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是荷裔美国通俗作家房龙的描写西方文明发展史的经典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的故事》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人类的故事》读书笔记篇一
1、房龙其人
我第一次看房龙的书是去年夏天,那是《漫话圣经》,一本从朋友家借来的书,感觉有点味道,可读性很强。当时我还不清楚房龙其人其事,只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作者。
后来看了一篇介绍他的文章,才知道他是一个出色的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房龙的全名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是个美国公民,1882年出生在荷兰,受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莫斯的影响很大。他来到美国后,又受到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洗礼,从此一生反对愚昧偏执,提倡宽容和平。
在中国,房龙最流行的一本书是《宽容》,在民国时期深受郁达夫、林徽音等人的推崇。尽管以文革为代表的一系列政治浩劫使他远离了中国读者,但八十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再次畅销华夏。中国人深受愚昧和专制的折磨,因而他这种自由宽容的文化态度很对新时期人们的胃口,而且这种文化态度无疑也符合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需要,所有的人,所有的民族都需要对一切保持自由宽容的心态,如果都像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样斤斤计较殊死斗争,世界就重归野蛮了。
房龙的书是启蒙性的,是献给青少年和初学者的。他的文笔流畅晓达,即使译成中文也能保持其固有风格。他的书有许多自绘的插图,他模仿小孩子的口气说:“一本没有图画的书有什么用?”
他是个伟大的文化普及者,是个大师级的人物。我认为,一个历史文化的通俗作家写得通俗易懂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始终保持一种高贵而非庸俗的心态和独立不移的个性,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远见和大局观。能否做到这点,正是一个大师与一个普通作者的云泥区别。
2、简述《人类的故事》
房龙的独特优势在《人类的故事》这本我刚看过不久的书中表现得很充分,因此以下几部分都围绕着此书论述。
《人类的故事》其实是写西方文明发展史。房龙毕竟是西方人,对自己本位的文化更感兴趣,更有研究,因此在书中关于东方的只有一点孔子和佛陀的故事。这点也许也体现了房龙虽然倡导宽容,但他也并不能完全免俗,西方中心的观念在他身上根深蒂固。然而瑕不掩瑜,房龙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宏观把握仍然是大师级的。
于是,从第一个单细胞出现在地球到尼罗河畔垒起金字塔,从摩西带领被奴役的犹太人走出埃及和大沙漠到耶酥殉身于十字架,从希腊人建立起辉煌的城邦文明到亚历山大将希腊文化带到最广阔的欧亚非大陆,从罗马帝国的兴亡到欧洲穿越中世纪的炼狱走向文艺复兴,从交织着光荣梦想和血腥掠夺的大航海时代到通过殖民活动而初步形成的国际大市场时代,从荷兰弃绝腓力二世的专制统治到民主之花开遍欧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世纪的欧洲战争到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房龙像个耐心的故事家,坐在冬夜的火炉边为我们娓娓道来。
书中没有森严的术语体系和自以为是的学究气,没有喋喋不休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刻意追求的“客观规律”,他以平和舒缓的语气、节奏将自己了如指掌的历史故事从容道出,就像与朋友饮茶论道一样。他的宽容姿态、他对历史人物的人性关照、对久远历史的好奇、对现代文明弊端的抨击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使他的字里行间散发出一种特有可亲可敬的“文化人情”,可以看出,他是真正理解他所表述的所有历史故事的,是真正将历史放在心坎上蒸煮过的,他所奉给读者的都是思想的精品,而不是只将一些枯躁无味的掌故知识拿来兜售混饭吃。也许他写作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儿童般单纯而热情的得意洋洋的情绪:看,我展示的东西是多么的吸引人啊!
