、公共浴室业卫生

单位节水管理规章制度 单位节水管理制度汇编

  为了加强单位的用水管理,节约资源,防止浪费,建设节约型单位,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爱华网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单位节水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单位节水管理制度篇一  1、经常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

机关保密工作制度汇编 机关单位保密管理制度汇编

  为了做好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防止单位秘密的泄露,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爱华网小编为你整理了机关单位保密管理制度,希望你喜欢。  机关单位保密管理制度一  一、把保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范本 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制度范本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劳动人员的有效管理,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爱华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制度范本,希望你喜欢。  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制度范本一  第一节、职工招用  第1条、职工应聘公司职位时,必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汇编 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制度汇编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劳动者的合理利益,促进单位工作进行,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爱华网小编为你带来了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制度,一起来看看吧。  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制度篇一  第一节、职工招用  第1条、职工应聘公司

声明:《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行政管理有哪些内容》为网友熏眼眸印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