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教案,欢迎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分析、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诗中细节的描写和排比句式的运用及其对诗歌感情表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句式运用的妙处和诗人的情感。

(2)合作讨论,深入探讨诗歌的深层含意。

(3)思维拓展,感知不同文体的不同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的细节描写、排比句式和反复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及其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理解叙事诗的抒情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不少人,如果现在你要写诗讴歌你最尊敬的人、你最感激的人、你最爱的人,你会选择谁呢?你又会选择写这个人的什么事呢?

生:我会写妈妈。写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背我去看病,在我做错事的时候耐心地教育我。

生:我也写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对我生活上的照顾的确不少,我选择写她引导我学会读书并且爱上读书的事。

生:我写我的父亲。我听过不止一位同学说,怕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较为严厉。但我与我父亲的关系就像两兄弟。在生活中,父亲教给我很多日常的生活知识,在学习上,父亲和我一起探讨难题。

生:我想写我的外祖母。我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我一直是跟随我的外祖母一起生活的。我的外祖母是一个很时髦的人,从她身上你一点也看不出她是一个老年人。她为人可活泼呢,有时我觉得她比我更像一个小姑娘。

师:父母或祖父母往往是照顾我们的生活,引领我们成长的人。我想不少同学在初中或小学的时候都写过类似写人的记叙文吧。(学生笑)同学们选择父母等作为写作的对象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然而,著名的诗人艾青,却把心中的赞歌献给了自己的保姆——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劳动妇女。今天我们来欣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这位优秀的诗人,他把他心中最美最真的赞歌献给他的保姆。

(二)新授环节

1.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我们一起来听课文的录音。一边听,同学们一边思考: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呢?从诗中的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讨论:在诗中可以看到“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生:童年生活不幸。

师:诗中哪里告诉我们“我”的童年生活不幸?

生:没有父母之爱。诗中写道: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生:可能“我”很小就被家庭抛弃了。因为有一句诗: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这句诗既是说“我”不认识那四个字,也应该是指“我”没有享受过家庭的快乐。

师:分析得好。对“天伦”的理解很正确。

生:大堰河很疼爱“我”。因为诗中两次重复写到“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生:大堰河对“我”的疼爱还有一句: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这一句也是两次重复写到的,更直接写对“我”的疼爱。

师:同学们都能分析诗中的诗句,看到诗人童年生活的影子。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这是艾青在多年之后,回忆对他的童年生活的回忆。

2.多媒体课件显示

我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我是这个家庭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按理说这是要喜庆的。但因为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我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因此不喜欢我,一生下来就遭到家庭的歧视。很快,就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家里抚养。这位妇女很小的时候从一个叫“大叶荷”的邻村卖到我们村,这个村离我们村大概五华里。“大堰河”这名字,小时候只是听口音的,1973年我回家乡,乡亲们谈起这首诗时告诉我,“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我们家乡的土音“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所以,我在诗里写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从哪里来就叫哪里的名。我在“大堰河”家一直住了五年。诗里写了:“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五岁那年,因为我要去念书了,被父母带回去了。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回到父母家里,我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所以,我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

师:这是艾青的一段自述。

师:童年的生活中,没有家庭的温暖,只有大堰河给了小艾青母亲般的爱。艾青由此对大堰河是怀着多么深挚的感情啊。而这一首诗的创作还有一个特定的背景。它是艾青在狱中写成的。

师:艾青在1932年四五月间从法国回到上海。不久,他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与江丰、力扬等一些美术青年,组织了“春地美术研究所”(即春地画会)。1932年7月12日,他们十二人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押在第二特区法院看守所。后来,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第十条,刑法第九条、第四十二条”为罪名,判处他有期徒刑六年。一天早晨,艾青从看守所的窗口看到外面下雪,想起了大堰河这位以淳朴的感情深爱着他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完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动。因为看守所的生活也不允许我反复修改。”

3.深入探讨,整体感知

师:怀着真挚的感情,用朴素的笔调,诗人在诗中塑造了大堰河怎样的形象?可以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

生:大堰河是勤劳的。诗中第4节写了她一连串的劳动。煮饭、补衣服、帮小儿子包扎伤口。还有第七节也是写她劳动:洗衣、洗菜、喂猪、晒大豆和小麦。

师:概括得好。我们把这两节诗读一读,看一看大堰河的劳动生活,诗人通过对大堰河劳动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生劳作的大堰河的勤劳形象。

4.第一、二小组同学读第4节,第三、四小组同学读第7节

生:大堰河的生活很贫困。诗中写到“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就是说,她只能以做保姆为生,还有她的“园地”被典押。还有,诗中第10节写大堰河死时的情景,“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师:读得很细致,连诗人描写大堰河下葬的细节也注意到了。的确,诗中的大堰河虽然辛勤劳作一生,但生活却仍然极端贫困。

生:我认为大堰河是善良的。她生活虽然贫困,她喂养我虽然是迫于生计,但她对我仍还有真挚的感情,真心地关爱我,虽然“我”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在第8节诗中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

“(三)课堂小结

大堰河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勤劳、善良,却也受尽欺凌、尝尽艰辛。诗人用真挚的情、用朴素的笔去怀念大堰河,去讴歌大堰河。

(四)布置作业

把这首诗改写成“我和大堰河的故事”,可以对诗中内容进行取舍,可以对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但是不能随意地胡编乱造。

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狱中回忆 介绍关系 追怀 痛悼

养母生前 劳动繁重 眷恋 感激

养母死后 家破人亡 同情 诅咒

直接赞美 呈诗赞美 赞颂 讴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1461/518059476.html

更多阅读

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一、 导入: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

艾青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内容简介 艾青青年时期主要兴趣在绘画,曾就学于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监禁三年之久。在监狱里,艾青无法继续从事绘画艺术,便"从绘画转变到诗"。他在狱中写作的

读《再别康桥》有感 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有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春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春雨也为我忧伤,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3、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

声明:《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为网友忆挽青笙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