3、呼唤时代英雄
房龙质疑了将历史时期分为:古代、中古、现代(具体到西方,就是:古代世界、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现代社会)等阶段的历史阶段论。他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分类法,它给人一个错误的印象:“即20世纪的人已达到人类成就的顶峰”。房龙写《人类的故事》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没有深入人心(尽管爱因斯坦早在1905年就提出相对论,但即使他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人们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相对论的价值),许多人都认为经典物理已经达到科学的顶峰,人类社会也已经发展到了某种极限,而房龙却这样预言未来:“到了公元10000年……他们(指我们的后代)会把拿破仑……和成吉思汗或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混为一谈。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会被他们当作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长期商业冲突……甚至值得我们骄傲的医院、实验室和手术室看上去也不过是稍加改进的炼金术和中世纪医生的工作间。”因此现代人并不值得骄傲自大。房龙认为:“我们这些现代男女一点不‘现代’。相反,我们仍是洞穴人的最后几代。新时代基础只是在不久前才奠定的。”我们的时代还有许多披着西服的野蛮人,“大多数人仍旧停滞在16、17世纪的思维方式上,抱着国家……或政治团体的这一古老观念不放”,人们充满自私自利的思想,为了争夺利益,暴力依然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在此,房龙揭示了欧洲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他提出,我们时代的发展特点是物质文明远远走在精神文明前面,“科学家们开始制造钢铁、化学、电的新世界,却忘了人类思维比那个谚语中的乌龟要迟缓”。于是“这个笨拙的中世纪机构突然应时代要求去处理机械、工业世界的高度现代化问题,它就被迫根据数世纪之前定下的游戏规则尽其所能地去做了。”它就像一艘“埃及、希腊、罗马、威尼斯和17世纪商业冒险的‘国家之舟’”,它已经驶过了悠久的岁月,质地依然比较坚固。即使进行硬件大更新,装上现代化的设备,换上钢铁船板,但一成不变的船长和水手凭借的也只是祖先传下来的航海技术,“他们船舱还挂着路易十四和腓特烈大帝时代的图表和信号旗”,这样,行驶在现代社会的惊涛骇浪中无疑就惊险无比了,说不定哪天就成为“泰坦尼克号”。因此20世纪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并没有给所有人带来应有的更多幸福,反而给屠杀人们提供了最有效的武器。对此,房龙只能无奈地以一种“讽刺和怜悯”的态度去面对历史和现实,“讽刺”即用微笑使生活怡人,使丑恶现形;“怜悯”即用眼泪使生活纯洁,同情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情不自禁地呼唤新的航海英雄的诞生,“世界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能担当起新的领导职责,具有勇气和远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仅仅在旅程的起点,需要学会全套的航海新体制……他们会当多年学徒,会不顾阻挠往上层奋进。当他们登上驾驶台时,妒忌的水手可能会哗变,夺取他们的性命。但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脱颖而出,把船安全地带进港口,他将是时代的英雄!”
房龙的上述论述都是针对20世纪初的社会形势的,弹指一挥已经是世纪末了,但对我们仍然深有启迪。世界无疑又有了巨大进步,但在我们装有新式设备的船上,船长和水手们的素质依然不能适应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人的素质的提高依然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尤其在中国,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的船长和水手们大多是披着西服的农业社会遗民,这注定了我们航程的艰险。我们不仅也需要呼唤我们的时代英雄,更要像房龙笔下努力“向上层奋进”的新人类一样,不顾阻挠地履行自己的使命。我们正站在新世界的门槛上,我们正站在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也需要有更多的勇气和远见。
4、人类幸福和思想斗争
房龙对历史积极性的评价着眼于人类的幸福。在《十字军》、《宗教改革》、《宗教战争》等章节中,他描绘了宗教纷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表现了他反对意识形态之争的宽容思想。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因狭隘的思想意识而带来的战争太多太多了,多少血腥铸就了历史的警示录!中国向来崇尚“诗教”,喜欢用统治者的思想趣味来笼罩所有子民的头脑,于是片面强调思想文化的能动性,紧紧扭住思想斗争不放,豢养大批御用文人来把守本就虚无的“思想阵地”,始终企图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的大一统。结局如何,不想可知。大禹治水,非堵用疏----此古训千年来应者寥寥,不亦悲乎!
