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教育案例评析,欢迎阅读!
成功的教育案例评析1:董竹君是一位传奇人物,凡在上海待过的年纪较长者,可能会知道她。她生于1900年,兔年跨进100了。去年出版了一本40多万宇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里面零星地谈到了-些教育儿女的经验。
这位世纪老人原来是上海贫民区里一个黄包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后来结识了革命党人,自己设法逃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随丈夫去了日本又回到四川。可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带着四个女儿再次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留在四川的儿子后来也回到她身边)。历经艰难险阻,成为上海锦江饭店的女老板,为地下党组织做了许多工作。1951年,她率先把价值几千万美元的锦江饭店无偿献给国家。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坐了五年监狱,可她无怨无侮,在朋友和女儿的鼓励下,以并不太高的文化,写出了的她的不平凡经历。四川是个封建意识很浓厚的地方,她连生几个女儿,就有点被人看不起了。长女出麻疹时,她腾出一间房子,进行消毒后放两张床,日夜看护40多日,直到女儿完全康复。丈夫对此很不高兴,认为她不该为了一个女孩的病对其他事情全然不顾。她初到上海时生活很苦,住在一间三层楼小屋内,但她带了女儿每天把房间擦洗得干干净净,连楼梯过道也不放过。把房东乐得合不拢嘴,搬家时恋恋不舍。她的女儿们也因此养成了注重清洁卫生的习惯。她从四川毅然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女儿的教育。文夫认为;女孩子无需多读书,她却认为必须让她们受高等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她带着女儿独闯上海滩,即使在穷困得靠典卖衣物度日时,决心仍不动摇。这颗珍贵崇高的母亲心,真让人感动。
董竹君在上海东借西凑,又到菲律宾去招工,办起了一家纱管厂,但却在“一·二八”事件中挨了日本人的炸弹。厂务繁忙不得已,只好把三个女儿送到苏州一家教会学校的附小寄读。她知道教会学校教学比较严格,但又怕孩子们信仰宗教,受帝国主义思想毒害,所以紧紧抓住了放“风筝”的线。每逢周末、假期,就给她们讲些人生和爱国的道理,找些进步文艺读物给她们看,要她们学做家务、热爱劳动,培养她们善良热诚、助人为乐、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还让她们多接近大自然,养成胸怀开朗和爱美的兴趣习性。追求真善美,是董竹君教育儿女的中心内容。有一次,(1931年7月)鲁迅先生在环龙路一所暑期学校演讲,题目是 《上海文艺之一瞥》,她就带了四个女儿去听,明知她们都听不懂,特别是后面两个小学生,但为了让她们在进步思想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还是让她们坐在最后-排乖乖地听着。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不断地问七问八,做母亲的心里特别高兴。有一次她带女儿去观看苏联电影《伏尔加河船夫曲》,当见到破衣烂衫的船夫们驼着背、弯着腰、低着头,肩负手拉一根粗绳,拖着大船沿着河边艰难行走,嘴里哼着凄婉悲壮的船夫曲时,母女俩都深受感动,在回家路上。也禁不住学着哼唱起来。后来,这个女儿成了一名音乐家。她也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有一次她让个只有十二岁的女儿从上海乘火车去南京,送一笔钱接济一位亲戚。但当孩子到达南京下关时,城门已经关紧,她不敢乱花钱,就在城门脚下睡厂一晚。听女儿回来告诉她这番经历,既觉得心疼又感到高兴。她对女儿的教育是费尽心机的,她常说孩子是洁白无邪的,决不能让“风筝”断线,迷失了方向。女儿在外地读书,她书信不断。一次次教育她们:为人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光明正直;处理事情宜感情通过理智,对客观事物应全面分析研究,不要主观,切忌任性…… 当她在锦江饭店当女老板时,决不让孩子们随便走进店里;她自己要会见朋友,除非是进步人士,其他三教九流的人一概不让到家里来,只有在锦江会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孩子们沾染十里洋场的社会恶习。真可谓用心良苦。 