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地写论文,就要有一个模板。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000小论文格式模板,仅供参考!
3000小论文格式模板篇一
航海类院校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海运业事关我国海洋强国与海运强国的建设,基于海运业的重要作用及航运业当前面临的严峻环境,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航海类院校航海教育是海运业的基础,因此,航海类院校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航海类院校在当前有利的政策背景下,必须准确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弘扬航海文化等方式实现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航海类院校战略 机遇科技人才 航海文化
一、引言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全面部署促进海运事业长远而健康的发展,旨在加快推进海洋强国与海运强国建设。这是我国国家层面上第一个关于全面调控与发展海运产业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我国海运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交通运输部第一时间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在目前海运市场低迷沉闷的关键时期,《若干意见》出台释放出一系列利好政策,对我国海运相关部门和企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也为航海类院校的航海教育的发展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航海类院校的航海教育承担着为我国海运事业培养航海类专门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航海类院校的航海教育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力支撑着海运强国战略的具体目标。海运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海运业一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航海类院校也一定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谓发展正逢其时。
二、 航海类院校发展综合分析
1. 航海类院校发展的有利因素:战略机遇
《若干意见》及《实施意见》的出台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为航海类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振奋了信心,对培养海运专业人才、推进海运领域科研、促进海运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智者借力而行,慧者运力而动。航海类院校应把握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认真领会《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学习《若干意见》的丰富内涵,积极为《若干意见》落实和实施创造条件,为国家推动海运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慧的有力支撑。《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里,海运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船舶驾驶与轮机、船舶检验、港口管理、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航运法律等人才。从战略角度说,这是航海类院校一次难得的机遇,有利于学校的长期规划与发展。
2. 航海类院校发展的前提基础:定位准确
《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指出,“海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明确了海运业的基础产业定位。从一个海运大国走向海运强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依赖一定庞大和先进的海运船队。只有通过航海类院校发展为其发展培养和提供数量更多、技术先进的航海类专门人才,才能增强我国的海运实力。航海类院校为海运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障,为海运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因此,航海类院校的航海教育在海运强国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十八大首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这些都依赖于海上力量的发展,这充分体现航海类院校的航海教育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全局性地位。发达的海运业是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因此,航海教育是我国发展海运事业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航海类院校要明确发展定位,彰显鲜明航运特色,以服务国家海运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为宗旨,以培养热爱航海事业、高素质的海运船员队伍为任务,有力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3. 航海类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产教融合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遵循海运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就是说,海运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服务市场供需关系,由市场说了算。航海类院校培养的是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海运人才,面向海运业并为海运业提供合格人才是航海类院校的立校之本。《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海员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航海类院校应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校企合作更好地为海运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人才。在培养教学阶段,企业可以对学校学生在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专业的知识构成和航海服务意识提出要求;或者企业通过和教师的交流,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校有针对地进行教学改革;甚至可以让企业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进行评估,使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适应海运企业。在学生就业工作阶段,企业及时将学生的表现、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校,以期航海类院校航海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可以联合学校对已经工作的船员进行知识更新,以便更好地适应海运业的发展。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万能的,离不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行政部门应该协调航海类院校和海运企业的合作。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与协调配合,才能使得校企合作健康顺畅发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4. 航海类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人才
《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对海运业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以及“完善海运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海员特别是高级海员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国际化海运人才”。《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大海运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重点引进和培养航运法律、航运金融、海事仲裁、航运经纪、邮轮服务等复合型人才。”航海类院校是主要的海运科研教育机构,因此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航海类院校的海运应用基础研究、科研基地建设、实习设备与基地的投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航海类院校要打造高素质的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使我国海运业形成核心的竞争力。航海类院校要改革创新学生教育和培训的管理方法,探索建立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海运人才培养模式。航海类院校应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人才,除了培养航海、轮机专业的科技人才和专门人才,还要将其他学科的法律、物流、金融等专业向航运法律、航运物流、航运金融倾斜,为海运事业提供复合型人才,为现代海运服务体系提供服务型专业人才。国际海运人才市场的竞争集中体现在高级海运人才的竞争,而我国海运方面的高端人才比较紧缺。有条件的航海院校应该加大高级海运人才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养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优秀海运人才。
