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事迹 创业人物事迹报道

成功要学,健康要学,创业要学,所有让人积极向上的习惯都要学习。很多人都学成功人士去创业,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人物事迹报道,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人物事迹报道一:

从当保安到85亿身价 这位东莞土豪还搞定了林志玲

东莞这个地方创造过无数奇迹,很多白手起家的人经过打拼成为巨富。之前我写过东莞上市公司易事特老板何思模的创业故事,引起几十万人的关注。今天介绍东莞另外一位富豪——郑耀南,20岁他只是沃尔玛的一名保安,如今41岁,在2015年胡润富豪榜上,他已经达到了85亿元身价。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1995年,郑耀南20岁,郑耀南从福建古田老家带了500块钱,跑到深圳。中专毕业的他,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做保安,看门。就算是看门,他也很用心,他会留心记住每一个进出的人的名字,见面时能直接叫出来。由于他的认真,几个月后,他从大门保安调到卖场做保安。

这一调整,改变了郑耀南的人生路。很多人问,为什么他做保安做到了富豪了呢。在卖场做保安的时候,他并非只是看看小偷什么的,他利用上班时间,用心观察消费者买东西的习惯,观察销售员是怎样把东西推销出去的,研究超市是怎么管理商品的。

有一次,郑耀南知道一瓶小小的化妆品可以卖到300块的时候,他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坚决改行做了销售,摸清门路的他,两年后辞职创业,凭借自己手头的2万多元,开了第一家化妆品店。一年后就开到了8家,赚得第一桶金。

有一天,郑耀南看到一个卖内衣的小摊,一件10元的内衣,一小时营业额竟然卖了差不多1000元!他又坐不住了,觉得内衣市场有前景,创办了都市丽人风内衣公司,也就是现在满大街的都市丽人的前身。

2014年,他的公司都市丽人在香港上市,成为东莞凤岗镇第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胡润富豪榜,郑耀南85亿身价上榜。每年卖掉超过100亿的内衣。甚至不惜巨资请到了林志玲做形象代言人。

郑耀南说做生意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不要什么火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要经得起诱惑,他说:“我们这么多年只做一件事,只做内衣。在这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诱惑,比如房地产最好时机时有人告诉我,郑总,你有这么多的厂房和物业完全可以做房地产。当酒店业在东莞很好的时候,我没有做。因为我的能力不在这里,我的能力在内衣。”

现在很多人说实体店生意难做,但是都市丽人实体店却接近10000家了,每天还以新增3家的速度在增加。郑耀南说:“很多人说实体不行,开店开不下去。我就想为什么你的店开不下去,为什么你的生意做不下去,是不是因为你不够关注,是不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搞懂你所在行业的基本本质是什么?”

郑耀南也很有魄力,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人生意不好,于是收缩生意过冬。但是郑耀南却逆势扩张,郑耀南发现国内市场并没有真的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收购成本却低了很多。那一年,他只用原来一半的价钱就买了厂房,还收购了几家企业。

郑耀南的成功,与他身上这股钻研劲和勤奋分不开。如今郑耀南每年至少上课40天,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每天晚上写日记。他身上随时带着一个本子,跟别人聊天时发现有用的点子就记下来。见过郑耀南的人都说,他说话非常有水平,谁能想到他竟然只有中专毕业呢!这都是不断学习的结果。

没有人生下来就样样精通、注定就是富豪,不要小看自己现在低微的工作,哪怕一开始只是做保安,但只要用心,也能做得不一样。除了勤奋、善于学习,看到机会毅然决然去尝试。如果不是这样,郑耀南可能一直做着保安,在原地不前,也不可能有如今近100亿身价了!

创业人物事迹报道二:

35厘米长大馒头卖1元,8年不涨价,每年卖2000万元

只卖1元,8年从不涨价,在一块美食林立的土地,以及物价飞涨的今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如何杀出重围并且持续盈利?围绕一个馒头,完成商业生态,升级商业模式,这样的产品你可能学不会!

