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精选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

竹子是一种奇妙的植物,它可以成为风格别致的竹楼,凉爽的竹床、竹席,别有新意的艺术品,还能煮出满口生香的竹筒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精选的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竹,是一首无字的诗

我对竹子的酷爱源于外婆后院的那片竹林。踏着晨光,漫步于竹林小径,看那烟光;日影;露气浮动于疏枝繁叶之间。罝身于这样的世界,让人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我爱竹,爱它那洒脱的身姿;爱它那挺拔的气势,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爱它刚柔相济的品德。我更爱它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性格。青山有竹则更青,水旁竹林则更秀,农家小院有几簇竹会把小院点缀得更加生机勃勃。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会给哪里超凡的风韵;生在哪里,便会给哪里染上脱俗的情趣。优雅清静,令人赏心悦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强,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扎根于峰峰岭岭,沟沟壑壑,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的生存,固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不改变自己挺拔的站姿。风雨过后,依然生机盎然,蓬勃向上。依然心无杂念“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兔撩蜂和蝶。”

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艺术的美感。而是因竹的自然天性,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不畏世俗的颠覆,不畏尘世的打扰的优秀品格。给我以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无论是在出行旅途的车上,还是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只要看到竹子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感到无比的亲切。总会情不自禁地和竹拍个照留个影。还会?一些竹叶带回去,吹干,做成一味中药--淡竹叶。在我心烦难眠的时候,用淡竹叶和莲芯冲泡一杯淡茶,清香祛火,助我安眠。

我爱竹子,可是我居住的地方无鸟鸣之乱耳也无草木之渐眼的“世外桃源”,无法目睹竹那清雅修长的身影。日日囿一种爱竹的状态,所以我爱在空假之时,种上几盆文竹,插上几株富贵竹,让家中有竹的气息。还在居室里挂上一幅“居中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的”对联。人们常说:“喜画梅,怒画竹。”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会在心情特好的时候去写竹。铺开宣纸,拿起毛笔,蘸上墨汁。

然后把自己脑海里的竹慢慢地用小楷的笔法,认真地写每一片竹叶:人字;个字;分字;介字;川字;高飞孤燕,晴竹;雨竹;雪竹;风竹……竹的千姿百态,感受竹的翠;感受竹的柔;感受竹的洒脱;感受竹的清雅。抒发我对竹的情怀,体会大自然带给我的惬意。感受郑老先生“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闷中闲中有伴。”的美好画面。

我爱竹的自净自清,我爱竹的自善自美。

对于我,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是永不消失的春天!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竹韵清音

前年搬家,院里多是野草,叫不上名字,想种些竹子总是没时间。今年已经到了夏天,又种不成了。近日,我读《世说新语》,看到任诞、简傲篇,悠然神会,遂作记。

一千多年前的晋朝,在一座山里,一群文人饮酒作乐,写了一些诗,然后由其中一个人作了序,一下子就名垂千古了。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乐的地方在会稽山。为什么在那里玩呢?因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晋朝的士人们喜欢竹子,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尤甚。王徽之在做车骑将军桓冲的参军时,住所随时搬迁,但不管住在哪里,居处不可无竹。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有一次,王徽之应召赴京,船停在一个渡口,恰好遇到桓子野骑马路过。随从告诉王徽之,那就是大音乐家桓伊。桓伊与徽之素昧平生,徽之也不下船,遣人谓桓伊:“闻君笛艺高超,能吹奏一曲吗?”将军桓伊忙于军事,常人殊难一闻。听说船上是徽之,桓伊便下马近渡,出“柯亭之笛”,奏《梅花三弄》。一弄梅花含苞放,二弄寒潮飘暗香,三弄风雪逼梅劲,其音由婉转而急切、而清扬,船上人或坐或卧,鸦雀无声,神思俱入云霄之外矣。桓伊曲罢收笛,更无客套,各自回去。

君子之交,在以意会。兴之所至,虽千里也往;兴之所收,虽面对无言。

徽之在山阴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下大雪,开轩酌酒,四望一片银白,慢慢吟起了《招隐诗》。诗曰:“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禽。白雪停阴冈,丹葩耀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吟罢四顾,一片寂然,忽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安道尚在剡州,徽之遂坐上小船,乘雪去剡州,天明才到。到了安道门前,徽之望了一望即命返回。人问其为什么不见安道,徽之说:“我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人们向往魏晋风度,真正可以学的不多,潮流所向,非人力可以扭转。比如喜竹,今人弄一盆文竹放在桌子上,就可以神往流觞曲水了。且看徽之怎样喜竹:徽之过吴,听说一家芳竹满庭,便备好车马,径造人家。远远便望见一片烟竹,下车后也不跟主人打招呼,一心看竹。主人听说有客人赏竹,忙洒扫院庭,备香茶等候。