董竹君一生坎坷,在开设锦江饭店前,她曾因宣传抗日被抓去坐过牢,保释后又到杭州避难。大女儿除了照顾妹妹,还要探监送饭,奔波在好几家人家教钢琴,以所挣的钱来维持一家生活。所以董竹君总是说:要感谢她的大女儿,为家庭作出了重大牺牲。这一切,当然与母亲平时的教育分不开。董竹君又是一位严格的母亲,对孩子比不溺爱,弄坏了东西,做错了事情,只要认错就不追究。但如果说谎撒赖,那就会不客气。她常对她们说“你们之中若有一个不听我教导,走上错误道路,我决不饶恕!”好严厉的口气!她把严父和慈母的双重责任,都担在自己肩上了。她的心血没白费,五个儿女个个成材,也个个敬重母亲。她在教育儿女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视同仁,决没任何偏心。常有熟悉的朋友问她:“你最喜欢哪个女儿?”她回答:“谁有困难,就同情谁,帮助谁。”这句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母亲的宽广胸怀。 她的儿女们如今也都年逾花甲,第三代、第四代都有了。她们常对人说:“感谢母亲把我们带离一个封建家庭,使我们有了崭新的人生”。
最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日记者曾采访过她,问她当年把辛辛苦苦创立的一番事业交给国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答:“我一生参与和支持革命,就是为了这个大目标。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当成自己的财产,没有这个观念。当我把锦江交出来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不赞成。我告诉他们解放了有很多事情好做,就怕你做不来。” 这一席话,也是她教育儿女的成功“秘诀”。第一,自己的思想要正,要跟上历史潮流;第二,要儿女刻苦学习,练就本事,以免将来有事“做不来”。几十年前的“育儿经”,现在听来仍是满室飘香,意蕴无穷。
成功的教育案例评析2:作为英国最年轻的勋爵、球场上最锐利的屠刀、女性眼中最完美的王子,著名球星贝克汉姆拥有着太多的光环和荣耀。除此以外,他还是两个儿子的父亲。而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作为一位父亲,贝克汉姆更是获得了两项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奖项———英国一家医疗保险公司评选的“完美父亲”以及著名的500强公司爱普森所评选的“名人爸爸”。儿子比最重要的比赛还重要。1999年,妻子维多利亚在伦敦医院接受剖腹产,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的妈妈始终陪伴在旁。大儿子布鲁克林出生后,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商量的最初决定之一就是,不学其他多数富有而忙碌的夫妇那样去雇用一个专带小孩的保姆,而是决定自己照料儿子。因为一想到布鲁克林会跑到保姆,而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那儿去寻求慰藉,他们就觉得可怕。为了表明布鲁克林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意义,贝克汉姆在背部一个合适的地方纹了身,刺的图案是一位男性守护天使。那是一次非常疼痛的经历,但是他觉得很值。自那时起,他就宣布说:怀抱儿子的感觉是他一生中最感动的时刻。突然一个崭新的生命就躺在他的怀里,而这个生命比最重要的足球比赛还要重要。做父亲给予我全新责任感。只要时间允许,贝克汉姆会尽可能多地接手照料婴儿,给婴儿喂食、换尿片。他并不是为了要引起公众的注意或是给其他人留下印象,他只是觉得自己想急切地把爱倾注到这个温暖而无助的新生儿身上,离开他的每时每刻都会令自己难以忍受。他经常花上几个小时凝视自己的儿子。“不知怎的,我感觉他就是我的一部分。”他说,“我记得小时候踢球时伤了脚,很疼。我父亲看得出来我疼得厉害,他就说,如果可以让我的腿承受你的疼痛,我愿意。那时我并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我以为那只是做父亲的说一句好听的话。但是现在我意识到,当时他说的一切都是当真的。如果能够,我也会替小布鲁克林承受他所有的痛苦。我会为他做一切事情,尽我所能让他的生活美好。做父亲给予了我难以置信的全新的责任感。”为了儿子的生日,贝克汉姆可以花费数万英镑开个Party;由于儿子发高烧,贝克汉姆甚至干脆缺席曼联的训练 “新好男人”关心世界儿童《纽约时代周刊》的沃伦·霍奇这样评论贝克汉姆:贝克汉姆先生拥有默片时代影星雕塑般的英俊外形。他从不忌讳与儿子亲密的身体接触,每一次拍照时他都不停地拥抱和亲吻布鲁克林,这样做反而增添了妇女对他的好感。而在以前,女人们从未想象过会在以猛灌啤酒为标志的足球文化中找到一位如此细致多情的新好男人。而作为联合国儿童大使,贝克汉姆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周围的人,让越来越多的球员加入到关心世界儿童的行列。
