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主要手段。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人都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把谈话作为考察人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话礼仪六不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谈话礼仪六不谈
1、不能非议国家、党和政府;
2、不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秘密;
3、不能非议交往对象;
4、不在背后议论领导、同行和同事;
5、不谈论格调不高的话题;
6、不谈论个人隐私问题(收入、年龄、婚姻家庭、健康、职业经历)
关于谈话的礼仪
谈话礼仪的六大原则一、尊重他人
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者的态度和语气极为重要。有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别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有人为显示自己的伶牙俐齿,总是喜欢用夸张的语气来谈话,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有人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顾他人的喜怒哀乐,一天到晚谈的只有自己。这些人给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为不懂得尊重别人。
二、谈吐文明
谈话中一些细小的地方,也应当体现对他人的尊重。谈话中使用外语和方言,需要顾及谈话的对象以及在场的其他人。假如有人听不懂,那就最好别用。不然就会使他人感到是故意卖弄学问或有意不让他听懂。与许多人一起谈话,不要突然对其中的某一个人窃窃私语,凑到耳边小声说话更不允许。如果确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脸上的饭粒或松开的裤扣,那就应该请他到一边去谈。 当谈话者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谈上几句话。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冷落了某个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们谈话要礼貌而谨慎,不要在许多人交谈时,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见如故,谈个不休。
三、温文尔雅
有人谈话得理不让人,天生喜欢抬杠;有人则专好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有什么是不敢谈、不敢问的。这样做都是失礼的。在谈话时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高声辩论,纠缠不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占了上风,也是得不偿失的。
四、话题适宜
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气量。当选择的话题过于专,或不被众人感兴趣,或对自己的宠物阿猫、阿狗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听者如面露厌倦之意,应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当有人出面反驳自己时,不要恼羞成怒,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五、善于聆听
谈话中不可能总处在“说”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 听别人谈话要全神贯注,不可东张西望,或显出不耐烦的表情。应当表现出对他人谈话内容的兴趣,而不必介意其他无关大局的地方,例如对方浓重的乡音或读错的某字。 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别人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假如打算对别人的谈话加以补充或发表意见,也要等到最后。在聆听中积极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一下对方谈话的要点,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适当地赞美也是需要的。 参加他人正在进行的谈话,应征得同意,不要悄悄地凑上前去旁听。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也应立于一旁,当他谈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场之人欢迎自己参加谈话,则不必推辞。在谈话中不应当做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与自吹自擂都同样是走极端,同样会令众人扫兴。
六、以礼待人
谈话不必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轰动效应,以礼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谈话中,如果对待上级或下级、长辈或晚辈、女士或男士、外国人或中国人,都能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尊重,才是一个最有教养的人。
应酬时的六大说话技巧含蓄
在应酬时,运用含蓄的语言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不像直说那样浅露时一句含蓄的语言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理解和感到愉悦。
作家冯骚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到公寓去看他。他们谈话间,那位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床在上面乱蹦乱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孩子的父亲产生歉意,也显得自己不够热情。于是,冯蹬4‘便说了一句含蓄的话:“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结果既达到了目的,又显得很风趣。
明贬暗夸
有一天,一个富翁为母亲祝寿。特意把江南才子唐伯虎邀来绘回题诗。
虎挥毫落笔,顷刻问就画成了一幅《强桃献寿》图。
接着又信笔写下一句话,并高声念道:
“这个老妇不是人。”
此语一出,举座皆惊。那位富翁以及他的儿女们也都非常愤怒。
不忙,又写下了第二句话,并继续高声念道:
“九天仙女下凡尘。”
这一下,富翁和他的儿女们转怒为喜,四座宾客也部赞不绝口唐伯虎又写汽了第三句话:
“儿孙个个都是贼。”
这又一次把大家惊呆了,富翁一家也怒形于色。他们正想发作,唐伯虎的第四句又出来了:
“偷得蜡桃献寿星。”
这四句话,形成了一首诗,众人惊叹不已,富翁合家欢喜极了。
唐伯虎的四句诗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一正一反、句句扣人,而且还让众宾客和富翁一家一会儿惊,一会儿喜,一会儿怒,一会儿乐,产生了极佳的效果。
随机应变
会灵活运用说话艺术的人,懂得随机应变,从而能化解尴尬的局面。
有一位先生很烦太太的一个朋友常来家里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叨。一天这人又来了,先生避到楼上去,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从楼上大声喊道:“我说啊2那个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走了没有?”太太吓了一跳,先生怎么这么鲁莽?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灵机一动,赶紧大声说:“那个长舌妇早就走了,现在在这里的是林太大。”
巧提问句
应酬中,在众人面前出错有时是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利用疑问句来结束这种难堪。积极地弥补过失,维护自身形象。
那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有一次在苏联机场,飞机正准备起飞,一个引擎却突然失灵。当时送行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十分着急、恼火。在外国政界要人面前出现这种事情是很丢面子的。他灵机一动,指着一旁站立的民航员长问尼克松总统:“我应该怎么处分他?”
勃列日涅夫这一问既可以暂时缓解自己的尴尬,又等于给尼克松总统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如果尼克松答得不巧妙,苏联人也可以借机让尼克松也出点丑。
“提升他,”尼克松总统很轻松地说,“因为在地面上发生故障总比在空中发生故障要好*”尼克松话语一出,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