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归纳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为即将到来的物理考试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归纳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归纳

一、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直尺、皮卷尺、钢卷尺、弯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 µm)、 (n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会选: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 和 根据测量的实际的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2)会放:对准“ ”刻度,平行紧靠被测长度;

(3)会看:视线 于尺面读数;

(4)会读: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该包括 和 ,(准确值、估计值、 );

(6)会算: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的小数位数与每次测量的小数位数一致;

4、实验室或比赛的计时工具一般是 表或 表。

5、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6、1h= min= s;

7、 值和 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8、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只可以 不可以 ,而错误是可以 的。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归纳

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选用 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 ;(3)多次测量

求 。(是最有效的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 。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 的现象,运动是 的,静止是 的。

3、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 。

4、参照物的选取是 的,一旦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要假定它是 的,通常以 为参照物。

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 。

6、相对静止是指,运动方向和快慢都相同的两物体,若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是 的。

7、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 的。

8、“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以 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以地面、河岸、房屋等为参照物,船是 的。

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青山两岸走”,以地面、河岸、房屋等为参照物,竹排是 的,以 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10、“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指以 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11、“太阳东升西落”是指以 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的。

12、“乌云遮住了太阳”是指以太阳为参照物,乌云是 的。

13、“月亮躲进了云里”是指以云为参照物, 是运动。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指以 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

15、“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以 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1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指以孤帆为参照物,青山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孤帆是 的。

(三)运动的快慢

1、时间相同时,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就越 。

2、路程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就越 。

3、物体的运动快慢用 表示,即 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其公式为 。

5、路程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m)或 (Km)。

6、时间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s)或 (h)。

7、速度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m/s)或 (Km/h)【m/s读作米每秒,Km/h读作千米每小时】

8、1m/s= km/h.

6、物体沿着 且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与时间和路程的选取 。

8、对于变速直线运动,也可用公式 计算出速度,这个速度叫 ,它只能大致描述物体的 。

9、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与时间和路程的选取 。

10、平均速度v=s/t,速度的平均v=( + +…)/n,这两个速度一般不相等。

二、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3、物理学中能传播声音的 物质 叫做介质,一切 、 和 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靠 。

5、在空气中,声以 波 的形式传播;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传播。

6、声速是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7、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8、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在 中传播最慢。

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做回声。

10、回声与原声相隔 s以上,人耳才能区别开来。

11、利用回声测距离:s=vt/2,S——距离——米(m),v——声速——米/秒(m/s),t——听到回声的时间——秒(s)。

12、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这种传导声音的方式叫做 。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指声音的 。如:女高音、男低音、尖叫声刺耳、瓮声瓮气

2、频率是指物体 秒钟振动的次数,它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引起人听觉的范围是 Hz到 Hz。

5、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音。

6、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音。

7、响度是指声音的 。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引哼高歌、震耳欲聋、放声歌唱。

8、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的 的物理量。

9、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物体的 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 有关。

10、不同物体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11、不同发声体的 、 不同,其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12、可根据音色来区分 、判断瓷器的好坏、西瓜好坏、诊断病情等。

(三)声的利用

1、声可以传递 。

2、蝙蝠发出 声波能在夜间活动、觅食,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 。

3、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辩路、捕食;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搜索敌机;医学上利用回声定位制成了B超机。

4、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

5、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洋深度、探知水中鱼群位置、发现敌方潜水艇等。

6、与水波相似,声波也是一种波动,可以传递 ,如: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制成超声波加湿器和超声波除尘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的角看,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4、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防止噪声 ,即:在 处减弱;(2)阻断噪声的 ,即:在 中减弱;(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 处减弱。

三、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指物体的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零度,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零度和100度之间均分成 等份,每一份就是1度,叫做 。

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常见的液体:水银、煤油、 。

4、使用温度计时,首先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

5、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能使玻璃泡碰

到 和 ;

6、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

7、读数时 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且不能将温度计从 取出来。

8、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

9、体温计的量程是 ;

10、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

11、使用体温计前要先将水银 到玻璃泡内。

12、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 ,保证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温度值 。

13、人体正常体温 。

(二)熔化和凝固

1、物质的三种状态: 态、 态、 态。

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 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4、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5、固体分为 和 , 有固定的熔点, 没有熔点;

6、晶体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同种晶体 相同;

7、液态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 ,液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

8、同种晶体的 和 相同。

9、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 、蜡、 。

10、熔化 热、凝固 热;晶体熔化时 热,但温度 ,晶体凝固时 热,温度 。

11、非晶体熔化过程中 热,温度逐渐 ;非晶体凝固过程中 热,温度不断 。

12、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的晶体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 态。

(三)、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汽化,汽化有 和 两种方式。

2、蒸发是液体在 下都能发生的且只在液体 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4、蒸发 热,物体温度 ,蒸发有 作用。

4、沸腾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液体沸腾时 热,但温度 。

6、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 ,气压减小,沸点 。

7、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液化;气体液化时 热;如:雾、露、“白气”。

8、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和 ;或降温并压缩体积。

9、液化 热,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沸水更严重。

10、“白气”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的小水珠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 热,,

2、常见的升华现象,冰冻衣服变干、用久的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雪人变矮变小、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或制造舞台烟雾。

3、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时 热。

4、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雾凇、窗冰花的形成(水蒸气温度很低时 形成的小冰晶;用久的灯泡变黑(先 后 )。

四、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 ,

2、常见的人造光源有: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碘钨灯等。

3、常见的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语、乌贼、水母等。

4、月亮 (是或不是)光源,月亮本身 (发或不发)光,只是 太阳光。

5、光的传播 介质,真空中 (能或不能)传播。

6、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

7、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激光准直,射击时三点一线,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树下的光斑、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8、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 和 的直线,叫做光线。

9、直线表示光传播的 ,箭头表示传播的 。(理想模型法)

10、真空中的 光速 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11、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 c= 3× m/s。

12、光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其他介质中的光速都比真空中的 小 。

13、光年是最大的 长度 单位,它表示光在 一年 内传播的距离。

下一页更多有关“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归纳”的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0761/346372538.html

更多阅读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初二上册历史期末竞赛试题

在初二这一阶段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历史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初二上册历史期末竞赛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二上册历史期末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15题 每题2分,请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1. 在福建省福州市某

初三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

对于学过的物理知识,要怎样进行及时复习从而巩固知识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初二上生物期末试题 初二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题

一份设计良好的生物试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去检测学生们的生物学习水平!所以,还等什么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题,希望对你有用。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题选择题去拜访野生

初二上册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练习试题

物理考试的时间逼近了,我们要特别加强对物理的练习。其中试题卷的练习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北师大版初二上册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练习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北师大版初二上册物理《物质的

声明:《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归纳》为网友明我长相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