徽之不问主人居所,只是看竹,兴尽欲返,已是黄昏。主人也不说话,只是关上院门,堵住客人。徽之转首,主人微笑而待。方相与登堂,品茗论竹,尽欢而散。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竹韵

我特喜欢竹子,曾经设想过,待到晚年退隐山林之后,或回到原籍农村,或选一处山乡僻壤,盖两间茅舍,植数丛翠竹,再种一架葡萄,养一池金鱼,过一过类似“桃花源”式的生活。其间,竹子是灵魂。竹子挺拔的身姿、贞洁的品德和超然世外的清高,颇具君子之风,历来为文人骚客所称颂。我常常自称书生,自然也难以脱这个俗。

我接触竹子久矣!还在上个世纪中叶,我就同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家院墙的西边有一处竹园,有五六亩大,长满了指头般粗细的竹子,青枝绿叶,密不透风。这里是鸟兽动物的天堂,也是我们儿童的乐园。麻雀、斑鸠、翠鸟、酸枣鸠和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这里筑窝、嬉戏、鸣叫;野兔、刺猬、夜猫、黄鼠狼等常在竹林间出没。我和伙伴们在这里捉迷藏,打麻雀,撵兔子,捉刺猬,有时一玩就是大半天,甚至忘寝废食。偌大的一个林子,角角落落我都钻得滚瓜烂熟。有一次我家一只鸡夜里被黄鼠狼拉去,母亲说也不知道拉到哪里去了,我说肯定在竹园西南角那一片铺满厚厚的竹叶里。我天明去找,果真在那里留下了一地鸡毛,鸡肉都被吃光了,连骨头也没有留下。

这一片竹园,还是我们家的一部分衣食之源。父亲常常在竹园里剔除一些年老的竹子,于农闲时节捆绑牵扎,缚成扫帚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零钱买些油盐酱醋。有时还将一些长得较粗的竹子破成竹簚儿,编成竹篮,或者窝成筢子,以作家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农村实行了公社化,这片竹林也在强调以粮为纲的运动中被平为农田。那时,我已经远离老家,落脚他乡多年了。

离开家乡以后,我先是上大学,学文学;以后参加工作,搞得还是舞文弄墨的工作。新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性质,使我对竹子又有了新的认识。竹子对于我们的生活,不仅有我幼时所经历的娱乐、使用价值,还有更高一层的精神上的象征意义,就是它的形态、结构、习性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有某种相似之处。竹子虚心、有节、挺拔凌云的形态和耐寒、坚劲、不择地而生的品质,正好与历代知识分子追求清高、气节、坚贞、虚心的韵味与意境相契合。

赞美竹子的诗篇以唐朝为盛。在此之前,晋朝就曾有一批文人倾情于竹子,据史书记载:“嵇康等七人相与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肆意欢宴。”他们自号“竹林七贤”,以比喻自身高洁不同流俗,但并没有留下什么咏竹的诗篇。到了唐朝,歌颂竹子的诗篇渐成井喷之势,其内容大多为赞美竹子耐寒、坚贞品格的。如:“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王禹偁),“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王安石),“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许浑),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贾岛)等。也有的把竹子的坚贞与人们对爱情的忠贞相联系,写出了““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李商隐)和“斑竹一枝千滴泪”(毛泽东)的诗句。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以竹子为寄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与价值的追求。

散文随笔精选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

以后颂竹的诗篇虽不绝于史,但直到清朝的郑板桥时才又达到一个高潮。郑板桥淡泊名利、不攀权贵,常以竹子自喻,一生画竹无数,咏竹的诗篇也多达二十余首。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赞扬竹子坚劲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一生贫困,但穷得有骨气,即是以卖字画为生,也不攀高结贵。他在另一首诗中说:“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宁愿不开花,以免招惹那些讨厌的蜂蝶,这是何等的志气啊!

