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 秋分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它的由来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秋分时节的由来。

秋分节气的由来:

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我国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景色萧条,气氛令人感伤。而在春夏秋冬的季节之中,要属秋分最为凉爽。因为没有夏天那么炽热,也没有春天般潮湿的梅雨天气,更没有冬天刺骨的寒冷。而此时,太阳的温度照射的刚刚好,舒爽得让人没烦恼。那么,秋分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传奇色彩呢?随小编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秋分节气 秋分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秋分节气,属于二十四节气的十六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1461/69610307.html

更多阅读

24节气含义 24节气的由来英语

24节气的由来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 雨水-节气由来,雨水-节日概述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虽然这个节气开始冰雪融化桃花开,但冷空气依然活跃,昼夜温差较大,公众要注意保暖预防“倒春寒”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

24节气小雪怎么来的 小寒节气的由来

  小寒节气的由来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

关于雨水的来历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今年的2月18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

声明:《秋分节气 秋分节气的由来是什么》为网友折花几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