馒头的营销学

在重庆洋人街,有很多怪事。

比如,世界最大最牛的厕所,没有收银员的小货摊,以及1元钱的美心馒头。

黄昕是洋人街美心馒头的负责人,在她眼中,馒头有一种朴实的情结。

个头饱满的美心馒头,长得像擀面杖,很多人叫它“擀子馒头”,每一个有35厘米左右,分量更是普通馒头的4倍。在游人如织的洋人街,总会看见排着的长长队伍,提着一大包馒头的人们。“跟重庆小面、陈麻花和合川桃片一样,美心馒头也成为重庆的美食名片。”在黄昕看来,看见自己的馒头如此受欢迎,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创业人物事迹 创业人物事迹报道

洋人街的美心“擀子馒头”

如今的美心馒头还是小小的网红,有一帮簇拥者,在微博上搜索洋人街,几乎一半的结果会提到它。和馒头来一张合影,比一比谁的脸小,或者分食馒头秀恩爱,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法,让普普通通的馒头有了新的生命。

美心馒头的名声,渐渐地在当地家喻户晓,洋人街的人气也因此越来越大,“打的去洋人街买馒头”成为一时潮流。需求太大也成了一种烦恼,黄昕描述到:“一天卖两吨面粉,节假日还要翻倍,有时更是要24小时加工。”

一个馒头成就了整个洋人街,但背后的过程却是艰辛的。

早在2006年,彼时的洋人街刚刚开业,交通还很不方便,游客多,商家少,配套服务完全跟不上,甚至连最基本的餐饮都无法提供。

“解决这个问题,并打响市场,需要一款拳头产品来引导”。黄昕说,“大众都能接受的馒头成了第一选择。”但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太表面,更不能为了做馒头而做馒头。于是从2008年开始,洋人街就着力打造“1元钱经济”,豆花、糍粑、面包和矿泉水等1元食品可谓五花八门,这些低价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天销量超过8万件。

可馒头毕竟是北方的主食,南方人吃得少,市场本身不大,“前期经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是黄昕经手以来,最难忘的一段时间。“最初美心馒头的知名度低,洋人街也是假日经济,平时人不多。”为了打开销路,引导顾客去洋人街消费,黄昕和团队做了很多努力,有一段时间,他们几乎跑遍了市区每个人多的地方,每天开车派人做地推宣传,直到天黑连路灯都关了,才收摊回家。坚持了半年,基本打开了销路,人们知道重庆有个洋人街,洋人街有个美心馒头。

美心馒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一种即食又便于携带的旅游小商品,风靡于洋人街的街头巷尾。

“1元馒头是招牌,是洋人街食品线的引导者,更是洋人街的缩影。”黄昕回答。

馒头的经济学

依靠“1元策略”,美心馒头的销量很好,但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却浮出水面。

随着原材料涨价,馒头的成本不断增加,1元的馒头很快出现亏损。“2008年50元一袋面粉,一个馒头还能盈利几角钱,现在涨到100元一袋,馒头的成本也达到1.5元。”摆在黄昕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馒头涨价,要么分量减少。

为了此事,美心集团董事长夏明宪专门组织开了一场会议,他甚至拍着桌子说道:“美心馒头打死也不涨价,不减量!”

同时,外界也不断发出质疑声。“打死不涨价的馒头到底能够撑多久?”“发生通货膨胀,老板能顶得住吗?”

面对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黄昕意识到,没有商业化的逻辑,馒头根本不能持续地走下去。“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没有一个办法,既不用涨价减量,又能持续发展?黄昕慢慢发现,美心馒头其实带来了巨大的人流,但是却没有好好利用。“把顾客、馒头和其他食品捆绑在一起,通过馒头带来顾客,然后从其他食品上盈利。”黄昕说道,“虽然馒头卖一个亏一个,但是围绕馒头的衍生产品利润填补了一元馒头的亏损。”由于销量大,所以原材料消耗大,因此进货价格比市场低,再加上美心馒头周边,有了酸辣粉、香辣豆干以及各种伴饮的摊位,已经形成一个食品生态。在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方法,不仅让馒头生存下去,反而赚到更多的钱。

现在黄昕不担心馒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反而是1元的馒头卖断货最让她头疼。“美心1元馒头的招牌不能砸,如果1元钱馒头断货了,只卖两元钱的面包,顾客会怀疑1元馒头只是噱头,我们是欺骗顾客。”

馒头卖得好,市场上也纷纷出现山寨品。有商家模仿美心馒头,外形上如出一辙,价格上也打出“只卖1元”,但是根本上没有洋人街美心馒头的生态模式,单一的产品很快承受不了持续的亏损,只好把分量减小一点。“减少了分量就明显不是美心馒头,还不如去洋人街卖。”销量小了,产品积压,造成口感很不新鲜,最后这些“山寨店”基本都关门了。

