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对于小学生们而言,他们可能还不懂矛与盾之间的概念,那么教师们应该怎么样去让他们学习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进攻 戳 雨点般 自卫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坦克 炮口 履带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等词语。会写“矛、盾”两字。

2.重点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媒体:电子白板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课前已经布置你们阅读了《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那在这个故事中,什么地方自相矛盾?是啊,这个商人的话真是前后矛盾啊!那谁知道“矛盾”这个词语的意思.其实在这个故事里不仅商人的话是矛盾的,对立的,矛和盾这两种武器本身就是对立的。

2、出示课题。矛和盾是两种对立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结果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请(指导书写)注意这个集字,上下结构,上面像个住字,但比住字的多一横,写得时候可得注意啦!请同学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矛”“盾”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那你们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矛的作用是(攻击)盾的作用是(自卫)

请你带同学们再来认识认识这两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那写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对,这一点可不能忘记,它就是把手和枪的连接,非常重要。)

4、书写:

(1)师范写“矛盾”(先写一个予,再加上一撇,这一撇就是锋利的矛,少了它可就无法进攻啦!盾字的外侧是两笔,先横撇再竖撇。)

(2)会写矛和盾了吗?那现在请大家拿出田字格本,把这两个字工工整整地写一遍。注意写字的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足要安。

(3)展示后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生字新词要多读几遍。

2、现在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读的效果。

出示词(相机指导):手持(持是什么意思?) 雨点般(这个字读什么?它和哪个字特别像,有什么不同?雨点般是什么意思?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固然 蜗牛(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蜗是虫字旁,因为它是昆虫。) 进攻 坦克 炮口 履带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乱成一团

集合 合二为一 集于一身:这里面有两个词很好地解释了“集合”,谁找到了?“合二为一”这里的“二”指得的(矛和盾)那这个“一”指得是什么呢?(坦克)“集于一身”又是集什么与什么于一身呢?(是集矛和盾的优点于一身。)

课文主要内容:那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就是什么呀?(板书:坦克)现在谁能根据板书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发明家把( )和( )集合,发明了( )。

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师:发明家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这还得从一场比赛说起!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小节 ,找一找描写比赛的句子。

2、师:现在老师把这场比赛搬到教室里来,谁愿意和老师实战一下呢!(请一生上来)

(1)(左抵右挡)师:好,如果我的手指是矛,你的手掌是盾。我往你的左边一下,你往什方向挡?(左);我往你的右边一下呢,你往什么方向挡?(右)这就是文中的一个词——左抵右挡。

(2)(雨点般)师:好,那我们再把这场比赛来个快镜头吧!我这个矛是怎样向他刺去的?如果让你在课文中找个词,怎样形容我的这个“矛”?(雨点般)蒙蒙细雨有雨点,瓢泼大雨有雨点,狂风暴雨也有雨点,这应该是什么时候的雨点?(瓢泼大雨的雨点;狂风暴雨的雨点。)

师:我们的比赛还得继续!“矛”如此密急地向他袭来,刚才你们观察的是我,现在你们观察他!找两个词形容他的动作。(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3、指名读: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啊?(精彩。师:读出你的精彩!激烈)

4、(全班齐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精彩、激烈的比赛中。

5、师:正是这样一场紧张刺激的比赛,使发明家有了一个想法,发明家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2—4小节,把发明家的想法用横线画出来。(相机出示)

6、师:科学家在第一个想法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生:(出示)盾太小了,如果做成铁屋子,敌人就戳不到我了!

(1)大家发现没有,这句话里有两个感叹号?他们感叹的意思一样吗?(第一个是因为“盾太小”而紧张,第二个感叹号是因为想到了方法而感到高兴。)

(2)既然这两个感叹号意思不同,那你能把这两个感叹句读好吗?(指名生读)

(3)齐读

(生拿着自己的纸条解说):发明家发现盾太小了,所以想到安一个铁屋子,后来他又发现不能进攻,就想到在铁屋子上开个孔,把矛伸出来,但是躲在里面却不能跑,发明家又想到给铁屋子安个轮子履带。

师:老师发现你的一个问题——在第二个想法的解决方法中,文中把这个矛打了个引号,而你却没有了,我来问问你,要不要加上引号?(生思考了一会,回答要)为什么?

师:那请你把引号加上去吧!(生加上引号)

师:你们知道履带的作用吗?因为坦克太重,安上履带后,能让轮子不陷进泥土里,能让坦克在泥地、沟渠等特殊的地面上开得又快又稳。那你们能不能说说看,发明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才想到了要安履带?

8、师: 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老师相信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对你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出示)

9、快看,这就是发明家发明的坦克!厉害吧!

师出示坦克图:这就是矛和盾的集合——坦克,那谁来指指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还有“履带”在哪里?(一生指认)

师小结:坦克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于一身,将矛的进攻盾的自卫合二为一,那坦克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集合了其它东西的长处,又是怎样集合在一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小学语文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原文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2661/176198009.html

更多阅读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

7.3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7.3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两幅图片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讨论引入,以生活素材为基础,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和对比观察让他们

《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_best

《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1050802020廖韵青1教材与学情分析1.1本节在课本中的地位上一节学习了动物身体的结构如何构成动物运动机制,理解了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本节动物的先天行为和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ppt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7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在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运用这

声明:《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为网友小青春丶无限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