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天气与气候

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的会考总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⑮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⑫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天气与气候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区分气候要素和气候因素:

①气候要素: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

②气候因素:纬度、地形、海陆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各气候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因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地形因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气候发生异常,常会带来危害。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2361/862561426.html

更多阅读

初中地理会考如何复习最有效

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是八年级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考复习的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必须吃透考纲---即省教育厅制订的地理考试大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为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试卷 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分析

考试结束之后,我们需要做一些试卷的分析。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分析(一)一、试题主要特点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上查找现有

2015初中地理会考试卷 初中地理会考试卷

在地理的会考复习阶段,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会考试卷以供大家学习。初中地理会考试卷: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全部内容,相信这些对你会有用的。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提纲

地理学习的重点在于看懂地图。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地理会考知识重点总结,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提纲(一)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

声明:《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天气与气候》为网友走过丶和尚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