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道 日常经络养生之道_日常中医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是很好的一种养生方式,经络不通对我们的身体是很不好的,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正确疏通经络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经络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经络养生之道

(手)

手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内关穴: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晕目眩。

各手指指甲旁边:手心拇指(肺经)、中指(心包经)小指(心经)手背食指(大肠经)、无名指(三焦经)、小指(小肠经):抒压/解除疲劳。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曲池穴: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劳宫穴: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手指的肺穴:无名指第一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头)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风池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

(脸)

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睛明穴:眼头起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

攒竹穴:约眉头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转折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鱼腰穴:眉毛中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丝竹空穴:眉尾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耳)

耳穴中的脾、胃两穴: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慾。

耳穴中的神门(位于耳上方三角窝处)、心区、内分泌及皮质下等穴:针对疲倦且睡眠品质不好。

耳穴中的髋点、膝点及颈椎点等处:针对腰痠背痛。

(腿)

足三里穴: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阴陵泉:膝盖下方,拇指与食指由膝盖往下,扣住胫骨两侧缝隙可压到一凹陷处,小腿胫骨内侧缘,往上推到尽头的地方: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三阴交穴:脚内踝最高点上方约四指幅:改善失眠。

中医养生之道 日常经络养生之道_日常中医经络养生

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膝下1寸之凹陷,腓骨小头附近:改善腿酸腿粗

承山穴:踮起脚尖,足跟轻提,在小腿肌肉正中出现凹窝处:改善腿酸腿粗。

湧泉穴:位于脚底人字中心,往下约1/3处的凹陷处:改善失眠。

(身体)

水分穴:肚脐上2公分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关元穴:肚脐正下方4指宽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膻中穴:位于两侧乳头正中间与胸骨中线的交接点:情绪郁闷、心悸、焦躁等有缓解作用。

肩井穴:位于第七颈椎下与肩膀外高骨突起(即锁骨肩峰端)连线中点:消除肩膀酸痛,帮助入眠。

经络养生缓解疲劳的方法

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

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

捏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此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一种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

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

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腋窝,宁神宽心胸。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

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分钟即可。

二是弹拨,抬高一侧手臂,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关节处,用中指轻弹腋窝底,可时快时慢变换节奏,并左右交替进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宽中理气的作用,还对改善人体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以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

由于各种原因颈部问题是现代人的通病,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颈部都存在不适感。

按摩手法

1、摩法:掌摩法是环形而有节律抚摩着人体需要按摩的地方,又被称作是摩腹。在摩腹时,我们通常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抚摸按摩: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指摩法、中指、无名指、小指指面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抚摩。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

2、擦法:掌擦法,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大,产热低且慢,主要用于腰骶、四肢、肩部。侧擦法,是需要做直线的来回并快速擦动的。这个方法的接触面积小,产热比较高,也比较的快,可以用于腰骶、肩背及四肢。鱼际擦法,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较快,主要用于上肢及颈肩部。

3、推法:掌推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本法多用于背部、胸腹部、季肋部、下肢部。指推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本法用于肌腱及腱鞘部位。肘推法,是单一的方向,但需要我们要直线的推动我们需要按摩的地方。通常我们用于脊柱两侧。

4、抹法:用双手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一定部位,以拇指的近端带动远端,做上下或左右的单方向移动。本法用于前额部。

5、扫散法:医生手指屈曲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做前后方向的快速滑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7561/89743569.html

更多阅读

中医经络养生操 经络养生操书程凯

中医经络养生操,是根据传统中医学经络理论编创的养生体操,讲究宁神调息,气沉丹田,活动舒缓,达到强身健体、疏通筋络而延年益寿的功效。目录1中医经络养生操? 统计? 历史? 详细释义2做操方法及要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

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简介,经络养生-相关穴位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

中医养生之道论文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简介现在的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对于这方面,我们都是需要关注的。而且我们中国人,更相信中医的博大和精深。对于依据中医养生来讲,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备一些中医的养生知识。那么,对于中医来讲,它的养生有

中医经络养生加盟 中医经络养生按摩法

冠心病已经成为现代老年人的常见心脏病,它的存在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险。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好的预防关心病呢?专家认为中医养生中的经络养生,具有化瘀调血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那些按摩方法吧。三联阅读

声明:《中医养生之道 日常经络养生之道_日常中医经络养生》为网友柒丶筱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