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在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突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与措施 》摘要: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并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模式,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和课程数量等方面,根本原因是幼儿教育的市场竞争激烈、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教育标准失衡造成的。因此,应通过积极宣传学前教育理念,正确对待学前教育和制定正确的教育评价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对策
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就是在学前教育中纳入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育重心趋向于小学,缺少对幼儿行为习惯、生活能力和良好品质的培养,脱离幼儿园办学理念。这种忽略小学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小学化”教育背离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更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及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教学方式上,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活动为教学手段。游戏作为幼儿最基本的日常活动,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副产品。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明确要求,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采用灵活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等方式开展游戏教学。但是,幼儿园为了追求学习效率,采取小学课堂教学形式。幼儿与小学生一样在教室里接受知识,如读卡认字、讲解字词和书写练习等。幼儿教育方式与小学完全一样,毫无游戏色彩可言。
2.教育内容上,侧重知识数量和难度。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还处在表象认知阶段,思维能力比较差,无法完成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但是,普遍存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甚至将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作为教学材料,把学习数学运算、学习读写和背课文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并要求幼儿掌握一些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和语文知识。如此强化知识的教学内容严重偏离教育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教学的规定,使幼儿生活常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得不到落实,很难实现幼儿全面发展。
3.在教学管理上,用小学制度对幼儿行为进行管理。幼儿每天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时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幼儿园课节数一般控制在2~4节,每节30分钟,而小学课节数一般在5~6节,每节40分钟。但是,许多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与小学一样,基本以集体教学为主,规定了统一的作息时间,安排了统一的教学内容,实施文化课教学,游戏教学活动占据的课节很少。
4.幼儿园课程超载,早期专业特长过度开发。许多幼儿园为了吸引学员,常常开办特色教学班,幼儿除了学习生活常识之外,还要学习英语、计算机、钢琴、绘画和舞蹈等课程。家长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特长,花时间和金钱进行某方面特长训练。使幼儿超负荷学习,影响正常成长。
二、学前“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1.父母“望子成龙”的急躁心态。近年来,家长对幼儿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顾幼儿能否承受压力,强迫幼儿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和专业特长。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急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种强迫性的学习行为,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阻碍幼儿身心发展。
2.幼儿园之间的生存竞争。近年来,幼儿教育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各种特长形式的民办幼儿园兴起。民办幼儿园由个人或者合伙创办,以营利为目的,大多数幼儿园财力有限,教学设施不全,办学条件比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幼儿园为了盈利,开办特色班,增加小学教学内容课程,以弥补资源不足。许多家长会选择这些教幼儿识文断字的学校,迫使大多数幼儿园为了争夺生源改变幼儿园教育初衷,使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
3.幼儿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不科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评价主要是幼儿掌握的知识和考试成绩,而忽视幼儿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评价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为了满足考试需要,教师注重教科书中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兴趣爱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学习任务繁重。虽然教育部门明文规定小学不许进行相关招生考试,但是许多小学还是喜欢优秀生源,通过成绩筛选学生。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指引下,幼儿园成为进入小学的预备班。
三、避免幼儿园“小学化”的对策分析
1.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目标,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与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有关。各级部门要通过公益广告、电视广播、权威讲座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幼儿教育目的宣传,使家长对学前教育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幼儿园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多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对学前教育有所了解,认识到学前教育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幼儿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对社会的简单认知,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教育的错误观点。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幼儿园要端正办学理念,采取正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教授幼儿这个年龄段应掌握的科学知识。学期教育“小学化”教学模式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才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学前教育活动中,必须严格按照幼儿身心发育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如通过游戏教学活动,增强幼儿对社会事物的认知、对好坏行为的辨别,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各个方面的变化。
3.加强规范管理,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教育部门应该担负起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加强对幼儿园教学的监督管理,明确幼儿教学内容,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一是科学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二是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制度,划片区分配学生,根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根基;三是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幼儿为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创造优雅和舒适的学前教育环境,推进幼儿教育科学化和制度化。
作者:虎婧 单位:渭源县第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96-98.
[2]贾楠.浅析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5):97-99.
[3]甄洪芳.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2):19-20.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投入今后的幼教工作。其中,美术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文章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提出改善方案,以便更好地提高学前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立和对学生的培养,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幼教机构不断输送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做准备。近年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幼教机构对幼教工作者的美术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具体分析研究,并积极思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过于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主要还是采取固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教师讲解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如,绘画课上,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学生只是跟着听,参与度并不高,缺少趣味性,这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对现有的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就具有绘画和手工制作的科目设置,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先对需要制作的对象进行绘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手工作品;反过来,手工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质量,使之更具立体感。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将两者进行合理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最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幼教机构的岗位需求存在差异。高职院校考虑的往往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往往注重技能学习即“术”的需求,忽视了“美”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会产生不适应。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各个高校对美术课程的学时设计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有共识。但是,以往的课堂教学通常是前半部分为理论教学,后半部分为实践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对于这一情况,笔者的改革建议为:理论与实践尽可能地同步进行,达到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目的。授课内容尽可能地丰富,授课形式更加职场化。学前教育美术涉及的美术知识有很多,不必局限于现有的课程分类,可以对其进行细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职场化的教育,避免让学生长时间停留在学生的身份上,及早地对其进行社会观念的培育,可以提升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另外,考核应该更加多元化。目前,常见的考核方式为在学期末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品好坏进行评定,笔者建议在考核方式上增加个人素质、创意、小组合作作品等方面的考核,以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
2.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会在教学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美术专业功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教师要对幼儿美术有足够的了解,熟悉幼儿视觉认知下的美,并且将其有效教授给学生。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对象,很大一部分都是将来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道德素养具有传播性,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体现,但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校和教师都要重视这一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正确的道德观对学生进行引导。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可使教学工作在质量和水平上获得更大的提升,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在对各学科进行改革,而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所以,对其进行改革并加以完善,对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不是教会学生绘画这么简单,学会绘画只是学习的基本目标。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应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当达到一定的审美水平时还能够创造美。同时,美术与其他艺术专业的知识有很大的联系,如音乐、文学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有效改革,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结语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是这一专业进行改革的重要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为社会幼教机构提供专业性较强的新型人才,更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因为美术学习不仅是对基本的“术”的学习,更有对“美”的发现和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在改革中不断寻求进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可以为整个教育事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作者:黄夕恩 单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彤.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3).