5、评价伟人
房龙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对那些历史上的巨人杀手如成吉思汗、拿破仑评价不高,他说:“在其中某些人的眼里,拿破仑和成吉思汗应获得最高的荣誉。我解释说我已尽力对拿破仑保持公正的态度,但以我的标准,他远远不如乔治·华盛顿……或林肯及其他人……至于成吉思汗,我只承认他在大杀戮场合有超人能力,我不违心为他作宣传。”在他的笔下,拿破仑是个风采迷人的野心家和伟大演员,是个最卑鄙的人,但也是个罕见的成功者。他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不用多说,他的个人魅力一直是艺术家仰慕的对象。但这一切都不能抵消他对普通人带来的痛苦,不能抵消他造成的血与火的灾难。我们的毛主席与之对比,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东方专制主义的特色。这里主要说老毛的特色。老毛之道德文章不用说了,太棒了,他的风采也无人能及。但又如何?这种伟人是炸弹,只适应于战争等非常时期,一到和平时期就会成为危险的破坏物。到了50年代末,老毛有多出色,中国就跟着有多倒霉了。但他还是懵然不知,自我感觉良好。在吟诗作对中依然充满了生命的快感和自由感。但是除了他之外的每个人又是多么的不自由,不快乐!大概东方专制主义的特色就是以一个人的自由快乐来牺牲所有人的自由快乐吧,古代的专制帝王如此,毛泽东如此、金日成父子如此(当然,他们也许有寂寞和戴面具的痛苦,但另作别论)。道家思想认为一个领导人物要务虚,要柔守,目的就是要给手下人创造出一片可以发挥自我的空间,而不能以领导的才干能力荫蔽了手下人的激情,但东方专制主义很少能做到这点。所以东方专制主义培养出了许多近乎完美的伟人,但却造成了更多人格残缺不全的普通人。西方民主社会也许正相反,总统未必是个很出色的人,但至少他很明智,会认真听专家的话,不会以为自己真是所有人、所有领域的领导了,因此可以避免一个人犯错误,全社会跟着遭秧的悲剧。领导,领导,这二字本就是东方专制主义的术语,你以为你自己真的很牛吗?呸!
6、美国与全球化
房龙显然对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理想不以为然,他在书中对巴黎公社只字不提,对马克思也轻描淡写。这也许是中共一度封杀他的原因吧。他对自己是个美国人很自豪,他高度评价美国的民主制度和威尔逊创建国联的历史价值。他将世界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他乐观地说:“美国男人和女人……历史意识不强,因此比任何别的民族更能用开放、未来的眼光看待当今问题。结果是,他们毫无保留地接受了现代世界,接受它的优点和一切丑陋……除非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只有上帝知道叫什么的国家的民众也同样这样做,否则欧洲毫无希望。”看到这里,我颇为嫉妒美国的民族自豪感,一时也没有心情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反驳它,确实,美国至今仍然是世界瞻目的地方,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以至我们很难将其中不好的东西剔开。也许中国对美国的优势,只在于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正努力改进自己吧,而美国,现在好像还很陶醉的样子,这可能又出现一次龟兔赛跑的结果吗?
房龙之所以为美国自豪,原因之一是美国一向提倡门户开放,致力于推动全球化:“20世纪由某种无视政治边界存在的经济工业原则操纵,不可逆转地将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单一巨大的、繁荣昌盛的工场,不管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采用何种语言,是何种族,有何等光辉灿烂的过去。”21世纪的全球大市场将发展得更令人惊叹。全球化的过程房龙抱以乐观的期望态度,希望这能消除民族矛盾和思想纷争,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但愿如此!
