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语文高考试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呢?别着急,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2015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5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余不忍为此态也(4)大漠孤烟直(5)烽火连三月(6)断肠人在天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3分)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心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3分)
(2)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分)
【答案】
2.B
3.D
4.B
5.(1)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任何牵挂。(2)虽然顶风冒雪,(进入旅馆)旅途劳累,也不敢有一刻荒废时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①④⑤不是方苞的愿望。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试题分析:“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和语意的流畅。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诗歌技巧中的写景技巧。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问的是“第三、四两联”,就要奔向诗歌的最后两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答案】A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把握。
8.阅读下面的《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答: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1)①“忧”的内容不同:②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③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2)(3分)[要点]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解析】首先到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概括归纳。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 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9.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10.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11.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答案】
9.A
10.“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 (意思对即可。》
11.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白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
9.
试题分析:“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表述不全面。第一段“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而在文章最后三段又有具体解说,“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所以“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 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12.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 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 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13.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4分)
答:
14.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6分)
答:
【答案】
12.BE
13.①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②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14.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 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首先考虑文章前后文与该句的联系,然后抓住关键词“精神层面”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和对文章主题的概括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要联系全文从文中的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纸上”表明是文字创作,包括他人和自己。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数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 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已知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 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血吸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2.下列对文章的 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监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13.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4分)
答:
14.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 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答案】
12.(5分)C E
13.(4分))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 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③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 (意思对即可。)
14.(6分))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 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解析】
12.
试题分析:选项C张冠李戴;选项E偷换概 念。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找准区位,然后筛选整合信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题目,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注意结合文中的总体内容作答,首先答出“文化的”含义,然后答出“自然的”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答案】(3分)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解答时可根据平时掌握的标点符号一般用法来分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3分)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 ① 写出浓浓春意, ②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 ③ , ④ ,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 ⑤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3分)①不仅 ②而且 ③但是 ④只有 ⑤才
(其他关联词,合乎文意亦可。)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3分)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1分)
(2)修改: 。(2分)
【答案】(3分)(1)④
(2)把“善待”改为“维护”(或删去“的尊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可逐句筛选,找出病句再进行修改。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愿意。)(3分)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答案】(3分)【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考生可先确定一个标准句,然后将其他句子转换成与标准句一样的格式即可。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大了一岁。”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答案】(5分)【示例】同学们对“为什么要过生日”有多种回答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观念不尽相同,因而过生日的缘由会产生差异。庆祝自己长大,感谢母亲,与朋友分享快乐,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有多样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肯定。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分析。注意言之成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好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路,三条路有不同的含义,考生要理解路的象征意义,围绕面对困难、创新、信仰、理想等来立意,找准材料命题的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避免空洞。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