正是这些以竹品喻人品的大量诗篇,大大提高了竹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唐代以来,不少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都愿意在自己所居住的庭院里栽种一些竹子,以显示其人品道德之纯正。连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也说过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的话。我参观过他在成都的那个草堂,院子里就有一大部分地方栽着一丛一丛的竹子。他那首为保护嫩竹拒不接客的《咏春笋》诗,恐怕就是在这里写成的。苏东坡更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话,竟把居所里的竹子推到超凡脱俗的高度。《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写过一首歌颂竹子的诗,有两句是:“渐翛翛、半庭竹韵,有声有画”。可见他住的院子里,也栽种了不少竹子。在当代人居住的环境里,对竹子更是趋之若鹜,我们看看有哪个居民小区里,不象征性地的栽种几片竹子啊!有的甚至还将 “竹韵山庄”、 “竹韵山色”等冠为小区的名字。

可是,我设想的“植数丛翠竹“于院内,并非为了赶这个时髦。上面这些颂竹的诗词,我在年轻时大多都已读过,对竹子的怜爱之情也确实早已植根心灵深处,但却从没想到把竹子栽到院子里的事。因为我心知:我不是贪官,无需用几丛竹子以表清白;我也不是旧时的文人骚客,无需用栽植竹子以装点风雅。真正让我想到“植数丛翠竹”于院内的,是缘于十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月夜竹林闻笛。

那是1996年盛夏。我的老同学、著名现代文学史专家、西北大学教授赵俊贤来宝讲学之后,我按省作协安排送他到汉中紫柏山张良庙景区疗养。那一夜我们就住在紫柏山林海中的一处招待所内,夜深人静之时,远处的林涛之声令我难以入睡。我披衣起床,趁月光徜徉于院后的竹林,忽闻隐隐传来笛声,驻足倾听,是“春江花月夜”。我不禁暗咏起张若虚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优美歌词。继而再听,这笛声在晕黄的月光之下,竟像幻化成了一股乳白色的流水,时而幽远地在万杆竹节间缓缓流动,时而悠扬地在千万片竹叶上飞快滑过,构成了一个明丽又迷幻的世界,我竟恍惚中忘却了身在何处。这真是太神奇了!我循着笛声找去,原来是一个青年在吹一支竹笛,他说他是音乐学院的实习学生,才学着吹的。

回到寓所,我更觉得神清气爽,毫无睡意。回想,一个学生竟吹出如此美妙的笛声,真是一个奇迹。可是又一想,自己的这种奇幻般的感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记得马克思说过,美妙的文艺作品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一起创造的。这话不错。我默想起历来所读过的那些赞美竹子的诗篇,竹子那虚心、有节、挺拔凌云的形态和耐寒、坚劲、不择地而生的品质又萦回心头。啊,我明白了,原来我在竹林中聆听笛声时,已经把对竹子的深深怜爱、敬慕之情暗暗地融进了自己的感受之中。这既是笛声,也是竹韵啊!

在此后几年时间里,这种奇幻般的感觉不断涌上心头。怎样才能让这种感觉经常被呼唤起来,以愉悦自己的情怀呢?于是,我就产生了“植数丛翠竹“于院内的想法。我想象,自己坐在小院子里,看着翠竹挺拔的身姿,听着穿过竹丛,滑过竹叶的风声,呼吸着经竹丛过滤的清新空气,那是何等惬意啊!那时,我过去长时间耳旁所听到的污言秽语,胸内淤积的污浊之气,也将随之散去,我也将轻松愉快地度过自己一生最后的时光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1161/67816405.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散文随笔的写作 关于旅行的散文随笔

<>关于随笔的讨论</P><><b>一、随笔的概念</b></P><>随笔,以其名称可知,是随手写来,不拘一格的文字。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涉及范围宽广多采,杂记见闻、借事抒情、事理说明、案例分析、实用文体、笔记小品等均可入手。它形式多样

关于花的散文精选 精选关于月亮的散文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关于月亮的散文,供大家欣赏。精选关于月亮的散文:月亮之下在月亮的下面,你知道我在哪里吗?在草原还是在山岗?在峡谷还是在山顶。在大海还是在沙漠。不要多问,反正我在

爱国散文诗精选 关于爱国的散文诗歌精选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爱国的散文诗歌精选以供大家参考。关于爱国的散文诗歌精选篇一:祖国,您好祖国,您好您现在强盛了我们为您欢笑您用智慧和勤劳把龙的故乡渲染得无比奇妙九千六百万平

爱情散文精选 关于爱情的散文诗句精选

爱情有时流畅,有时需要努力,有时收获美好,有时令人感到空虚。关于爱情的散文诗你知道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关于爱情的散文诗句精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关于爱情的散文诗句精选篇一:情怀在玫瑰中舒展用指尖轻轻的去触碰那岁月的

散文诗歌精选 关于爱情散文诗歌精选

感情这东西很难处理的,不能往冰箱里一搁,就以为它可以保存若干时日,不会变质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爱情散文诗歌精选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关于爱情散文诗歌精选篇一:在爱的道路上我丢了我的原本丢了,都丢了!为什么,什么都忘了要,是

声明:《散文随笔精选 精选关于竹子的散文随笔》为网友心静于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