[2]刘燕.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探索研究.大家,2012(20).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在儿童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作用更加凸显,它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目前我国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物质上的帮助作用
儿童毫无经济收入,因此,他们学习、生活的全部物质来源都要依靠外界,主要是依靠家长的经济收入。而家长的经济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够得到的住房、饮食、学习等资源的多少、优劣。
(二)精神上的培育作用
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首任老师,他们为人处事的观点、行为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对孩子教育不教育、教育方法的得当与否、教育榜样的树立与否,都会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
(三)知识上的传递作用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知识的学习、积累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需要家庭在学校教育之外为幼儿传递科学的知识。而且,小孩子好奇心是很重的,他们面对自然、社会中一些他们不理解的现象,总喜欢向家长问几个为什么。家长能不能向儿童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是即使并不了解但也会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都影响着儿童知识的学习、积累。
(四)心灵上的呵护作用
儿童心灵脆弱,面对外界的压力、挫折几乎没有心理调适能力,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脆弱、幼小的心理进行呵护。家长作为孩子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①更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成人、成才!
二、我国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家庭对学前教育投资不足
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加之农村家庭家长的学前教育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导致农村家庭对儿童的学前教育投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等的影响,少数家庭的儿童根本无法接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第二,即使儿童能够入园接受教育,农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也较差;第三,农民家长由于自身收入的原因,无法使孩子获得更多的课外书籍和益智玩具,更很少带孩子们外出游玩。
(二)家庭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教育不足
家长所受的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不高,在幼儿教育知识和敦育方法方面比较欠缺,这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孩子的态度和能力等,从而导致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教育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身体好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不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教育。家长放弃教育的责任,看到子女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②这类家长显然是无法纠正孩子错误的。第二,部分家长教育方式不合理。诸如一些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以打骂方式使孩子屈服,缺乏沟通和民主的气氛,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尊重,这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学校、社会上与人沟通、相处的方式。第三,一些家长多言教少身教,嘴上确实教导孩子诚实,善良,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是脏话连篇。有的不仅言语上不注意,行为上甚至迷恋于打麻将等,在这种环境中很难想像会培养出一个懂礼貌、有好习惯的孩子。
(三)家长的知识与素养使孩子的智商开发不足
第一,家长无法帮助孩子在幼儿园教育之外学习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而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自己的知识渴求。第二,当孩子面对自然或社会中的一些不理解的现象而求助父母时,父母自身知识的欠缺使他们不能为孩子提供很好的解答,如果再不查阅资料帮助孩子学习,这就极大影响了孩子的知识学习与积累。第三,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智力训练,导致孩子的思维方式受限,影响智力发展。
(四)家庭结构与氛围使孩子的情商培养不足
第一,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长强调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③限制子女有独立的想法。家庭里的“小皇帝”更是受到父母桎梏的“小奴隶”。如此培养出来的儿童极有可能是低情商的个体。第二,一些单亲家庭或是“隔代抚养”家庭中的孩子,不能像别人家孩子那样与父母经常地推心置腹地沟通。陪伴这些孩子的是与他们年龄相差更大、代沟更深的祖父祖母、外婆外公,或是关系更远的其他亲(上接第28页)属。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他们的自卑等的心理,影响情商发展。
三、解决农村家庭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及相关机构增加投资和捐赠
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进,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投资和帮助。第一,政府方面要在深入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设置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帮扶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得到好的学前教育。第二,校方也应该本着为儿童着想的角度,尽可能地争取到相关企业、慈善机构的捐赠,从学校角度弥补家庭投资的缺失,为儿童提供尽可能好的学前教育资源。
(二)家长端正教育态度并改进教育方法
第一,家长要注意用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充满爱的过程中为孩子传授做好事、行善事的道理。即使孩子偶尔犯错,也不能打骂,这只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第二,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深刻认识到身教重于言传。马卡连柯曾经讲过:“你们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④父母是孩子仿效的模板,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眼里。
(三)家长要注意知识的学习
第一,家长要注意相关幼儿教育类书籍的阅读,从中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更加得心应手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第二,家长要注意涉猎一些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既为了提升自己的视野,也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之心、求知之欲。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儿童对知识的渴求,政府可以选派一些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帮扶农村家长对孩子进行知识上的传授。
(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第一,父母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民主的、宽容的教养方式,这都是比较可取的,而父母如果采取专制的、独裁的、放任的教育方式,这是不利于孩子高情商的养成的。第二,父母要在生活习惯上树立榜样。有了好的榜样示范,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就能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三,农村家庭一定要营造和谐的父母关系。在外出务工等情况下,父母也要尽可能地多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即使有些父母离异了,但每一方都应对自己的孩子尽到教育、抚养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物质上帮助儿童、精神上培育儿童、知识上教授儿童,这是家长对儿童应尽的责任,农村家庭的家长更应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有关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学前教育本科论文范文
3.电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6.关于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7.浅谈电大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8.电大幼师教育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