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者 中国80后创业者的故事

不放弃,始终怀揣着创业梦想,用敢拼敢闯的韧劲一路微笑着,终究会把磨难走成风景。看看那些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勇气,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中国80后创业者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中国80后创业者的故事一:

80后孔明灯大王刘鹏飞电商创业,从400元起家到7000万

一个80后贫困打工小伙,立志改变命运的创业故事:做孔明灯电商生意,从400元起家到7000万,他仅用了两年半!

他叫,刘鹏飞,1983年出身于江西省宁都县一个小山村。2003年,他考入江西九江学院。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做过很多兼职,赚钱用于支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2007年大学毕业后,刘鹏飞选择到义乌打工。“当时身上钱本来就不多,可我想着得买台电脑,有电脑我就可以不断学习。”买完电脑以后,他口袋里就只剩下5元钱了。

没钱咋创业?刘鹏飞决定先给人打工,第一个月的工资付了房租以后,手里还剩400块钱。当时租的房子很小,只能容纳一张床,这让他更加迫切地想创业改变现状。

来看孔明灯大王刘鹏飞的励志创业故事:

1、发现商机

有一天晚上,刘鹏飞出门散步,见路人都驻足仰望天空的灯笼,他一问原来是“孔明灯”,他突然有了创业的灵感。

当晚,刘鹏飞便买了一只孔明灯,回家拆开一研究,发现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第二天,他跑到国际商贸城去寻找货源,卖孔明灯的商家寥寥无几,而全国生产孔明灯的厂家只有10家左右,这一发现更是让他兴奋。

拿到第一个月打工挣到的1400元工资后,刘鹏飞炒了老板“鱿鱼”。他用其中的400元进了100多只孔明灯,开始做电子商务。

2、市场分析

刘鹏飞对孔明灯进行全面评估以后,发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当时国际商贸城卖孔明灯的商铺只有三四家,竞争不激烈,制作起来很简单,投资不大,利润又很高,而且在国外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对电子商务有所了解的刘鹏飞通过上网查询,发现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等平台上都没有人在销售孔明灯,但国外却有客商在通过谷歌搜索引擎求购孔明灯。

3、转变思路

2007年年底,一家温州外贸公司在阿里巴巴上找到他,订购20万元的孔明灯,条件是先上门考察。可是,当时的刘鹏飞根本就没有工厂,连接待客户的办公室都没有。刘鹏飞把实际情况和盘托出,因为他态度诚恳,客户依然下了订单,刘鹏飞赚到了9万元。

2007年10月,他成立以孔明灯生产为主的飞天灯具厂;2008年,他陆续在仙居、义乌、金华等地建立6家工厂,以满足更多的订单需求。

2008年,全国孔明灯厂家从2007年的10家左右迅速发展到100多家,市场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厂家之间打起了价格战。刘鹏飞意识到,必须把孔明灯推向国外市场,才是最好的出路。

为了让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的国外消费者接受甚至喜爱孔明灯,刘鹏飞通过阿里巴巴出口通和谷歌搜索引擎不断地把“会飞的中国灯笼”介绍给国外客商,让孔明灯拥有了大批外国“粉丝”。

4、搞定大客户

2008年8月,刘鹏飞通过网络,得知德国第三大零售商有一个150万只孔明灯巨大的订单,一时间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这么大的订单当然想接,不过他们第一批货就要60万只,而且要求一个半月交货,这对我们是巨大的挑战。”当时刘鹏飞的工厂每天产量只有5000只,而按照德国订单的要求,日产量必须达到2万只才行。

刘鹏飞当机立断,火速招人扩大生产规模,并找同行合作一起完成订单。“我找了很多同行,但是没人敢跟我合作,虽然利润空间比较大,但确实是‘烫手山芋’。”历经千辛万苦,刘鹏飞终于找到合作伙伴,顺利完成了订单。

5、发掘新机遇

2008年6月,投奔他的学弟发现十字绣行业投资少、门槛低,国内规模企业也不多,便向刘鹏飞作了推荐。两个月后,由刘鹏飞投资的十字绣有限公司成立。

到如今,他已经投资设立了8家公司,涉及孔明灯、十字绣、数字油画、荧光板、印刷、家居、服饰等多个领域,年销售额7000万元以上。

中国80后创业者的故事二:

汽车之家李想卸任总裁,盘点这位80后创业明星的那点事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他们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因而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作为一个身家过亿的“80后”CEO,李想最初创业的目标就是想赚钱,“当时觉得能赚上二、三百万就不得了,很满足了,但当钱越来越多的时候,钱反而变成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带领团队去实现新的目标。”

高中就开始创业最早摸计算机的时候,李想还是石家庄的一个高中生。

“我是高一时开始上的网,当时上网还很贵,一个月要700、800块钱。”在此期间,李想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

“一开始是自己做着玩,但我这个人喜欢争强好胜,别人做得好,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他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3、5个月后访问量达到1万人次/天。这时候,广告商就找上门来。

“当时所有的网站只要做的好都有人给你投钱,而且他们什么要求都没有只要能显示出来就行了”,当时李想的网站每个月有6000、7000元的广告收入,这对一个学生来说,简直太奢侈了,“赚钱原来很容易嘛。”

但好景不长。1999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李想的广告一个都没了。

虽然遭遇挫折,但李想并不气馁,因为做网站让他找到一个让自己全力以赴的事情,而且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因此高中毕业后李想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自己创业。“我觉得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早两年,没有这个机会,晚两年,这个机会可能又过去了。”

