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和薯类是中国人民主要的能量来源,我们每一餐都离不开米饭、馒头、大饼、面条或者其他谷类、薯类制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主食的故事》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主食的故事》阅读原文
①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
②地处太湖流域的嘉兴,正处于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区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嘉兴以天下粮仓而著称。然而,以江南精致细腻生活方式著称的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却是从一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
③在现代化流水线上,粽子这个古老的食物,呈现出与传统方式不一样的生命力。刘光荣,这个从四川来嘉兴打工的裹粽技师,从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要完成超过3000只粽子。平均每分钟裹7个粽子, 每一个粽子,用的时间不到十秒钟,而份量的准确率是百分之百。在这样的车间里,每一个工作日,就会有大约100万只粽子被生产出来。
④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
⑤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⑥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的过程,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
⑦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选自《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有删节)
《主食的故事》阅读题目
12.阅读第③段,说说画线句中“不一样的生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13.下列说法都有错误,请作简要说明。(4分)
(1)第②段中加点的短语,说明嘉兴“以天下粮仓而著称”的历史最为古老。(2分)
(2)文章先介绍嘉兴的粽子,后介绍宁波的年糕,是依照第①段的内容而安排的从北到南的空间顺序。(2分)
14.有同学认为文中不需要出现“刘光荣”“宁宁”等相关内容。你不赞同这种说法,理由如下:(3分)
《主食的故事》阅读答案
12.速度快、份量准、产量(需求量)大。(3分)
13.(1)加点的短语指嘉兴“以天下粮仓而著称”的时间较长(1分)1分):一般而言,裹粽子是在端午时节,而打年糕则在“每年晚稻成熟”之后才开始(1分)。
14.“刘光荣”“宁宁”等相),但也许某段时间里并不称为“天下粮仓”(1分)。(2)先介绍粽子后介绍年糕,与第①段的内容无关,这是从时间顺序所作的安排(内容的叙述:紧扣了题目中的“故事”(1分);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贴近生活,使介绍内容真实、可信,易于接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