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英汉翻译实用技巧

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在搞翻译工作时最怕碰上习语多的文章。因为为了忠于原者,译文必须既坚持它的外国味,但也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而翻译习语却是最难把这两个标准一同达到的。

为了要适汉地把外国语言中的习语忠实地翻译出来,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一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一、 正确理解

理解主要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译者必须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探求正确译法。上下文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是整节、整章,以至全文、全书。为透彻理解原文,须理解语言现象,逻辑关系等。下面从语义分析,语境分析和语用分析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正确理解原文。

(一)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

语义分析是指一定的语境之中,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及其含义。在理解原文中某一个词的含义时,译者首先要区分清楚其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关联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即某一个词的本意及其引申意义。例如chair一词在下面4个句子中的意义:

•seat oneself in a chair坐在椅子上(概念意义)

•accept a university chair接受大学教授之职位(关联意义)

•chair a meeting主持会议(关联意义)

•committed to the chair处以电刑(关联意义)

换言之,要正确理解原文,就要力图透过表层进入深层及透过表面意义,抓住其内在意义,暗含意义乃至其弦外之意。比如wet一词在以下例子中的意义:

•wet paint!油漆未干(勿触油漆)!

•wet suit潜水服

•wet nurse奶妈

•wet blanket扫兴的人或事

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英汉翻译实用技巧

•be wet to the skin全身湿透

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在英语中是非常普遍的。读者应对此高度重视,要勤查字典,尤其要避免离开上下文,仅仅用已知的含义生搬硬套,贻笑大方。下面再以heavy一词为例做一分析。

读者都知道该词的基本意义或概念意义是“重的”,然而下例中的heavy都不能译为“重的”。

•heavy smoker抽烟很厉害的人(烟鬼)

•heavy sleeper睡觉很沉的人

•heavy weather恶劣的天气

•heavy news坏消息

•heavy food不易消化的食物

(二) 语境分析(Contextual analysis)

所谓语境,就是一个词或短语在某一特定句子中的含义,甚至在某一篇章(text)中的含义。请看下例句子中power一词的不同含义:

•It is beyond his power to sign such a contract.他无权签这个合约。

•Which party is in power now?目前哪个党是执政党?

•This is a newly built power plant.这是一座新建的发电厂。

•The robot carries its power by storage batteries.这个机器人自带蓄电池电源。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achines consists in power.这两台机器的差别在于功率不同。

上例中power一词就充分体现了一个词在不同学科或知识领域的不同含义。

(三) 语用分析(Pragmatic analysis)

语用学(Pragmatics)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尤其注重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用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来研究翻译及翻译学,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千年来,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家们,无一例外,均从源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首先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再对译文的优劣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系列大同小异的翻译标准和原则。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将全部精力集中于“结果”上,而忽视了翻译本身,即翻译的过程。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在于,明确强调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首先,译者必须从源语中体会作者的意图,即源语作者要传达给读者哪些语境假设;其次,判断这些语境假设在译入语读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即读者能否理解,或者理解起来有无困难。由于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译入语读者和源语读者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环境,所以,译者在表达时要尽力寻找最佳关联点。例如:She is so talkative that her classmates nickname him “magpie”.

句中magpie(喜鹊)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认知环境中的喻义是“唠叨,饶舌”,这也是原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意思(语境假设),但是,这个语境假设在译入语(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并不存在。汉语中喜鹊与喜事,吉祥相联系,与“唠叨”毫无关系。而汉语中的“麻雀”则与原作者的语境假设合辙。因此,可译为:她老爱说话,因此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麻雀”。

总之,正确理解在翻译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理解准确,除精通语言,还要熟悉文化背景,正确处理语义与逻辑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翻译中的理解不完全等同于阅读中的理解。一般说来,阅读理解主要注重宏观或篇章内容的领悟,对微观语言结构或成分不作细致分析;翻译中的理解则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首先,翻译中的理解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它要求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意义并尽可能再现原作的形式之美为目的。因此,就要求比一般的阅读理解更透彻、更细致。其次,以翻译为目的理解,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与一般阅读理解不同,阅读理解大都采用单语思维,而翻译中的理解则采用双语思维,既用原语进行思维,又用译语进行思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翻译中的理解并非翻译这种言语活动的最终目的,在对原文进行事无巨细的分析与领悟后,译者还要进行表达这一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阶段。就此而言,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理解上的任何失误都必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翻译中的败笔。

二、准确表达——直译和意译

上面我们分析了如何正确理解原文,在此基础上,我们下面来研究如何准确表达,即如何用准确的汉语传达出原文的含义。有时理解正确了,但是却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时走了样,或者意思基本无误,却出现了所谓的翻译腔(Translationese), 仍然不能算做准确表达。要做到准确表达,译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准确传达出原文的内容(或信息),对原意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歪曲。2.尽力保持原作的风格,如原文作者的用词特点,修辞手段及历史的,文化的风貌等。3.译文要符合译入语(即汉语)的表达习惯,译者要尽力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努力用地道的,流畅的汉语来表述原文的信息。以上三点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的优劣。因此,有人认为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关键是毫不过分的。

在准确表达的过程中,译者要避免两种倾向:过分翻译(over-translation)和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ion)。前者是指译文不顾原文的本意,随意添枝加叶,极力渲染;后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任意删减,使译文没有也不可能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及其风格。例如:

•The Secretary was on his way to the Middle East again.

国务卿又不顾劳累,风尘仆仆地开始了他的中东之行。

译文中的“不顾劳累,风尘仆仆”纯属译者主观猜测,没有根据。应删除。又如:

•This is some war.

这是一场战争。

译者对some一词的误解造成了原文信息的遗漏。应改为:这真是一场大战!

•The statesmen are used to flying a kite before an election campaign.

在选举前政治家们习惯于放风筝。

句中fly a kite的确是放风筝,但译者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作为一个短语,fly a kite的意义是“试探公众和舆论的反应”。因此,可译为“在大选前政治家们习惯于试探一下公众及舆论的反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7361/632442994.html

更多阅读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仅仅对语言与词句进行转换,还承载着传播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可以说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语言文化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不同的国家与民族,由于其地理位置、风情民俗、历史传统、经济生活、社

技术资料英汉翻译 技术资料英汉翻译-内容介绍

技术资料翻译_技术资料英汉翻译 -内容介绍《技术资料英汉翻译》包括十三课。第一课到第四课的课文取材于集中空调的安装、操作和维护手册;第五课到第八课的课文取材于潜水无堵塞污水泵规格说明书;第九课和第十课的课文介绍固体颗粒处

声明:《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英汉翻译实用技巧》为网友风从天堂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