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有所空闲的时候,不妨找一些短篇的名人励志经典故事来看看,那么短篇的名人励志经典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短篇的名人励志经典故事:没有低到尘埃里的种子不开花
作者:七堇年
2010年我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出了新书,之后被拉去全国签售一圈。那种累不是体力的累,是心累,感觉像被人牵着当戏看。心像一个想飞的热气球,吊篮里却挂了太多沙袋,怎么都飞不起来,觉得胀得快要破掉了,一看,却还在原地。
那年年底,回到老家,宅着。天天手脚冰凉,冷得发抖——我真是觉得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么冷的冬天,我可是在北方下雪的时候都只穿单裤出门的人。那会儿生活空荡荡的,喊一声都有回音。大雪天一个人骑车去游泳,泳池浮着薄冰,咬着牙扎进冰水里去,那滋味儿,真痛快。
世上能逼死人的东西太多了,迷茫也算一个。我一时间找不到事做,抑郁症复发,重得没法跟别人说。每天专心致志地想死的事情,没人理解。我自己也不理解:既没缺胳膊少腿又没饿着冻着,抑郁什么?比比非洲难民,好意思吗?
老妈看出来了,小心翼翼地拿崔永元的事迹鼓励我,说:“你看人家崔老师抑郁了,就休息,出来做《我的抗战》,一个人走走长征路,你看,不也挺好的吗?”我苦着脸说:“他是谁啊,我要是崔永元,我才不抑郁呢!”老妈说:“你这么想就不对了啊!别人还会说,他要是你,他才不抑郁呢!”
闲得发慌的日子,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想过做杂志,但做杂志的人太多了,全都雷同,再做也没有意义;写东西吧,那会儿不知怎么搞的,可能是青黄不接吧——年少时什么都敢写的劲儿过去了,该成熟的又没熟透,所谓瓶颈期吧,什么都写不出来。
做什么好呢,就这么漂着吗?漂泊之所以让人羡慕,那是因为你只见到了漂上去的,没见过沉下去的:后者才是大多数。什么事儿都是听上去很美,到了实处,要拿胆子来说话——心里掂了掂分量,这胆子我还真没有。
只受得起普通的苦,就只要普通人的生活吧,于是,我开始梦寐以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觉得找到了工作,就什么都好了。别人听说我要找工作,都问我:“你还找工作?你不好好写东西,找什么工作?”姑且只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了。
天天在网上刷啊刷,终于看到一个招聘消息,我立马把简历递过去。体制内的工作,大都是拼爹,我没爹,娘也没得拼,但还是象征性地找了找,拐着弯儿地联系上那个书记。后来听说,我妈妈一个朋友的朋友的亲戚的孩子,去年给硬塞进那个单位里面去了。家里是做房地产的,不差钱,花了二三十万吧。
死马当活马医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心里又悲壮又凄凉。我和我妈就拿着简历,花血本买了两瓶酒,再商量半天,有点心疼地塞了一个红包在里面,跑了400公里长途,去拦那个书记。好不容易找到了,不吃不喝在书记家楼下等了一天,把他等出来了。我远远看着母亲巴结着脸过去,递上我的简历和酒,书记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不理会,没说两句就走了。
南方的冬天本来就阴冷,我心酸得泪都快掉下来。
当天我们往老家赶,一路上走高速公路,老妈一路对我说风凉话,把我写东西得来的那点可怜的自信给踩得一塌糊涂:“出了你们那个圈儿,你就什么都不是——说白了,就算在那个圈儿里,你也什么都不是!别不知天高地厚了,一天到晚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有时候,亲人的狠话最伤人,我一路上泪流满面,小小年纪心如死灰的感觉居然都有了。
那天到家是晚上9点,我累极了,一脸泪痕,脸面紧绷发痛。我什么都没说,洗洗睡了。爬上床的时候,掀开被子,打开床头柜上的台灯——在一束灯光下,才看到有那么多灰尘。黑暗中,灰尘什么的没人看得见;灯光下,你才看得到,原来有这么多灰尘。
那个瞬间我突然想,如果说写作还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作品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你原本看不见的灰尘。它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都在活生生的生活中飞舞,包括你我。如果不是因为一篇文章、一本书,你可能不会知道有怎么样的一群人,生活在怎么样的一个世界中。
后来,那份工作的事儿,反正也找不到“后门”,就从“前门”走吧:硬着头皮面试,问什么答什么,讲了半小时。鬼使神差地,他们说我英文很好,录用了。
就这样,我也打算去生活了。
工作一年多,抑郁症渐渐好了。又开始觉得日子少了些什么,忍不住想,如果当初就着性子不工作,是不是现在很清闲?春花秋月,在杏花下喝酒?周游世界?哪像现在这样,忙得四脚朝天。
原来不光是选老婆,生活也是红玫瑰白玫瑰:梦寐以求的,未必有想的那么好——有了就知道了;从前看不起的不要的,未必有那么差——没了就知道了。
生活像一台榨汁机。没时间写作,没时间思考,生活不是要么激情四射,要么春花秋月的。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被堵在上下班高峰的路上,呼吸着汽车的尾气,连梦都累得没法儿做了。要人人都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GDP谁来贡献?