5. 航海类院校发展的助推动力:航海文化
《实施意见》强调营造航海文化。航海类院校承担着宣传航海文化、弘扬海洋精神新的使命。营造高校航海文化氛围对航海类院校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先进的航海文化和广泛的社会认知对促进海运事业的发展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航海文化是指航海人在航海实践中获得的生产技能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航海历史、航海精神、政策法规等。通过长期的航海文化的宣传和现代航海理念的渗透,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共同的航海愿景,激发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和憧憬,激发对航海事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航海类院校可以设立航海教育基地、组织航海专家讲座、航海文化宣传活动,并且要从资金和制度对航海文化建设提供保障。通过“航海日”活动向全民普及、宣传海洋意识和航海精神,让公民熟悉海洋、热爱海洋。
三、 结束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航海类院校在当前有利的政策背景下,必须准确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弘扬航海文化等方式实现学校发展。航海类院校发展正逢其时,更要做到恰如其分。航海类院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海运强国和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3000小论文格式模板篇二
航海类教育海上实习工作浅见
[摘要]随着航运市场的迅速发展,对航海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培养高素质的航运人才便成重中之重,而海上实习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关于航海类教育海上实习的主要程序和实现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航海教育:海上实习:人才培养
我国制定了在2020年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的伟大战略,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有符合市场要求的高标准、高素质的航海人才,这也就决定了培养优秀航海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众所周知,航海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航海类专业的学生不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安全和服从意识等。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仅通过陆上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海上实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海上培训,以培养出优秀的航海人才。
要做好航海类教育海上实习工作,首先要有进行海上实习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实习船,而无论建造专用教学实习船,还是改造现有船舶来服务于航海类学生的海上实习,都需要巨大的投资和较长的周期,因此,目前使航海类海上实习的作用更充分发挥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还是充分发挥人为因素在实习各环节中的作用。下面就这一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人员的配备
实习船的主要人员构成有船员、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而是实习学生就是本校航海类专业的学生,无法再进行人为的筛选,因此下面就主要从船员和指导教师这两个方面来谈谈关于人员配备的个人观点。
(一)船员的配备
教学实习船由于担负着教学任务,使得其对船员的配备和要求等方面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对质也有更高的要求。
首先讨论船员的数量:为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转,除了应按照国际国内相关条约规则配备满足最低安全配置的适任船员外,考虑到船上学生人数和健康的因素,还应增派一定数量的厨师、服务员和船医;其次是对船员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应要求船员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还应注重对船员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要思想端正,踏实肯干,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能够为人师表,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特别是高级船员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尽快适应和熟悉实习船上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助航仪器因为实习船上的船员肩负着船员和教师的双重角色,这就要求船员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从而能够为学生授业解惑。
(二)师资人员的配备
教学实习船同一般的生产运输船舶不同,除了需要配备保证船舶正常营运的船员外,还要考虑到教学实习船的特殊性和目的性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保证海上教学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实习指导教师在船上与在校园内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师生之间交流接触的机会大不相同,显然在船上的机会要远大于在校园。特别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高校教师不坐班,除上课期间与学生有所沟通交流外,其余时间即使见面机会可能也很少,更谈不上交流了;而在船上,由于空间范围的限制,师生朝夕相处,使得教师与学生相互见面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其次教师的职责范围不同。在校园,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对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均有专职辅导员负责,而在船上,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实习学习,还要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负责与船方、学校等方面的协调沟通,另外由于船上环境的单调枯燥,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沟通;最后,教师的教学范围有所不同。在校园,所有的教师都有明确细致的分工,每人具体负责某些课程的教学工作,而由于经济上的考虑和船舶定员的限制,使得在教学实习船上每个具体专业科目都配备相应的教师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船上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平时在校园所教的一门或几门课程,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有更高的要求。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知教学实习船上指导教师的选派应具备以下几项条件: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细如发,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困惑并及时开导帮其克服困难,能够照顾好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航海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甚至是一些有关航海职业等课本没有相关知识的问题。