7、余论:房龙与金庸
房龙笔法是可以让人看得明白、看出兴趣的笔法,这对于文化启蒙尤为需要。目前许多术语满天飞的论文、书籍已经令人看怕了(尤其是电脑方面的,太多的英文了,非精英分子无以畅读也!),比较起来,房龙确实令人喜欢。当然,达到房龙的境界并不是一件易事,至少你必须对你所写的东西反刍多次,十分有把握,又具有不错的文学和人文素养才行。房龙令我想起金庸。金庸表达出了一种现代社会中难得的美感,也许不登那些高傲的学者的殿堂,但有许多平凡的心灵因之而充实。金学研究应该是注重个人化体验的,不应再搞什么文化寓言、文化符号。金庸走进大学校园企图充当什么教授,本身就是虚妄的,他因作品而存在,他不写作品,读者们还有必要离开鸡蛋去仰慕母鸡吗?
《人类的故事》读书笔记篇二
《人类的故事》是荷裔美国通俗作家房龙的描写西方文明发展史的经典著作。房龙写《人类的故事》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没有深入人心(尽管爱因斯坦早在1905年就提出相对论,但即使他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人们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相对论的价值),许多人都认为经典物理已经达到科学的顶峰,人类社会也已经发展到了某种极限,而房龙却这样预言未来:“到了公元10000年……他们(指我们的后代)会把拿破仑……和成吉思汗或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混为一谈。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会被他们当作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长期商业冲突……甚至值得我们骄傲的医院、实验室和手术室看上去也不过是稍加改进的炼金术和中世纪医生的工作间。”因此现代人并不值得骄傲自大。房龙揭示了欧洲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他提出,我们时代的发展特点是物质文明远远走在精神文明前面,“科学家们开始制造钢铁、化学、电的新世界,却忘了人类思维比那个谚语中的乌龟要迟缓”。于是“这个笨拙的中世纪机构突然应时代要求去处理机械、工业世界的高度现代化问题,它就被迫根据数世纪之前定下的游戏规则尽其所能地去做了。”
以下是我阅读时候做的一些读书笔记。
闪米特人,又称闪族人,亦称“塞姆人”(Semu)。《旧约全书·创世纪》,称其为挪亚长子闪的后裔,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游牧人民。阿拉伯人,犹太人都是闪米特人(不过,有着共同祖先的两个民族却历经多次中东战争,中东和平依然没有实现,巴以冲突依然还是冲突。)。
希伯来人,古犹太人,闪米特语系的一支。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至前1500年之间,他们逐渐由美索不达米亚迁入叙利亚,随后迁入埃及。
犹太人,其祖先为希伯来人,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原始血缘上与阿拉伯人相近,主要信仰犹太教。
腓尼基人,闪米特人的一支,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
雅利安人,原居于今天俄罗斯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被认为印欧语系民族的共同祖先。
古希腊人的先祖为野蛮的赫愣人。
古希腊前7世纪以前为僭主制度,德拉古改革改革法律过分严厉,梭罗改革将其废除。
波斯人入侵希腊时候。在军界,支持陆军的阿里斯蒂里司和支持海军的泰米斯托克展开政治斗争。后者获胜。温泉关失守,波斯人直捣雅典。泰米斯托克率雅典海军摧毁波斯海军,切断其后勤供应。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远征波斯。顺便消灭了腓尼基,征服埃及,推翻波斯帝国。
在《人类的故事》中,印欧人和闪米特人争夺地中海与其他区域统治权,展开战争,这是一条主线。
罗马繁盛时期的内部矛盾:富人阶级和贫民阶级。其代表就是马略和苏拉的政治斗争。
穆斯林纪元:纪念默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默罕默德的继任者为哈里发。
