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流传一句话:“黄金有价,奇石无价”。玩家们抱着冷冰冰的石头,越玩越上瘾。怎样去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方式
一、奇石的天然性。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比之人工,叫做“天然生成”。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作为,人们关于它所能做的,就是“发现”。它与一切人工的技艺区别开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由于长年裸露自然或是泥沙包裹水土浸润的原因,石的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皮”。如果已经不让你看那层“皮”的,那就是已经告诉你那不是天然的了。鉴别这层“皮”,要靠经验和眼力。
二、奇石的稀有性。奇石所以为奇,就是因为它稀有、罕见、异乎寻常。在其质、形、色、纹方面,奇石都是石中的少数。少到什么程度呢?罕见。当然,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是比较而言。谁能发这个“言”呢?应该说是“业内人士”。“外行”看来,石玩都是独一无二,又相差无几。可是,奇石之妙,正在于“差之毫厘”的区别上。抹杀这种区别,就会混淆奇石与否的天壤之别。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石玩的不断采集和基于人们发现的眼光即审美理念的提升,因此,奇石与否,又是一个变化的审美对象。至于从收藏的角度讲,“曾经的奇石”如果丧失其稀有性,但是还具有收藏价值,那么,可以把它作为石玩的其他种类来收藏,而不再是作为奇石收藏就是了。
三、奇石的完整性和完好度。只要是天然形成的,什么样的奇形怪状,都不是奇石的缺损。相反的还会增加它的美感和收藏价值。奇石的缺陷在于后天的损坏。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统一地划定什么比例下缺损的奇石会失去收藏价值,因为还要现实地考虑缺损的部位,缺损与作为奇石收藏价值含量的比较。当然,最好是没有损坏,完好无缺。有的奇石是组石,两枚、三枚甚至于多枚配合为一组。比如那些“岁寒三友”、“十二生肖”等的组石。得其中的部分,就是不完整的。
四、奇石的赏玩价值。核心地讲,奇石的收藏价值与其赏玩价值是密切相连或呈正比例关系的。奇石的赏玩价值大,则收藏价值亦大,奇石的赏玩价值决定其收藏价值。奇石的赏玩价值,是以其质、形、色、纹、势的存在形式展现,并由人们去品其奇、巧、怪、美、韵的味,由此获得玩石的审美体验和美的享受,并由此奠定了奇石的收藏价值。奇石的品味,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就是奇石收藏价值大小的分别,是由奇石审美的理念来说明的。
五、奇石的体量和硬度。作为收藏的奇石,虽然有其或大或小的个人偏好,但是至大,也要区别于山峰,也不包括那些只能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奇形怪石。因此,作为收藏的奇石首先要满足于天然地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形式,和不因环境的变化丧失“奇”的特征的属性。通常的情况,奇石的收藏要选择适度的和适合个人收藏条件的体量。作为奇石的硬度,则是奇石收藏必须考察的一个指标。奇石的硬度是奇石的质所决定的,它决定其抵抗外力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奇石收藏的保藏价值。奇石的硬度高,则石的密度大,质感好,赏玩价值亦大。硬度高者概括为一个“坚”字。奇石质坚,给人的质感是:细、润、光、洁。硬度是一个地质学的概念,其指标,从一至十级,级别越高硬度越大。作为收藏的奇石,硬度起点应是4度(以萤石为参照系)至于以上,是奇石收藏的基础要件。六、奇石收藏的人文因素。同很多的收藏品都有这个附加值一样,奇石收藏也要看原收藏者或是使用人,奇石收藏也离不开收藏的这个基本规则。一件奇石,会因收藏者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含量多少的附加值。当然,这需要有相应的记载。于奇石本身,是不能“附加”的。因此,考察以往的藏石,会有很大的难度。这在当代,有了摄影和出版,为今后鉴别奇石收藏凝结的人文价值提供了历史的帮助。
奇石的分类
奇石的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妙趣横生,但人们习惯于简约与分类鉴赏。
1、按采集地点分:山石,溪石(卵石或水冲石),海石。
2、按大小与供置分:
1)、名胜风景石。如黄山、张家界、桂林、石林、三峡等名胜景区的巨型风景奇石。
2)、园林峰石。置于公园、广埸、花园、庭院中增添秀色的大型景观奇石。
3)、居室供石。置于厅堂、居室内以增添雅趣的奇石。
4)、把玩石。用于修身养性,常在手中把玩的小型奇石。
3、按成因分:火成岩石,沉积岩石,变质岩石,陨石。
4、按鉴赏特点分:造形石,纹彩石,矿物晶体,化石。
5、按奇石的类艺术(相对于人类的艺术创造)特点分:
1)、具象石(多为形状石)。主要从石的外形轮廓看,具有某物体的外形基本特征。如自然景砚、人物、动物等。讲究"似",逼真与神韵为隹,妙在形奇。
2)、图案石。形成图案之石。如自然景观、人物、动植物、文字等。讲究"似与不似",美在意境与画龙点睛。
3)、抽象石。主要从两个方面抽象:一是由形状或图案引起的联想;二是由点、线、面及颜色的变化启迪的灵感。讲究"不似",随鉴赏者的悟性及情操而升华出意念之美。
奇石的命名方式
1、石种命名:由于地域或地质的差异,各地的奇石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自古以来,奇石爱好者们根椐某一石种的特点、形成地质结构或主要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形成年代或形成原因等方面考虑,并从科学性、艺术性、人文特征等方面进行美学特征概括归纳出石种的名称。有的针对某一单一石种,有的针对某地所有石种进行命名。俗成方法大约有三种。
1)、以产地命名的。多数以县、乡名称命名。如灵壁石(安微灵壁县),太湖石(江苏),大化石(广西大化县)。因古时建治府与县少,辖地较宽广。现代设冶市与县数量大增,辖地变小,一些新石种资源往往跨市或县分布,命名时,采用了地域特色名称。如三峡石,既包括重庆万州区,还包括湖北的宜昌市。戈壁石包括的地域更宽广。
2)、以色彩特征命名的。如广西的黑珍珠、三江彩、四川的绿泥石、葡萄石和长江红(红黄相间的蜡石)。广东的阳春蜡石。内蒙巴林鸡血石等。
3)、以人文特征命名的。如福建的九龙璧(故宫博物馆一一皇宫中有九龙壁),乐山福石(因乐山福佛奇石上的三个天然文字而取名,没有得到公认。有的称乐山石,有的称犍为石,有的称乐山大佛石等。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2、单个奇石的命名:鉴赏者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人石对话,欣赏,体验,乃至建立感情,认真抓住该奇石的形、质、色、纹、韵的美学(具象、抽象、意象)特征,并结合鉴赏者(也可请石友)的知识与美学素养,采用"直述"、"反衬"、"寓意"等多种形式,抓住"似"、"似与不似"、"不似",用最简明或辩证的(一、二、三、四字)文字命名。使其他鉴赏者感觉"切题又切意,妙趣天成,达到感觉美的升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