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机遇 “供给侧”改革机遇 看房地产如何把握

2015年的房地产行业可谓纠结。库存依然在攀高,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11月达到了69637万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004万平方米。房价方面,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依然在水深火热之中,大中城市也是冷热不均、动荡不定。

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指数前4个月环比下降,自5月开始,整体上反弹明显,年末甚至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趋势,但深圳房价见顶回落的“风向标”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

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信心能说明问题,2015年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仅增长2%,住宅投资增速更仅同比增长1.3%,已经直逼金融危机时期。

2016年,房地产行业的主基调恐怕还是去库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

1998年,我国进行需求侧改革,确立商品房市场主体地位,开启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房企只需拿地、盖房即可,不愁卖;这一次的供给侧改革,房企需要想办法大化地为用户创造价值,这样才能把房子卖出去。

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会对一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房企应如何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市场实际上已经明确给出了答案。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对所有的房企暂时都是利好,因为可能会有税收、信贷、补贴、户口,甚至是政府采购等一系列的利好刺激,所以股市中的房地产板块在年末忍不住集体躁动了一下,这实际上是在提醒房企,千万不要错过为自己留下生存本钱的行业性机会;另一方面,又出现了鲜明的分化,第一轮是那些率先打出转型旗号的房企涨停,接着就变成了万科、保利、招商等巨头唱戏,这是不是又在暗示,基于房地产+的转型大有可为,供给侧改革之后的房地产将逐步迈入寡头格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际上也说明,供给侧改革不会人为创造需求,而是放开市场,让市场去激活与创造需求。未来,消费者必然越来越挑剔,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人住升级到了人居。

要激活与创造需求,就不得不进行产品升级,为用户创造浪潮之巅的生活新体验;就不得不进行服务升级,为用户打造全新的人居服务产业链;就不得不进行营销升级,把为用户创造的大化价值传递出去。无论是科技、绿色,还是文化、养老、物流、金融等,机会恐怕更多的是留给了细分龙头和综合巨头了。

用户决定市场,历史越悠久、规模越大的房企,拥有的批量用户越多,这就为转型提供了大的便捷。供给侧改革,消化库存的行业性机会正好可以回笼资金,自然就成了房企避免 “僵尸企业”命运的大好机会。

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的转型,从住宅开发销售向商用物业持有并重转型,从依赖低成本土地向依赖规模和控制能力降低成本转型,从依赖土地自然高速增值向依赖产品价值提升利润率转型,从纯住宅开发向产业综合地产开发转型,从地产开发行业向业务多元化转型,从依赖房价上涨获取高利润向依赖高周转提升净收益率转型,从单一的房产向互联网+、房地产+转型……市场的大门都是打开的。

机遇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企业也是一样,“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没有标准答案,一切都将取决于房地产企业的选择与践行,一切都将接受市场和用户的不断检验。

思路决定出路,如何才能更好地拥抱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如何也在自己的企业史上画出浓墨重彩的拐点,从而成为“时代的企业”,道理一样适用。

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机遇 “供给侧”改革机遇 看房地产如何把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0461/359325378.html

更多阅读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政策 中国茶产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

供给侧改革与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避免改革停滞

      在党的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明示了我国未来改革的方向,同时也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改革停滞的风险还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紧密围绕《中

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 从数据中看移动带来的机遇

     2012 年,全球移动互联市场规模达到 1.5 万亿元,接近全球 GDP 的 2%。全球正在经历互联时代向移动互联时代的转变。移动互联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移动互联创造的产值将超过传统互联 10 倍以上;移动互联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

声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机遇 “供给侧”改革机遇 看房地产如何把握》为网友藏清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