纳维亚人是海盗一族。
英格兰,先做了200罗马帝国殖民地,后被日耳曼部落盎格鲁和撒克逊人征服。
公元1000年,西欧,南面默罕默德信徒;西海岸,北欧海盗;东面,匈奴,匈牙利人……
骑士的兴衰,国王强大起来,骑士变为乡绅。
土耳其攻陷圣地耶路撒冷,引发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全军覆没。
公元1096,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人类的故事》读书笔记篇三
精彩选读一:
关于进步
--摘选自第35章"中世纪的城市"
当你们长大成人时,你们就会发现有很多人不相信"进步",他们会用我们这时代的某些人的恶劣行径向你证明"世界是不变的"。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多理睬这类的论调。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几乎花费了一百万年才学会用后腿走路。又过了多少世纪他们才把似动物的嗷嗷声发展成可以懂得的语言。书写--为了后代获益而把我们的思想保存下来的技艺,没有它就根本谈不上进步,是在四千年前才发明的。把大自然的力量变为人类驯服的奴仆这一想法对我们祖父一辈还仍然是新奇的。因此我认为,我们是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在前进。或许说,我们对生活上的安逸舒适注意得过多了一点。到一定时候这一点会改变的,那时,我们将会全力以赴地解决除了健康、工资、自来水管道、机械设备等等以外的问题了。
但是,请不要对"过去的好日子"的消逝太伤感了。那些只看到中世纪留给我们的壮丽的教堂和伟大的艺术作品的人们,在他们把我们的丑恶的文明以及由之而来的喧嚣与骚乱、运货汽车回火的浓烟恶臭,与数千年前的城市相比时,总是喋喋不休地为之争辩不已。但是这些中世纪的教堂周围无例外地麇集着一些陋屋茅舍,与之相比,一幢现代的公寓都象豪华宫殿了。诚然,崇高的朗斯洛和同样崇高的帕尔齐法尔,也就是那寻找圣杯的年轻纯洁的英雄,是不会为汽油味伤脑筋的。但却有另外一些农舍牛栏之类的味道,大街上满地狼藉的腐烂垃圾的味道,围绕在主教邸宅周围的猪圈的味道,还有那些穿戴着祖辈传下来的衣帽,从未享受过香皂之福,没有洗过澡的人们发出的味道。我不想过分地描绘一幅不愉快的图画。但是当你们阅读古代史,看到法国皇帝在皇宫内开窗外眺时,让在巴黎街道上用鼻拱土的群猪的臭气熏得昏倒,还看到古代手稿记载的关于天花与鼠疫流行的片断,你们就会开始懂得"进步"一词绝不仅仅是现代广告中的时髦话。
不,如果没有城市的存在,仅六百年来的进步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我有必要把这一章写得较其他各章长一些。其重要性使我不能仅限于一些政治事件而只写三、四页。
【点评】
人类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个问题时常会引起争论。持保守态度的人往往会举出一系列例子来慨叹,"过去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讲到中世纪城市形成的故事时,房龙忍不住把那些迂腐的家伙揪出来,进行驳斥。这位历史学家并没有展开宏篇大论,而是抓住了"味道"这个非常直观的感觉,让我们想起亚瑟王时代的圣杯骑士和古代的法国皇帝,跟着他们的鼻子一路闻来。
精彩选读二:
古希腊的城市
--第14章 "古希腊的城市"
古希腊的城市实际上是个国家。
我们今人都爱听"大"这个词。我们都以我们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拥有"最大"海军并出产"最大"柑桔和马铃薯这个事实而自豪。我们都爱住在有"数百万"居民的大城市,而且死后也要埋葬于"最大的公墓"。
古希腊的市民如能听见我们这些谈论,是不会懂得我们的意思的。"万事守中庸"是古希腊市民的唯一生活准则,单单这个"大",他们是毫不铭记于心的。这个爱中庸,完全不是用于某些特定场合的一句空话:它影响着古希腊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活。它是他们文学的主要成份,并使他们建造了小而完美的庙宇。它表现于男人所穿的衣服及其妻子所戴的戒指和手镯之中。群众到戏院去看戏,也守中庸之道,如果有剧作家胆敢违反高尚趣味和健康思想这条铁律,定被嘘下台来。