2000年,李想和一个朋友创办了PCPOP(电脑泡泡)网站,初始投资就是自己做网站淘到的第一桶金、将近10万元。新网站很快就有了访问量,但却见不着效益,因为在石家庄没有收入机会,李想决定移师北京。

2001年底,李想到了北京,一开始租了一间民房,半年后,网站访问量每天有3-5万人,广告商又找上门来,而且开出的价格比原先还高。

80后创业者 中国80后创业者的故事

2002年,他们搬到写字楼,这一年网站的收入达到50万。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似乎越走越顺,2003年他们的收入达到200万。

李想的盈利模式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靠内容和服务吸引用户,访问量大了以后,自然就有广告登门,但要真正做好这两点却得靠真功夫。

李想说PCPOP网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原创的,而不是别人的“拼盘”,身居中关村,让他们每天都能关注市场的最新动态,另外厂商也会把最新的产品拿来给他们测评,因此和别的网站比起来,他们的专业性特征明显,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

另一方面,这些年市场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原先顾客要买一件商品,可能到电脑市场转上好几天,而更多的用户可以先在网上找到想要的东西,寻到一个便宜的价格,谁的网站专业性强,更新速度快,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眼球。

除传统的广告收入外,2012年李想又开拓出新的收费模式———渠道服务,换句话说,就是经销商在PCPOP网站上租摊位卖东西,“这笔账太好算了,在网站上,一个手机的流量顶得上卖场一半的流量,而这一半流量只光顾你一家,而且没有人员成本,一个摊位每个月6000、7000元,对经销商来说每天卖一台手机成本就够了,经销商何乐而不为?”

为了使收费更务实,下一步他们准备采取类似百度竞价排名的方式,也就是取消摊位费,按效果来收费。李想说:“我们会计算出多少个点击会产生一个购买量,平均下来一个点击多少钱,按实际点击量来收费,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只要访问量增加,我们的收入就能成比例增长。”

眼下渠道的收入和广告收入还没法比,但李想坚信,到后年,渠道的收入就会大幅提升,和广告收入分庭抗礼。

PCPOP推出了一个独立的汽车类网站,喜欢飙车的李想说推出这个网站,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车,而是市场机会太好了,“你只要看看现在做得好的汽车网站都是从IT转过来的,汽车网站和我们现有的网站在线上的模式是一样的,操作方式也一样,都是既做内容又做测评,正因为有前期的经验,我们做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大杂烩,他们把每一个车做成一个网站,在这上面,既有新闻又有测评,既有图片也有数据,还有用户交流的论坛,这种全新的网站结构颇让李想得意,“因为我们是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传统的网站是综合性的,用户访问网站是被动的,也就是说网站更新什么,用户就看什么,比如,用户想找一篇有关马自达3的文章都很费劲,其实,对用户来说,首先关注的是产品,所以我们就进行细分,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其实,这些东西原先都有,只不过我们把它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了。”

尽管他们没有掏很多钱去做推广,但每天已经有10万的流量,在汽车类网站中排名第四,但李想认为这还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这些注册用户的价值会更高。

“我们的后台用户数据库非常有价值,这将是我们未来的一笔财富。”

2013年11月5日,中国垂直类汽车网站领导者汽车之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申请,计划赴纽交所上市,募资1.2亿美元。按估值10亿美元计算,若汽车之家成功在美国上市,持股5.3%、年仅32岁的创始人李想的个人财富将达5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2亿元)。

2013年12月11日晚,汽车之家(NYSE:ATHM)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ATHM”。周三纽约股市收盘,汽车之家上涨13.07美元,收于30.07美元,较发行价上涨76.88%。据汽车之家招股书披露,在个人股东中,创始人兼总裁李想持有5066483股,占比5.3%。机构股东中,汽车之家最大股东澳洲电信持有68788940股,占比71.5%。以收盘价30.07美元计,汽车之家创始人兼总裁李想身价过亿,约为1.52亿美元,而最大股东澳洲电信所持股份市值达20.68亿美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1061/464463644.html

更多阅读

90后创业者 创业人物 不一样的创业者李静

  她是一个最不像创业者的创业者;她只想找寻“有劲”的生活,却在无意中掉入了商业的河流;她在一次次呛水中学会了游泳,最终被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采访 | 《创业家》记者 申音 方浩 白明婷 文 | 《创业家》记者 白明婷

创业者的特质 80后创业者的隐痛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如果倒数两年,多数80后创业者可能还像21岁时的乔布斯那样,躲在车库里疯狂地鼓捣苹果机,执着创业却默默无闻。今天,他们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既有媒体过度包装的成分,也是时代轮替的必然。  李想、刘松琳、陈曦、

80后互联网创业者 80后创业者的七要点--泡泡网李想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如今,1981年出生的泡泡网总裁李想无疑已经成为80年代的偶像和榜样。“很多人最感兴趣的是年轻人应该如何创业,如何发展。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打工,区别不大,最关键的是怎么去做,如何少走弯路。

互联网创业者俱乐部 80后创业者是互联网垮掉的一代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80后创业者是互联网垮掉的一代     中国并不是一个精神富裕的国家,从2000后的音乐和文学作品里就未曾让人感到物质富裕之外的幸福。也没有看到过80后生活得真正充实,自信,且高贵。所以请不要再以互联网的

声明:《80后创业者 中国80后创业者的故事》为网友龙头霸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