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春秋战国故事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春秋战国故事读后感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故事。
在齐国,有一位女子嫁给了一个读书人。而这个读书人曾经有过前妻,因病不幸去世了,还留下一个孩子。齐女非常贤惠,过门后,对那个前妻留下的孩子非常疼爱,并未因此子不是自己亲生而冷落、疏远这个孩子。后来齐女也生下了一个小孩。虽然是普通百姓家庭,但读书人和齐女为人善良,本本分分的过日子,虽然日子清苦点,但夫妻相敬如宾,全家人都很和睦。
不幸的事情却突然降临到这个普通家庭头上。天有不测风云。齐女的丈夫不幸身患重疾,一病不起。后来逐渐就不行了。临死前,读书人含泪拉着妻子的手留下了遗言:“可惜吾病不济,愧对妻儿。吾死后,望吾妻善待两子,勿要偏心,勿要偏心。”——就是说,我前妻生下的儿子和我们生下的儿子,希望你同等对待,千万不要疏远前妻留下的大儿子。齐女含泪答应了。夫妻就这样悲伤的诀别了。
夫君去世之后,家中好似塌了半边天。生活压力愈发繁重。可是齐女咬紧牙关,顽强度日,独自担负起养育、教育两个儿子的重担。这位母亲对两个儿子都很疼爱,有时对夫君前妻所生的大儿子还多关照些。这两个儿子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是相当懂事,为了养家糊口很小年龄就开始劳动了,有活都抢着干,兄长照顾弟弟,弟弟也照顾哥哥。两个儿子对母亲都很孝顺;兄弟俩相处的就跟同母兄弟一般,在外面也不惹事。虽然日子清苦,但母亲心中很欣慰。
祸不单行。好像命运暂时就是要找这个穷苦人家的麻烦。一日,兄弟两人从田间干活回家,路上碰到了一个专门爱欺负别人的臭无赖。那臭无赖自己不小心摔坏了罐子,却硬说是弟弟路过时给碰坏了,恶狠狠的威逼弟弟掏钱赔偿。兄弟两个都是老实人,据理力争。结果那臭无赖见讹诈不成,哥俩又老实,上来得寸进尺就死抓住弟弟不放,再往下,当着哥哥的面居然动手打人,弟弟被逼还手,与这个无赖扭打。可是弟弟年轻,无赖又强壮,弟弟一下子就挨了不少的打,又被打到在地上。哥哥在旁起初是替弟弟争辩,眼见弟弟挨欺负,当时就不干了,随手抡起锄头就打,没想到一下失手击中了臭无赖的要害。那臭无赖倒地后挣扎了一刻就死了。这时围观的人就多了,有人去官府报案,找来了官吏将兄弟俩擒住。
官吏质问:“汝二人害命,是何人所为!?”哥哥马上说是自己。弟弟马上争上来说,是我打死的!——哥哥立即不干了,又说,是我打死的!——就这样兄弟二人争着说自己是凶手。官吏又问围观的人,结果谁也说不出。因为争斗时只有三人在场,被打的臭无赖还死了。官吏这下也迷糊了,无奈将兄弟俩全都带走了。因为没有目击者,臭无赖还死了,兄弟两人仍然争相说自己是凶手,迟迟无法定案;就这么个案子居然拖了一年多。后来地方官无奈,将此案上报朝廷裁决。宰相亲自看了此案的卷宗,也迷糊了。死者头部有重伤,分明是被打死的,而且致命一击明显是一人所为;可为何这兄弟俩要争相做凶手?
后来齐宣王无意当中知道了这件事,对宰相说:”若将二人全部释放,必将令有罪者免受惩处;若将二人都杀了,也必将令其中一人蒙冤。孤意,将此兄弟二人之母召来,使其母参评哪一子善良,哪一子凶狠。知子莫过父母。”宰相遂领命。
宰相召来了兄弟二人的母亲。说:“汝二子行凶伤人致死。今上以慈悲为怀,欲仅处死一人。汝为人母,愿令哪一子伏法?”
齐女哭曰:“如此,即将吾小儿处死尔!”——也就是说,把我的小儿子杀了吧!宰相顿感意外,问道:“为人母者,皆疼爱小儿,汝却令小儿赴死,何故尔?”——这话也有试探之意。
这位母亲哭着说:“小儿系吾亲子,大儿乃夫君前妻之子。夫临终曾有言,须善待大儿。吾当年已许矣。今若处死大儿,留下小儿,乃以私爱而废公义矣!夫君已故,吾不忍欺夫君,亦不欲行仅爱亲子而弃夫君前妻之子之事矣!”
宰相嗟叹不已。立即将此事上报齐宣王。齐宣王见到这位母亲宁可失去亲子,也不负前夫临终之托,对去世多年的亡夫情谊至此,守信至此,不以疼爱亲生小儿子的私爱而损害对夫君的“守信之公义”,大为感动。亲自下令将这兄弟俩全都释放。并授予这位母亲“义母”的尊号。
这位齐女,这位母亲,所坚定不移坚持的“公义”,居然就是一个:守信。对我的亡夫守信。善待大儿。不因他不是我亲生儿子冷落她、出卖他。为了这个“公义”,为了这个守信,居然连亲生儿子都能含泪舍弃。那时的人,把这类质朴无华的小事——“守信”,把这类今天人看的很小的小事,看做“大事”。——春秋时期的中国人,活的质朴。那时的文化思想,那时的人,远无后世什么“八股文”、追求花架子等一类洗脑文化的束缚,更没有今天所谓的现代人那些花花绿绿的思维。通过这个故事和其他不少春秋故事,我觉得那时的人虽然貌似比今天的人“愚”,但是比今天的人质朴、可爱、纯真。他们往往为了一句圣人或先贤的格言或文化思想,就能认真学习领悟并实践多少年甚至多少代;一件我们现代人看着不起眼的小事情,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上至王侯、学者,下至有些普通百姓,却往往都能踏踏实实去做。为了一个“道理”、“义”、“诺言”、“诚信”,那时的人有的居然会以生命相许。难怪有人说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是思想质朴纯真、思想蓬勃、思想灿烂的时代。那时的人,活的质朴、刚烈、纯真。看看那个时代的《乐府诗集》,质朴当中有高贵典雅之气;有浪漫之气;有纯真之气,跟唐诗宋词都是两种风格,更不用说毒害后世中国的“八股文”了。再看看春秋战国时代传今天到的那些无数个四字成语,我们的小孩还在学;这些成语外表和内容朴实无华,可是内涵的道理却经久不衰,能涵盖我们身边无数的大小事物。真是大道无形,大巧似拙啊!——就是“实事求是”这句话,也不是近代发明的,而是汉朝发明的。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多少宝贵文化啊!
本文最后强调一下。这个齐女为守信忍痛割爱的故事,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我作为今人,在今天用电脑替古人发个原创(据说电子计算机的基础原理也与中国古代的八卦、《易经》有关),我也借光发篇文章。另外,我可不是借着这个故事提倡打架,今天的法律环境是现代的,打架、打人、打死人可是要付法律责任的。像这个故事,按今天的法律套,结果不可能一样。这是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故事。所真正弘扬的和令我对这位母亲尊敬的,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那就是——这位母亲守信。“信”,古人把这个字踏踏实实奉为高一等的东西而认真去做。“信”、“孝”、“仁”、“礼”、“勇”、“义”、“智”、“严”,在那时的古人眼中都属“公义”。——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比今天的人质朴多了,简单多了。
今天我们号称现代社会,连一个老人倒在地上,都轻易没人敢去扶。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居然是这个样子(当然不敢说代表全部,但这样的事情本身却有代表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不能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