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暴见孟子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是《孟子》中的经典段落,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内容以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为形式,阐述孟子想要告诉君主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基本儒家思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庄暴见孟子》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庄暴见孟子》阅读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庄暴见孟子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庄暴见孟子》阅读题目

10.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

B.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只是。

C.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蹙:收紧。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诸侯王。

11.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暴见于王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③不若与众 ④今王田猎于此

⑤何以能鼓乐也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用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B.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C.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D.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快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是因为“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这两件事,都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

《庄暴见孟子》阅读答案

10.D项,王,名词用作动词,称成就王业。

11. D(①为被动句;②④为状语后置句;③是省句;⑤⑥是宾语前置。 )

12.A项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制造议论悬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7961/28225197.html

更多阅读

庄暴见孟子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孟子原文庄暴①见孟子,曰:“暴见于王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③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④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14)?” 王变乎色⑤,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⑥好世俗之乐

楚庄王欲伐陈阅读答案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

声明:《庄暴见孟子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文言文阅读答案》为网友梦回梦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