成功的教育案例评析3:“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堪称音乐界的奥运会。它是被国际音乐界认可的、世界上规格最高、演奏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其评委之挑剔与选拔之严格也表现在其宁缺勿滥的一面:在过去两届,其第一名都为空缺。50年代的傅聪曾获该赛第三名,2000年,我国深圳选手18岁的李云迪一举摘取了15年来无人问津的金奖桂冠,也是华人首次获得该大赛金牌,更是比赛开办70多年来夺冠的最年轻的钢琴家。世界的目光顿时聚焦在这位18岁的青年人身上。
一、偶然机会步入钢琴之路。熟悉李云迪的人都说,李云迪似乎是专门为钢琴而生的,他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天赋。据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回忆,年轻时的她很喜欢舞蹈和音乐。在怀孕的时候,还经常听一些古典乐曲,《梁祝》是她放得最多的一首。李云迪降生后,似乎也继承了母亲对音乐的爱好。1岁时的李云迪就能把一首《回娘家》唱得绘声绘色。此外,他对各种乐器也情有独钟。有一次,小云迪在商场里看到了一个儿童手风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爸爸妈妈给他买。在他4岁生日那天,终于如愿以偿,他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件乐器,一个最简单的儿童手风琴。最后,他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重庆市少年宫的钢琴培训班。为了鼓励孩子坚持学下去,不懂乐理的张小鲁每天只有陪读,回来再教给儿子。经过几个月的启蒙,云迪的音乐天赋很快显露出来,而且进步神速。1987年3月,5岁的李云迪从重庆到成都参加四川省少儿手风琴比赛,夺得了第一名,他体验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掌声和成功。
伴随着他在音乐上的飞速长进,云迪的儿童手风琴也换成了120贝司的大手风琴。琴的重量对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来讲自不用说。更让云迪苦恼的是,重庆闷热的天气,常常使他几首曲子弹下来,稚嫩的前胸便热起了一片片通红的痱子。李云迪哀求妈妈:“能不能让我弹一个不重也不热的琴。”父亲嘴上不说什么,可心痛得要命,几经商量后决定:改学钢琴。当时,李云迪的父母每月收入加起来只有200多元的月收入,买一架二手钢琴也要4000多元。李云迪的母亲说:“云迪他爸那年刚好从部队专业,有笔转业费,就全投到这里来了。”云迪此时艺术天赋的展露似乎也是有意要来安慰父母的。他在重庆市少年宫刚刚学了3个月的钢琴,老师就对他的父母说:“这孩子领悟能力太强了,我都没法再教他了。”于是再换老师,可得到回答仍然如此。后来经朋友介绍,李云迪于1991年投到了四川省音乐学院附中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名下。但教授家在成都,李云迪和妈妈每天要往返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学琴要紧,但功课更不能耽误,这是云迪母亲对他的要求。于是,坐在火车上写作业,手心上温习学过的汉字成了李云迪经常的功课。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教授的出现,使李云迪逐渐从一个有天赋的琴童向钢琴王子迈进。1993年,李云迪获得了重庆市首届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1994年,他获得了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同年,他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四川音乐轩辕附中。
