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对国家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比例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比例考试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人文科技和时事。然后我们看看基本的题型和占分比例
(1)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选一个),约占30分;30%
(2)多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选二至四个),约占30分;30%
(3)判断正误题(无须说明理由),约占10分;10%
(4)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法律或行政管理案例),约占10分;10%
(5)公文纠错题(既有对整篇文章改错的,也有对单句改错的),约占10分;10%
(6)论述题(一般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紧扣现实),约占10分。10%
分析后我们就知道怎么去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做一个分配了,在答题的时候我们要把单选的这30%的试题分拿到25到30分我们才能有成功的机会,然后多项选择题是各位考生容易失分的一项,这在我们平时练习时要多加注重方法及技巧,如果这类题型能拿高分的话,我们考上事业单位的机会会更大了。下面的判断、案例分析、公文纠错题、论述题,这些题看起来比较难,但只要我们能把公共基础知识点在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拿到比较好的分值。
扩展阅读:判断题答题技巧判断题
判断题的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在判断题的解答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应试者注意:
1、结论必须明确
判断题中有的试题词字较多,语句很长,包含有很多各自可以独立存在的内容。其中有的表述正确,有的不正确,在这种情况下,应试者所做出的判断,应该是针对试题的整体内容来说的。只要有一部分是错误的,整个试题便应被视为错误。
2、分辨表现形式,确定解答思路
判断题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直接结论式和间接结论式两种类型。间接结论式的特点是是非项的陈述在前,应试者在作答时,必须先对是非项进行推理,然后才能得出结论。直接结论式的试题本身的陈述就是一个判断句。考生可对此直接进行判断,无需经过推理便可做出结论。回忆、辨析、差别定义的思维路线是这种判断题的解答思路。
3、辨析设错方式
解决判断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正确地找出或辨析试题的设错方式。命题人员在编制试题时采用多种多样的设错方法和技巧。如事实错、前提错、逻辑错、隶属关系错以及概念使用、词语表达错等等。事实错是指某一命题所表述的意思违反了事实真相;前提错则是指所给出的前提无法推断出命题的结论。总之,应试者在解答时必须仔细辨析命题的设错方式,以免被一些干扰因素所迷惑。
掌握了判断正误的方法后我们有所要做几题,检验我们掌握的情况如何:
三、判断题(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每小题0.5分)
1.企业家作为掌握“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日益成为经济竞争的核心。 ( )
2.直接经验来源于实践,但是间接经验、书本知识则并不来源于实践。 ( )
3.戒严令属于行政令中的一种。 ( )
4.在阶级社会里,被剥削阶级受剥削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 )
5.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
6.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仿效西方议会制度。 ( )
7.党的基层组织包括乡镇党委、党的基层支部和党组。 ( )
8.我国分配结构的多样化决定了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 ( )
9.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经济活动主体的独立性。 ( )
10.我国的首长负责制与一般的首长负责制没有大的区别。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1.√
2.× 【解析】间接经验以及书本知识等都是实践的总结,同样是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
3.× 【解析】戒严令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令,而是在特定情形下才作出的紧急性的指令。
4.× 【解析】很明显在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等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奴隶、农民等同样被剥削、被压迫。
5.√
6.× 【解析】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的并非西方议会制,而是君主立宪制。
7.√
8.× 【解析】恰恰相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结构的多样化。
9.√
10.× 【解析】我国的首长负责制与一般的首长负责制不一样,因为我国的首长负责制是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的首长负责制,两者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