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创业励志故事农村

农村市场就像一座宝藏,等待创业者去挖掘,同时,也需要创业者用慧眼洞察识别,才能挖出真金白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创业励志故事农村,希望大家喜欢!

创业励志故事农村篇一

在江西赣州安远县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有6名“80后”的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园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借款30万元起家,到近百亩的现代农业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斓的田园承载着他们的“绿色梦想”。

创业冲破观念壁垒

“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多了,刚开始创业时,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也没有,真是苦!”谈到创业难,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专业的朱安成说,他最难忘的是刚刚建基地时,许多亲友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带着女友到外地的农村干农活,简直太没出息了。当时精神压力很大。

建设初期,搭建大棚、购种、化肥农药及试验每样都需要大量资金,他们6人分成3伙入股,每股10万元。起初,父母们不太支持。郭帅以前在郑州省城一家公司做种子销售员,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放弃稳定的工作到农村去种地,家里人不理解。郭帅一方面给父母做工作,另一方面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李华和杜宗涛的父母思想都比较传统,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念了大学还去种田。但这些年轻人没有动摇,因为这一创业极具挑战性。

6个年轻人抱着“初生牛犊不畏虎” 的精神,引进了“日本小青瓜”、“红春早玉”、“一口茄”、“娃娃菜”等十几个瓜、果品种,一年种3茬至4茬,错开上市高峰,并把销售点定位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他们把大学5年里学到的知识全都搬了出来,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路。6人的梦想随第一批种子一起植根入土。育苗锄草、施肥灌溉、测温挂牌、修剪打药……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农家活,说起专业,说起基地的前途,大家信心十足。李晓艳娇小玲珑,力气最小,每天跟着几个大男生进大棚玩泥巴,常常搞得一身泥一身汗,活像个“村姑”,她却高兴地说:“我现在和土地特别亲,一天不下地,心里就直发痒。”杜宗涛负责观测、记录、统计作物的生长情况。夏季是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高峰期,尽管大棚里的温度都快50℃了,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每天来回十几遍地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绿色宝贝”,一个夏天下来,整个“烤”成了“非洲难民”。

每一个品种从试种到成功上市都得经过气候、水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反复研究和实验,绝不是件容易的事。2007年春天,他们试种的2个大棚“早春红玉”西瓜无缘无故地死了十几株。郭帅立即把解剖图片等相关资料发给河南科技学院的蔬菜教授李新峥和王广印。经过诊断,原来西瓜得了炭疽病,他们及时按照教授的要求,用炭清和叶面肥做激素调整,增强了作物的抗疫抗病性,挽回4万多元经济损失。“我们能有今天,多亏这两位教授的帮助和鼓励。”朱安成说,毕业后,他们一直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常常在网上探讨解决栽培技术难题。

花开沃野润心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1年多来的努力,如今,长长的“小青瓜”、红红的“圣女果”、拇指般大小的“一口茄”脱颖而出,荒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大棚里结满了五彩斑斓的果实。而6名大学生齐心协力、吃苦耐劳、经得起失败、敢于挑战现实的创业故事和精神也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

据负责跑销售的郭帅介绍,由于基地里生产的全是当地没有的蔬菜、瓜果,而且他们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市场,这些“绿色食品”以高出当地市场3倍至6倍的价格销往各地,亩均收入近4万元。产品在广东、上海市场供不应求。

谈起如何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植根新农村?朱安成说,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际行动说话,通过基地示范让农民了解到,大棚蔬菜能打破季节和市场的限制;新品种可以拓宽市场需求;“订单农业”能给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保护。未来农业发展应该走一条生态、循环、高效节约的道路。2008年我们准备再投入100多万元资金,把种植面积扩大2倍,并增加5个至15个新品种。他们已经拿出了详细的方案,准备带领当地百姓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进行推广种植,据预算,每亩比过去至少可以增加两三千元的收入,再接下来就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基地将建设成为集生态农业、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家园。

六名年轻的天之娇子,顺着时代发展的巨轮,载着田园创业的梦想,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

创业励志故事农村篇二

穿过浙江省宁海县双林村一排排别墅式的农居,便到了5号——波仔农家乐,一楼“办公室”里最显眼的位置放着几台电脑,农家乐的主人林剑波正跟几个年轻人看着屏幕说着什么。这几台电脑是林剑波的“摇钱树”:通过网络,波仔单店拉来的客流量,占了双林村农家乐总客流量的一半;加上他开的网上票务公司,2014年营业总额达1000多万元,这是他大学毕业回乡创业5年给自己交出的答卷。

与普通农家乐不同,林剑波的大部分顾客来自网上。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宁海农家乐”、“双林农居”、“宁海森林温泉”等,“波仔农家乐”的信息总是处在第一页,在淘宝网、58同城和网上订房中心上也能联系上“波仔农家乐”。“城里人来宁海旅游,想找个住处,网上一搜,很容易就找到我们。”林剑波说,双林村不是旅游景点,单靠回头客和口口相传客流还是有限,“网上拉客”十分必要。为此,找专业人士创建了自己的专属网站。网络营销的大手笔,回报颇丰,客房改了又改,还是不够住。“双林农居”30多家,近半的客源都由他拉来,分配给各家农居。

林剑波2008年从浙江旅游学院毕业,学的就是酒店管理专业。他干过酒店,做过学徒,弄过模具。正当他在城里四处打拼时,桥头湖街道政府发出了办农家乐的号召,推出“双林农居”品牌,符合要求的农家乐,每间客房补助3000元。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回到老家双林村创办了家乡的第一批农家乐,改造家里的新居,总共投入80万元。现在,波仔已经是“双林农居”规模最大的一家,有15个标准间。