二、飞扬的乐章伴随着家的奉献。1995年,但教授应邀到深圳艺术学校任教,李云迪是跟是留,已经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变动。父母毅然决定,但教授到哪,云迪就跟到哪。也就是从这时起,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辞去了工作,专门来深圳陪读,从此就没再找过工作。她说:“我把陪儿子练琴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对于许多学钢琴的孩子来说,往往家长的毅力就是孩子的毅力。张小鲁说:“我每次陪儿子练琴,都是非常非常用心地听。每天陪上5、6个小时,我并不觉得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既然付出了精力,就应该对得起自己付出的一切。”也许正是张小鲁执着的性格,使得李云迪很佩服她,也很听她的话。有一次周末,李云迪家里要来亲戚,他一听便高兴了,“正好今天不用练琴”,他央求妈妈。“定下的事情一定要做,不能轻易改变。”张小鲁严肃地对儿子说。于是,他们把活动时间往后推,云迪比平时提前一个小时开始练琴,提前完成了作业后,才高高兴兴地和家人出去玩。张小鲁觉得,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云迪需要大人的随时提醒。有些原则的事情是不能妥协的,否则一旦孩子形成了习惯,有些毛病就不容易改了。李云迪也很理解妈妈,“其实我妈管得对,只要我完成了每天的正常学习任务,看电视、打乒乓球这些我喜欢的事情,我妈从来不干涉我。”张小鲁的执着还表现在她对钢琴的领悟,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她和儿子达成了一种默契和理解。一次,在一旁陪练的张小鲁发现云迪练习的曲子没有一点感情的投入,很不满意地转身便走。李云迪的印象中,母亲对音乐始终是同样的挚爱,此时受到母亲的冷漠,李云迪很在乎,重新一遍遍地用心练,直到看到母亲的笑容。李云迪经常对同学说:“我妈的耳朵特好使,谁也别想骗过她!”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在李云迪对钢琴全身心投入的背后,他的父亲也在默默做着一切。这位目前在重庆某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工作的中年男子,说起儿子李云迪显得异常朴实和平淡:“其实,云迪的性格可能有点像我,不太会讲话,但他内心很丰富。我现在只能在周末回家看看,儿子大多数时间是在练琴,我也不好打搅他。不过我还是经常给他们娘俩做点好吃的。”熟悉李家的人悄悄地说,李川在外面也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男子汉,一个人担负起全家的经济来源。一回到家里,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的活就全被他都包下来了。每周日回广州前,他还把煮好的汤放在冰箱里给妻子和儿子留着。
三、音乐天才留下诸多话题。李云迪载誉归来的这些日子,诸多的掌声、鲜花也随之降临在他身边。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此时也很冷静:“其实,云迪在没有出名之前,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要说他比别人更幸运,那就是我们遇到了但昭义教授,我们选择了深圳,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仅免去了李云迪的学费,还帮助提供住房和出国比赛费用。”李云迪的师母高红霞(但昭义的爱人,现任职深圳艺术学校)吐露的一番真言也令人深思,她说:“奇迹的出现,李家有着孕育奇迹的土壤和孕育奇迹的人们。李云迪的成功,正是天赋、母爱、恩师和经济支柱等诸多有利的因素的结合。我的女儿以前也学过钢琴,但坦白地说,她的天赋、勤奋和对钢琴的兴趣都很不够,我们也只是让她把钢琴当作一个业余爱好,尽管我有时也希望她能在钢琴上有所造诣,但家长的意愿是不能强加给孩子的。”专程赴华沙观摩本次大赛的深圳艺术学校钢琴教研室主任肖梅老师,也为众多家有琴童的家长进言,她认为:家长督促孩子练琴时,方法很重要。单纯地逼着孩子一遍遍地练,是达不到效果的。李云迪的妈妈虽然不会弹琴,但在孩子年小时能认真帮孩子记笔记,弹出什么样的琴声好听,对音乐如何理解,她有很强的感悟能力,这样就很容易按照老师的要求辅导孩子。生命的辉煌也许只是人生中的暂一刻,但通往辉煌的道路却是艰辛和漫长的。也许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发展,但每一位孩子都有其自身的天赋和发展的特殊性。让我们祝愿,只要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曾付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相信人生带给我们的永远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