在在重庆涪陵区蔺市镇美心红酒小镇,美心集团也照搬洋人街的模式,在当地开发了美心馒头,因为比市场价格低,这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人专门来批发美心馒头,然后把一个美心馒头切成几个,再转手以1元一个的价格卖出去。”这种倒卖的生意,让美心馒头的团队也很无奈,“这没有违反游戏规则,的确也是美心的馒头,打假怎么打。”美心馒头成了当地的馒头工厂,也成了一条美食风景线。

没有组合拳的产品和规模化的生态,美心馒头的特殊商业模式很难复制,这已经形成洋人街独有的馒头经济现象。

馒头的工匠学

最早的时候,美心馒头的生产线只有一条,还是在一个破旧的茅草房,由于供不应求,现在已经增加至三条生产线。站在重新装潢的店面外,通过透明的橱窗玻璃,可以看见整个馒头的加工过程。

从一把面粉到最后的成品,为了做好一个馒头,八年如一日,对于这份工作,黄昕和她的团队从未间断,也从不埋怨。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经过不停地改良,美心馒头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学。“同家里面的手工馒头相比,我们的讲究更多,比如和面精度就必须达到规定程度才行。”原材料和辅料都是标准化机器生产,而这整套机器也是通过美心馒头的实际情况组装改良的。

在不同的季节,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面粉在醒发的时候也会有差异。“有一次,供应商的面粉用手工做出来没有问题,但是用机器做出来,打开蒸炉的时候,本来看起很饱满的馒头瞬间就缩紧了。”对于这种不合格的产品,黄昕表示不会二次加工再卖给顾客。“洋人街有鱼塘,这种产品会做成喂鱼的饲料,馒头做不好是技术问题,缺斤少两是人品问题。”

因为馒头的特殊性,保质期不会很长,追求新鲜度的美心馒头,更不会委曲求全的添加防腐剂,甚至做成半成品,物流运输半径和范围的缩小,让它的电商化之路根本走不通。

现在,围绕美心馒头的洋人街食品线,员工已经超过一百人。“新员工需要组织专门的馒头培训,老员工也有定期考核,公司还派人去北上广和日本学习先进的食品机械和管理。”既是为了一个馒头,也是为了一份工匠精神。

“有时候你会看见开豪车来购买的人,也会看见很多社会底层只为填饱肚子的人,美心馒头在他们面前没有贫富之分。”这种善的商业逻辑和价值,也成就了一项民生工程。

在进驻洋人街之前,美心馒头在海峡路有过一个老店。提起这件往事,黄昕至今还很感慨:“经常可以看见一对做环卫工作的老夫妻,当时我们有两块钱免费劵的活动,你可以看见他们每天都来排队领受,一个馒头加一杯玉米羹,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美心馒头除了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利之外,对于抑制洋人街的物价也有很大的作用。洋人街里面也有其他外来的经营户,但是都是捆绑在洋人街做生意,美心馒头起到了平抑价格的作用,欺客宰客,漫天要价,这种现象在洋人街几乎很少发生。“老百姓一提到洋人街,都是竖起大拇指。”

因为雇佣收银员的成本高,在每个美心馒头的售卖点,都安放得有一个一米多高的投币箱,顾客自己投币,因为零钱太多,每天还要安排人来数钱。“今年过年期间,6天卖了100万元,七十多袋装零钱的编织袋,堆了半间屋。”

2015年,美心馒头的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相比挣钱,更大的价值是带来了海量的人流量,把洋人街打造成了重庆著名景区。黄昕已经记不起来自己卖了多少馒头,摸了摸头笑着说:“1亿个肯定有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4661/708028443.html

更多阅读

90后创业成功人物 90后网络创业人物事迹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网上创业逐渐成为时尚。因此有很多人都选择到网络上创业寻找致富的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90后网络创业人物事迹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90后网络创业人物事迹一初见高先锋与鲁华芳,是在他们的旺锋养鹅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农村白手起家创业事迹

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白手起家创业事迹,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农村白手起家创业事迹一:大学生回乡种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

创业者,眼睛要看得清目标,脑海要想得到策略,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一顺丰IPO路上被掌掴 神秘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白手起家创业励志事迹

创业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看看那些白手起家创业人士,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白手起家创业励志事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白手起家创业励志事迹一:失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养鸽子致富

创业人物事迹 创业人物事迹报道

成功要学,健康要学,创业要学,所有让人积极向上的习惯都要学习。很多人都学成功人士去创业,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人物事迹报道,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创业人物事迹报

声明:《创业人物事迹 创业人物事迹报道》为网友肳與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