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创业贷款 回农村创业搞养殖事迹

创业活动是人类商品生产活动中的最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形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等都表现出了愈来愈紧密的联系。在这个创业时代中,很多人选择回农村寻找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回农村创业搞养殖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回农村创业搞养殖事迹一

压不垮的养鸡创业女强人

2004年,第一次创业不到一年,她遭遇火灾,刚刚起步的养鸡场化为灰烬,损失近七十万元。当很多人认为她会从此一蹶不振的时候,她却借款东山再起,再次将养殖场办得风风火火。

祸不单行。2008年,大雪封山,鸡蛋滞销,蛋鸡死亡。她又未能幸免,损失三四十万。再次起航的创业路依然荆棘。

十年创业,两次全军覆没,并未把这位35岁的女人吓倒,摔倒后的她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行。带领村民致富,让乡亲们脱贫,是支撑她一路走来的信念。她相信,明天会更好。

打工“偷师”

1995年,由于家贫,为寻求更好的生活,16岁的李国会离开家乡筠连县高坎乡红旗村,与同乡一起外出打工。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宜宾某餐馆当服务员,当时每个月只有160元的收入,但这让从大山里走出的李国会颇为欣喜。随后,她又去过新疆摘棉花、卖衣服,还辗转到河北等地打工。按照她的话说,只要是一般打工妹所从事过的工种,她基本都做过。但是,一想到贫穷的家乡,对于出门那天起就暗暗下决心要闯出一番事业的李国会而言,打工不是办法,创业才是目标。

一直寻找项目的李国会,在一次偶然回筠连时发现,筠连市场上的鸡蛋比乐山市要贵四五毛一斤。原来,当时筠连市场上销售的鸡蛋是从乐山运过来的,由于运输成本的问题,单价自然要比乐山市场上贵。

筠连县高坎乡可以搞养殖吗?这个疑问在李国会心中开始生根。1998年,李国会开始到乐山当时比较大的一家蛋鸡养殖场打工。在此期间,她对养鸡的每个环节认真学习,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养殖场里的专家,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她基本掌握了从选鸡苗、饲养、到销售整个流程的技巧。

“养殖场里吃点苦,才能更好的学到东西。”在李国会看来,“偷师”的那段时间会比较累,但是一想到鸡蛋这个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她总是能坚持下来。这一学,就是三年。

一场大火

2003年,李国会和丈夫回到筠连县高坎乡,准备在这里开办养殖场。当时,他们的存款只有4.6万元,连修厂房的的资金都不够。遂向亲友借款,厂房建设之初,打地基、搬砖头、扛水泥等活路,李国会都要和丈夫亲力亲为。

2004年,高坎乡鸿运养鸡场成立,随后李国会一次性购买了5000个蛋鸡,修厂房、买蛋鸡、购鸡笼,一共花了25万元,其中二十余万元全部来自借款。李国会本想大干一场,早日将借款还清,一开始的时候也还顺利,第一个月就挣了几万元。但是,一场大火将她打回了“原形”。

2004年,由于管理不当,一场大火将李国会的养殖场付之一炬,加上蛋鸡和鸡蛋,损失约七十万元,所幸的是,并未造成人员受伤。当时,李国会和丈夫在宜宾跑销售,等回到养殖场时,看到苦苦经营的希望瞬间化为灰烬,她心疼极了。看到眼前的一切,李国会的丈夫一下子晕在方向盘上,她的母亲抱着她失声痛哭,倔强的李国会强忍泪水,心里一直不断的在提醒自己,不能倒下。

现在回想起来,李国会说,如果只为自己着想的话,她完全可以和丈夫回到乐山打工还债。但是,一想到村民们没有脱贫的技能,她就坚持了下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走向希望。在大多数人以为她从此倒下的时候,李国会选择了坚持。

一场大雪

2005年,李国会再次借款创业。这一次,就像回到了原点一样,她购买了5000个蛋鸡,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她再一次获得了成功。不少村民看到她的成功后,纷纷开始和她合作,也搞起了养殖。

2006年,李国会一次性购买了一万只蛋鸡,由于市场好,一度还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2007年,李国会再次购买8000只蛋鸡。此时,她的养殖场已经达到了2.8万只蛋鸡的规模。以1万只蛋鸡每天生9700个鸡蛋计算,除去所有开支,1个鸡蛋有0.2到0.4元的纯利润,最高值的时候可以到到0.5元的利润。一个月的利润有七八万元。

