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局上,忽然发现离婚的老友比例渐高,好几个家伙都快“事不过三”了。眼见一哥们儿又要办事了,哥儿几个忙问:“你真能折腾的,对方是谁啊?”那小子不愿正面回答:“是女人。”几位更不干了:“废话,当然是女人,哪里有和男人结婚的?”不料,这下给了对方话茬:“当然有,我妹妹就是和男人结婚的。”
接话茬有点像脱口秀,是由潜质和经历逐渐锻炼而成的一种本事。其要旨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看清楚要害问题而后给出机智的回答。
人力资源圈子里有这么一个经典故事,主管向应聘者发问:“我们想测验一下您,请问二加二等于几?”大多数人都回答四或绕圈子,只有一个应聘者被录取了,其回答很干脆:“老板说等于几,就等于几。”
念研究生那会儿,我们在食堂谈起“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故事,哲学系一家伙却有不同的见解。记得在争论中,他讲了一个西方的寓言:某只羊从围栏的破洞跑出去之后,被狼给盯上了。牧羊人及时出现,并救了羊。但他始终没有修补那个破洞,之后再没有羊跑出去过。同学总结说:“来自心理的威胁阴影。要强于所有的防护措施。”
我听完反驳说,漏洞还是要补,即使羊不敢出去,但谁也不敢保证狼半夜不钻进来。只有在狼不会来的情况下,牧羊人的不补而补才是高明的心理战术。比如王朔说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小痞子满街嚷嚷“谁敢惹我”,结果真有更厉害的站到他面前,痞子却面不改色地叫了一声大哥,然后对别人继续喊道:“谁他妈的敢惹我俩。”
这些事表面看挺需要急智,实际上反映了当事人的心境和性格。古时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教书先生出了一句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三个弟子都给出答案,分别为:雨打沙滩万点坑、雪湿羊毛一片毡、日照龙鳞万点金。后来,他们果然演绎不同的人生:老大康乐守常、老二郁郁早逝、老三登堂拜相。
记得小时候,城里东西南北关经常互打群架。有一次对方人多势众,问我们谁是领头的,不想最瘦最小的二孩出人意料地站出来,拍着胸脯装起老大,结果被打得极为凄惨。伙伴们看到他的样子,正不知如何安慰,二孩却哈哈地笑起来。指着我们原来的孩子王说道:“那帮傻瓜被我骗了吧?我不是老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