刚刚做农家乐时,林剑波心里很没底儿,村里人那时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外面人来的就更少,双林村的知名度太低了。他决定充分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农家乐打广告、在宁海在线、旅游论坛上发帖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某旅游网的渠道接触,波仔农家乐迎来了第一批客人。来“双林农居”投宿的城里人多数来自上海、宁波及周边城市,除了住宿,小林还发掘出了为顾客代购景区门票以及餐饮的服务。除了是老板,他还是厨子,每盘菜都亲自做,食材绝不过夜,一定要日日鲜。不断吸收客人的建议,波仔的民居也更加规范化,房间配备了独立卫生间、100M的wifi、ATV电视,还雇了专门服务人员。这样的精益求精让波仔农家乐获评四星级农家乐。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交通不方便。其他成功的农家乐像长庆、桐庐,直接有到上海的专车,而我们这边没有。”林剑波已经看到,光靠自己一家是做不强的,需要双林村的农家乐联合起来。“如果每个礼拜有专车在市里接客人过来,会好很多。”

有时,他也会把电脑和店门一关,带着家人去旅行,一走就是半个月。毕竟世界很大,他还年轻,还想出去看看。

创业励志故事农村篇三

5年前,为了拯救被遗弃的30亩蔬菜大棚,南京六合区雄州街道钱仓村的3名大学生村官踏上了创业之路,注册了田原牧歌公司和钱仓牌商标。如今,公司基地已扩展到300亩,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2016年5月26日,该项目参加了江苏首届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总决赛,这也是南京唯一进入总决赛的村官创业项目。

钱仓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强是3人创业的合伙人之一。

“2011年,村里来了不少外地人承包大棚种蔬菜,但亏了本。”周强说,当时,一个承包户直接跑路,扔下30亩大棚的蔬菜。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蔬菜烂在地里,村书记就让几个村官先去卖菜。

当天下午1点,周强开始张罗工人一起拔萝卜,到晚上8点装完车,整整装了700公斤。次日凌晨3点,他们把萝卜运到蔬菜批发市场,一车萝卜只卖了130元,还不够人工和运费。

国家鼓励农业创业,为什么农业的利润这么低?再看看村里,不少农民也都将地抛荒,去工厂打工。周强说,农业一定要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3个大学生村官决定自己创业,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头摸索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

创业基地就在钱仓村村头,那位承包人遗弃的30亩大棚。

周强说,他花了一个月做市场调研,最终决定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基地出来的菜,首先要到地头的农药残留检测处自测,然后送到集散中心做第三方检测,每次检测都出具报告,相当于给蔬菜标了“身份”。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创业励志故事农村

虽然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村官,但真要做农业,3个合伙人都没有经验,一切从头开始摸索。

在大棚里育秧,需要地暖,但铺地暖容易干燥,就要经常浇水。周强刚开始直接从外面水沟里挑水浇,结果热乎乎的秧苗遇上冷水,死了一大片。后来请教了街道农技站工作人员,水挑来后在大棚里放一段时间,等水温和地温接近了再浇。

孙雪清是其中一名女大学生村官。“记得有一年天寒地冻,我去邻村讨教大棚种植经验,骑着电动车来回20多公里的路,半路还下起了雨,一天忙下来,当晚就发了40℃的高烧。在村医务室打吊瓶时,还忙着洽谈送货。当时就是有股信念,吃点苦没什么,一定要干成了。”

平价超市+企事业单位配送,直销模式提高利润

提高利润,周强的计划就是直销,将农产品直接从田头上到餐桌。在街道上看到,公司开的农产品平价超市生意很红火。周强说,这里白萝卜每斤一块三,而市场价一块六;西兰花三块八,而市场价五块四。而且都是当天的新鲜菜,一天有6000多元营业额。

在江北农副产品中心,公司还设立了集散中心。现在公司已有50多家企事业单位配送客户,每天营业额近4万元。

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村官们将所有的大棚分包给会员农户,统一品种布局、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包装销售。村里的老付就跟着这群大学生村官种菜,“你别说,这群学生娃还真有点本事,还是跟过去一样种菜,但菜价翻了好几倍。这两年,我家里买了两辆车和一套房子。”

除了种菜,村官们还打造了200亩葵花园,吸引城里市民前来旅游参观。孙雪清说,去年“十一”前后,10天来了45万人参观,把基地和附近村民的农产品都买空了。

据介绍,公司下一步将借鉴京东到家的3P战略,打造南京帮生鲜O2O社区商务模式,在南京市范围内开办50家社区生鲜超市,线上交易,线下2小时送货上门。同时,把基地打造成休闲农业观光中心,向游客直销农产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3461/781164299.html

更多阅读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农村创业励志小故事

正面、积极的农村创业励志小故事有助于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农村创业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农村创业励志小故事篇一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拥有500多家加盟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关于农村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者,眼睛要看得清目标,脑海要想得到策略,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农村创业励志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关于农村创业励志故事一大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在农村创业的励志故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在这个创业时代,很多人选择在农村寻找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在农村创业的励志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在农村创业的励志故事一自家楼上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创业励志故事农村

农村市场就像一座宝藏,等待创业者去挖掘,同时,也需要创业者用慧眼洞察识别,才能挖出真金白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创业励志故事农村,希望大家喜欢!创业励志故事农村篇一在江西赣州安远县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有6名“80后”

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在农村创业励志事例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看看那些在农村创业的事例,感受他们敢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在农村创业励志事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在农村创业励志事例一:80后女

声明:《农村励志创业电视剧 创业励志故事农村》为网友男人何必矜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