按照这个节奏,一年的时间,李国会就能还清债务。没想到,一场大雪,再次将她的梦打碎。

2008年,筠连降雪时间比往年都长,大雪封山,李国会的数万只鸡蛋无法销售出去,加之天寒,不少蛋鸡相继病死。这一次,她损失了三四十万。面对这样的失败,她再次选择坚强。

领路致富

2009年,李国会选择了第三次创业,并获得了成功。村民们看到了李国会的成功,有12户村民参加了她组织的免费培训,一个多月后,李国会还帮村民把鸡苗订好。当时,她给村民一只鸡垫了10多块钱。

高坎乡红旗村村民李永才说,李国会的养殖技术和当地的养鸡技术不一样,她的养鸡技术是科学性的养鸡。小鸡出壳以后要给它育苗,还要注射疫苗。过去养鸡,长到一斤到两斤左右就会死,村民们现在用她教的技术,小鸡的成活率提高了不少。

除了将技术毫不吝啬的传授给了当地村民,在资金、营销上,李国会也给予了当地百姓极大地帮助。在公司的带领下,以村民入股的方式统一喂养、统一入股、统一销售、入股分红。

同时,不少村民还在李国会的养殖场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喂鸡、打扫鸡棚,工作时间5个小时左右,每月的工资1600元还包吃住。在挣钱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家里,这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2012年,李国会和朋友合资注册了腾龙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事业的发展开始大步向前。目前,她养殖蛋鸡规模达到了三万只,带领村民养殖蛋鸡约为十万只。去年,她的鸡蛋销售达到了180万元。

今年已经有不少村民打电话告知她,过年就结束打工生活,回乡跟着李国会搞蛋鸡养殖。

农村养殖创业贷款 回农村创业搞养殖事迹

回农村创业搞养殖事迹二

兼职农夫种十亩桑葚园 去年赚三万

在青西新区的灵珠山街道办附近,有一片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桑葚园,是一位1985年出生的小伙兼职打理的,近十亩桑葚园在去年收入3万元左右,果园里的桑葚从五月中旬成熟后,小伙子在朋友圈里发布信息,到这里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在最初创业的时候,家里人却并不同意,不过,小伙子靠着自己的一股干劲儿,让桑葚树见到了收益,也在家人那里得到了认可,他说,自己想种植出儿时桑葚的味道。

兼职农夫打理近十亩果园

记者联系到王元兵时,他正在忙活着给客户发货,片刻也闲不下来,从五月中旬以来,这样的忙活情形一直持续。王元兵在2007年毕业,几经辗转进入一家银行工作。他说,自己本身就是农村娃,初中开始跟着父亲卖桃,对土地有一种抹不去的情愫。

从2007年他就发现,市场上的桑葚颇受到欢迎,而且还不便宜,每斤的价格达到了10元,可是,这些桑葚已不是当年的口感,这让他萌生出一个想法,打算在自家的果园里种植桑葚。说干就干,他在网上咨询了商贩,后来又专程跑到河南、浙江等地学习,把自己的休息时间都花费在了路上。后来,他从浙江以5元一株的价格购买回桑葚树苗,种植在自家的果园里,从此开始了种植桑葚的路。

他平时在银行工作,下班就往果园里面跑。王元兵说,原本,自己的果园只有三亩地左右,后来他看亲戚的田地一直荒着,老人上了年纪也不打理了,就商量着直接租了下来,让种植的规模扩大到了近10亩。桑葚园建好后三年才见效益,而且最初几年产量不高,他只能自己跑到市场上去卖,一天最多能卖掉60斤。今年,已经是种植桑葚的第六个年头,一亩地的产量能有800斤左右,去年,在桑葚的成熟季里他赚了三万元。他说,今年,果园里的桑葚卖到了每斤20元。

种地遭反对,家人不管桑葚

说起创业的经历,王元兵也走过一段苦日子。从菏泽学院毕业之后,王元兵入行做了会计,后来才转入银行做业务。在家人看来,这也算份靠谱的工作,可看到王元兵三天两头往地里跑,他的父亲就气不打一处来,老人更希望他专注主业,不用兼职到地里忙活。