在保证学生实习质量的前提下应尽最大限度发挥指导教师的效用,个人认为教学实习船上的指导教师应按照与学生1:40左右的比例为宜,然后根据实习学生的具体人数可适当调整,如有可能,可另外增加―位专职指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使其余老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中,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实习前的准备
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海上实习的效果应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集中培训。虽然学生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航海类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没有见过船,更别提在船上学习和生活了,因此在上船前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培训可以以报告会或者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个人认为主要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一)组织纪律观念及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培训达到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安全意识的目的,确保学生上船后能够听从统―指挥,使海上实习任务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海上实习的目的和进程安排
通过培训使学生明确海上实习的目的和教学计划,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以便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三)关于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
船上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从总体上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高温、高湿、强噪音以及船体颠簸等状况,膳食结构改变引起免疫功能下降、高度的体力和精神累计负荷、航海的风险性等因素,容易引起紧张、焦虑、烦躁、易怒、冲动、偏激等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对海上的工作环境及人的心理波动等有大致的了解,确保学生对实习期间可能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和完成海上实习任务。这也是目前国内航海院校在航海类教育海上实习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一点。
(四)关于海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海上空气湿度较大由于地理区域的改变或某些气象要素的影响引起气侯较明显剧烈的变化再者由于长时间的航行或者其他原因可能无法确保淡水和新鲜蔬菜水果的及时供应,这些都必须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学生上船后能够尽快适应船上的生活,拥有健康的体魄,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另外,如果实习船舶需要航行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时,还需要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外事纪律和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常识。
三、实习期间的工作
海上实操环境是陆上授课和模拟器训练等教学方法和设施所无法有效模拟和实现的。只有通过海上实习,学生才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航海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海上实习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在实习 期间要充分调动和利用船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船员的积极性,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协作,使全船以教学实习任务为中心,保证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教学计划的实施
为了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和熟悉各种值班情况,主要包括各驾驶员的航行班、锚泊班以及白班等,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值班安排。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实习船的具体条件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确保其得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和实施。
(2)学生的安全工作
学生安全是保证实习圆满完成的根本保证。为保证学生的安全一方面要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船舶的航行安全另一方面要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来保证学生的安全,主要分为在船期间学生的安全和靠港期间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学生进行甲板水手作业或者机舱里面动手操作时要切实注重安全工作,通过操作前进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的讲解,操作过程中有经验船员或老师在旁全程监督指导等措施来确保学生的安全。靠港期间学生的安全工作也十分重要,学生分组编队活动,严禁单人行动,规定明确的时间,以避免发生漏船事件,确保学生下地期间的安全。
(三)充分调动船员的积极性
在保证不影响船员的工作和休息的前提下,可以让船员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例如让高级船员现场为学生讲解各种设备的使用和性能可以让水手带领学生进行水手工艺方面的操作训练。另外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让船员为学生讲解各自的航海经历,通过船员的言传身教,加深学生对航海的了解,增加学生对航海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交流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交流,特别是教学部与甲板部和轮机部之间交流,共同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以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一方面教学部要及时向甲板部和轮机部交代学生需要完成的实习任务,从而有利于船员对学生实习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甲板部和轮机部也要及时将学生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反映给教学部,使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来完善实习工作。要通过全船共同努力营造出以指导教师为主,船员全力辅助的良好局面,达到实习的最佳效果。
(五)充分利用船上的资源
充分利用船上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现场实物指导和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对各种航海设备仪器的功能操作有基本的认识,对可能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如雾航、大风浪中航行、狭水道和靠离码头的操作等有初步的了解和体验。
最后,在实习结束前要对实习结果进行检验,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等生动有趣的形式来检验实习的效果。
四、实习后的总结
除了在实习阶段进行不定期的总结外,每批学生的海上实习结束后,要对本阶段的实习情况做出全面详实的总结,通过总结一方面要将前一阶段的比较有效的好的管理方法继续体现到以后的实习中去另一方面对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加以认真地总结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在以后的实习工作中再次出现。在做总结的同时还要虚心听取综合船员及其它相关人员对海上实习的意见和看法,使航海类专业海上实习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结束语
海上实习是增强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适应航运市场要求的高素质航运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要充分重视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海上实习工作,积极探索和推进海上实习工作,提高我国航海类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稳才,刘一凡,航海技术专业海上认识实习程序与实施航海教肓研究2003年03期。
[2]徐志刚,董金康李德武从航海安全角度探讨航海类专业的教育改革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