古希腊人甚至坚持其政治家和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也具备这种优良品质。一个有能力的赛跑者来到斯巴达,夸示自己单腿站立的时间比他人为长时,人们就把他从城市赶了出去。这是因为无论哪个普通的笨人都会胜过他所炫耀的这一技艺。
"那很好哇,"你会说,"爱中庸和尽善尽美,无疑是一种美德,但为什么在古代只有希腊人才养成这一优良品质呢?"作为回答,我要提出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古埃及或者美索不达米亚的人都是神秘的至高统治者的"臣民",这位至高统治者居住在好多好多英里以外的深宫里,很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见到。另一方面,古希腊人则是许多独立的小"城市"的"自由市民"。这些小城市当中的最大者,其居民人数也要比现代的任何大乡村为少。乌尔的一个农民说他是巴比伦人时,他的意思是他是向其时恰为西亚君主的那个国王纳贡的许许多多人中的一个。但古希腊人骄傲地说他是雅典人或底比斯人时,他提及的是小城市,这小城市既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国家,那里不承认什么官长,只承认市场上人们的意志。
对古希腊人说来,他的祖国就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雅典卫城的禁石中间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来度过童年的地方,他与其他许多男孩和女孩长大成人的地方,他熟悉这些孩子的昵称犹如你知道你的同学们的绰号一般。他的祖国是埋葬其父母骨灰的圣地。高大城墙里面的小屋是其妻孥安居的场所。他们的整个天下是仅仅四或五英亩的多石之地。你有没有看出,周围的这些事物对他所做、所说和所想的种种有一种影响吗?巴比伦人、亚述人和古埃及人曾是广大愚民的一部分。他们都已消逝在人群之中了。另一方面,古希腊人从未失去同其直接的周围事物的接触。他一直是小城市的一分子,那里人人都是互相了解的。他觉得聪明的邻居们都在注视着他。他无论做什么事,或写什么戏剧,或雕刻什么大理石像,或谱什么歌曲,都得牢牢记着:他的精心之作将要受到所有精通此道的生而自由的市民们的评判。出于这种认识,他不得不力求做得尽善尽美。他从童年开蒙时起,便受到教导:没有中庸,就不能达到至善的境地。
在这严格的学习环境里,古希腊人干出了许多卓越的业绩。他们创立了我们不能与之相比的新政治形式、新文学形式和新艺术典型。是他们,在那些面积小于现代城市四或五个街区的小乡村创造了这些奇迹。
看看终于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世界。他一停止作战,便决定让真正的希腊精神布满全人类。他从那些小城市和小乡村把这种精神带到他新得帝国的辽阔敕立驻扎地,试图让它开花结果。但是古希腊人,一远离他们所常见的自己庙宇的景象,一远离他们所熟知的自己弯曲街道的声响和气息,便立即丧失那曾鼓舞他们为其古老城邦的繁荣而努力进行手工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欣悦和中庸心。他们变成拙劣的工匠,满足于一己的二流制作品。古希腊各小城邦丧失独立并被迫沦为一个大国的领域之日,古老的希腊精神便消亡了,从那时起永远消亡了。
【点评】
古希腊文明所达到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
房龙在如此精悍的短文中(译文不到1500字),对希腊文明诞生和消亡的原因做了一个全貌性的描述,如此精辟又如此直观,令人拍案叫绝。
在这篇短文里,房龙运用了多处的比较的手法:比较古希腊人与现代人关于"大"的观念;比较古希腊人与其他城邦人;比较古希腊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比较亚历山大大帝前后的希腊文明。这种方法的运用非常纯熟自然,读者在轻松地阅读中获得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
不过,千万不要忽视,运用上述的比较手法,需要作者有非常渊博的历史功底,才能真正达到"举重若轻"的境界。
在语言特色上,短文开头那种对现代人观念的暗讽与篇尾对希腊精神诗意的追念,是房龙文字中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