王元兵说,开始种植桑葚的时候,他没有给父亲打招呼,从外地买了150棵果苗,直接种植到了果园里。对此意见较大的父亲),平时给桃树浇水施肥的时候,从不管理这些新种的桑葚树,王元兵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到田地里浇水施肥。平时,从单位下班之后,他就到果园里转悠,打理自己花钱买进来的桑葚果苗,周末也都耗在了果园里。

看到王元兵的坚持后,父亲的态度有所改观,从桑葚树结果并有收益后,这种态度更是得到改观,可是,一家人缺乏管理经验,之前也走了弯路。比如给田地打除草剂,结果使得50棵果苗枯死在田里。王元兵看着也心疼,但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刚买回来时如同麦秸一般的桑葚树已经长到两三公分粗。

桑葚得病损失一千多斤

几经打探,王元兵了解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薛家岛,曾有人专门种植过桑葚,果树也都已经长大,他了解到,对方的土地要改为他用,就找上门将果树买了下来,一下子,果园里面多了百棵桑葚大树。目前,果园里已经有桑葚树三四千棵。

不过,王元兵还是缺乏经验,他说,今年,桑葚树已经有果子了。可是,树木也莫名其妙地得了怪病,一些果子甚至还没有成熟,就烂在了果园里面,看着挂在枝头的已经泛白的桑葚,王元兵是说不出的心疼,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损失能有1000多斤,相当于一亩地在丰产期的产量。

他自己也在慢慢地学习,他说,自家的桑葚树得了白果病,他已经盘算,希望来年别再有损失。

盼有土地扩大种植规模

王元兵的销售渠道在网上,主要是从朋友圈里挖金子,从桑葚开始上市后,他就在朋友圈里发了信息,没成想,这一下倒是火了起来,有不少人到果园里采摘,一些客户也联系他订购,让自己的销路不再犯愁。在王元兵的心里,有了长远的打算,他想要建自己的绿色桑葚园,让到果园里采摘的人放心吃,甚至在施肥上也是格外的讲究,多用一些鸡粪、牛粪和黄豆之类的有机肥。之前,由于果树较小,出果率并不太高,而今年,果树一下进入丰产期,前来采摘的人也络绎不绝。

“现在,我和家人是连轴转,订单都排不过来。”王元兵说,进入桑葚果上市的时间后,他都会接到大量的电话订单,桑葚供不应求成了让他头痛的难题,但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信心将桑葚园逐步发展成为大规模的桑葚采摘基地和优质树苗培育基地。

客户也渐渐地多起来,王元兵也盘算着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可是,自己跟村里人沟通了许久,也没能够得到土地上的支持。他说,村里的人觉得他年轻,相应的社会经验不多,这事儿一直没办成。每当想到这里,王元兵就叹气,这成了心头的一个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7561/369071618.html

更多阅读

农村妇女申请小额创业贷款条件 农村妇女小额创业借贷

国家发放了妇女小额创业贷款,以鼓励农村妇女积极就业创业。那么,农村妇女申请创业贷款需要哪些条件呢?汇富宝小编为您解答:农村妇女申请创业贷款需满足:1、需要是在当地创业,并且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身体健康、诚实信用、具备一定

农村青年创业贷款 全国发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超过70亿

  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自推出以来,在短短的7个月左右,全国发放贷款超过70亿元,惠及农村青年超过15万人,迅速成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好帮手。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支持下,许许多多的农村青年走上致富路,有的成了养

农村妇女小额创业借贷 农村妇女申请小额创业贷款要求

  国家发放了妇女小额创业贷款,以鼓励农村妇女积极就业创业。那么,农村妇女申请小额创业贷款要求有哪些呢?为您解答农村妇女申请小额创业贷款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妇女申请小额创业贷款要求:  1、需要是在当地创

养殖创业网致富网 回农村养殖创业致富史

只有实践过,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创业的不易。如何在绝境中突围,是创业者每天都思考的问题。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就让小编分享一些关于回农村养殖创业致富史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回农村养

农村养殖创业贷款 在农村养殖创业的事例

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这个创业社会中,很多人选择在农村寻找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在农村养殖创业的事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在农村养殖创业的

声明:《农村养殖创业贷款 回农村创业搞养殖事迹》为网友从心开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