没低到尘埃里的种子,是开不出花的。
短篇的名人励志经典故事:80后小女人的清宫传奇
作者:王红霞
《后宫·甄嬛传》火爆热播后,被称为“宫斗剧中的战斗机”,赢得无数人的喜爱。这部电视剧的原作者和编剧竟然是一个80后小女人,她叫流潋紫。现实生活中是一名斯文和气的语文老师。
她的本名叫吴雪岚,“流潋紫”是她喜欢的一种唇膏的名字。1984年她出生在浙江湖州。这个地方自古便是诗书簪缨之地,流潋紫生于斯,长于斯,山眉水眼,韵中生韵,笑起来温婉如水。
学生时代的她曾一度喜欢数学胜过语文,却因为一位数学老师的影响开始抵触数学,又因为对文学产生的兴趣选择了中文专业。读大学时,她开始从事业余写作,陆续在各大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及散文,并成为榕树下、红袖添香、腾讯小说等文学网站专栏写手。
2006年,流潋紫读大三,当时电视剧《金枝欲孽》正在热播,她很喜欢里面的如妃,她能看透女人的感情,智慧、凌厉、懂得取舍。她就想自己写一个聪明人在感情里糊涂的故事,一个有温度的故事,于是开始写《后宫·甄嬛传》。
流潋紫从小就沉溺诗词、武侠、言情,尤爱野史。她喜欢后宫的故事,喜欢怀想史书上一生只留下一个冷冰冰的姓氏或封号的女子,想像这些女子因为一个男人怎么互相残杀,然后揣测她们的经历。所以,书中的宫廷争斗全是史书中积累想像写成的。流潋紫通晓古代女子精细繁复的服饰装束,是因为她平时看书时看到有用的资料,就记录在两个印有典雅花朵图案的漂亮小本子上,日积月累,用时手到擒来。
用阿紫自己的话说,当时是随便写着玩,想写就写点,不想写就扔下不管了,完全没有计划。没想到在网络上一连载,竟然吸引了几十万粉丝,大家不断催促,并出谋划策,终于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了《甄嬛传》前三部,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阿紫得到了一笔数目不菲的稿费,就用这笔钱买了房子,和男朋友结了婚,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
2007年下半年时,郑晓龙找到了她,购买了《后宫·甄嬛传》的电视剧改编权。2008年2月,《甄嬛传》第4部由百家出版社出版;2008年5月,第5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超过100万册。2011年,电视剧《甄嬛传》开始在地面电视频道播出,刚开播就引起观剧热潮,人气一路飙升,以后更是风起云涌,一波高过一波。
流潋紫成了大红人,很多朋友把她当成了情感热线,她都能有求必应,分析得头头是道。可是,爱情一旦放在自己身上,也变得一塌糊涂,她也是个细腻善感的“80后”小女人。
像“80后”小女人一样,流潋紫很喜欢买衣服,喜欢一眼看见就有邂逅、有一见钟情的感觉,这种感觉温暖妥帖。流潋紫喜欢看偶像剧,喜欢吴尊,还有韩剧《宫》里的律王子。她说自己就是那种小女生,看电视时,习惯观察恋人们拥抱的姿势是不是很保护的那种,因为甜言蜜语容易说,但眼神和拥抱很难作假,最真切。
在学校里,阿紫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很近。一个学生在作文里说很喜欢周杰伦,她就刷刷写上几笔:“周杰伦呀不仅歌好听,他的许多歌词都有很浓的中国风,记得要从歌词中发现诗意美噢。”然后在旁边画上一个笑脸。
孩子们都很喜欢阿紫老师,有一回生病,一个细心的学生送了她一束紫色睡莲,然后用小手摸着她的头说:“阿紫老师没事吧。”让她分外感动。
流潋紫的学生都知道她写的小说,但是,阿紫在课堂上从不拿自己的小说当范文,甚至明令禁止学生读自己的书,阿紫说:“学生读我的小说,我一见到就没收。我觉得孩子们还小,会分不清写书人是作者还是老师。”
阿紫从不把写作当目的。不断有出版商要求她把作品交给他们出版,但他们提供的含混不清的合同让她很受伤。当时出版社就规定,在网上同步的连载量必须是出版内容的75%,她遵守合约,却被不知实情的网友谩骂,说她刻意摆谱、吊网友胃口,这让她心情一度沮丧。
阿紫说,写作这事一定会由着自己性子下去,写作时,桌上一定要放一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要有充足的光,这样很安心。
阿紫的平生所愿是“得一心上人,白头不相离”,先生是大学同学,也是她的经纪人,相爱多年,情深意重。甄嬛想得到却永远不会得到的东西,阿紫正时刻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