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的双方并非简单挑拣彼此,婚姻是目的,但前提是自己满意。放开你的心,消除焦虑,大胆展示自信而真实的你。
相亲,这里面能有真爱吗?
我27岁了,谈过几次恋爱,但都无疾而终。身边的朋友同事陆续进入婚姻殿堂,我还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爸爸妈妈已经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今年春节回家,除了大年三十吃年夜饭之外,初一到初六都变成了“相亲日”,老妈带着一帮爱管闲事的姑姑、阿姨全部出动,把她们能弄来的未婚男子排成一个表格,让我按顺序会面。我抓狂,坚决反对,可架不住老妈动用“眼泪攻势”,我只能投降。
虽然我已不再相信白马王子的爱情童话,但我的结婚对象怎么可能在相亲大队里?一个陌生的男人和一个陌生的女人抱着赤裸裸的婚姻目的坐在一起,摧毁了爱情的浪漫和婚姻的神圣。
六天的“相亲日”,我见了16个男人。我傻不拉叽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被陌生的眼光打量探究,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做什么,只能机械地回答对方的问题,“在哪儿工作?”“工资多少?”“平时喜欢做什么?”“谈过几次恋爱,为什么分手?”……回答完问题,两个人面面相觑,熬到介绍人再次出现,替我们收场。
春节假期结束回到工作所在的地方,老妈打来的电话还是以相亲为主题,她认定了这是我能结婚的唯一途径。春节见过的16个人,还有5个继续和我联系着,我一直在思忖,这里面能有真爱吗?
“相”令人焦虑
挡住女孩的爱情的,并不是相亲,而是她心底的“被评价焦虑”。
相过亲的人,此时都可以扪心自问。到底你是真的反感相亲这种形式呢?还是在害怕被别人“相”的这个过程?很多人都和女孩一样,为“厌烦相亲”找了很多理由,比如目的性太强,靠谱的人太少,走马观花根本无法短时间内彼此了解……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根本原因是,你害怕被别人审查,害怕被别人选择,害怕被别人评价。
每个人对自己的外貌,都会有自卑的地方;而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隐藏的地方。所以“被评价”多少会害怕,会紧张。这是正常的。但比起用反向形成的“装强”,或用“抗拒”来逃避,面对这种“焦虑”更能让自己坦然一些。如果总是介意被看,无论相多少次,都只是去拼“自尊”而已。
目的越强焦虑越强
女孩说“相亲是一个陌生的男人和一个陌生的女人抱着赤裸裸的婚姻目的互相打量”,正因为很多人都是这样看待相亲的。所以不知不觉也让自己充满了目的性。很多人的目的和女孩一样,并不是直接找一个人结婚,他们有更“高远”的目的——“找到真爱”。殊不知这个比“以结婚为目的”还可怕。因为成为爱情的条件,其实比婚姻更多,而且仅是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标准。想找爱情的动机,是更强烈的一种目的性。目的一强烈,“被评价焦虑”就会更强烈,二者是正比的关系。
这就好像,抱定寻找“白马王子”的心,就很担心自己没有公主的美貌,越是期待王子,就越是嫌弃自己,越是怕被王子看到。
其实相亲,找的是适合一起成长的人,不是来比条件的,一切从谈得来开始,这才是相亲真正的目的。
相亲特有的浪漫
会对相亲害怕和防范,是因为我们误解它了。“相上相不上”,并不用来评价一个人优秀不优秀,而是看双方的适合度。
相亲特有的浪漫,不是在日常生活里无目的地遇到一个人,然后日久生情的那种慢热的浪漫;也不是特别时刻人海相遇一见钟情那种激情的浪漫。而是当下,我们怀抱着了解另一个人的开放之心,看看别人世界的模样,一种侃侃而谈的气氛。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使人产生浪漫体验的不是转角撞个满怀的偶像剧,而是双方放开内心时的相互吸引。
想在相亲中获得真爱,首先要放下“被评价的焦虑”,减弱自己的目的动机,让自己保持一种开放的生活态度,乐意去认识各种各样与你不同成长模式的人,抱着感兴趣的心去迎接陌生人。
你的心越开放,就越不怕被评价,你越懂得自己,就越自信,离真爱也就更近一步。
学点心理学:被评价焦虑
是指一旦被别人审视和评价,就会感到焦虑。很怕坐在别人的目光下,让别人挑选或考核。“考试焦虑”是来自隐形的“被评价焦虑”。越是害怕让别人看,就越容易产生一些焦虑反应,比如手心冒汗、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等。这种焦虑往往会“帮倒忙”,让自己对他人充满阻抗,想要逃跑,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也会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