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属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下面小编整理了学习《金匮要略》的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金匮要略》的感想篇一
胡希恕讲完太阳病三篇时有一个总结,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想就以他总结的这几个方面来对太阳病这三篇进行逐条归类,看看是不是能更有利于学习。
注:这些心得都是给我自己学习用的,这里的认识不代表是对的,今天认为是对的不代表明天也是对的。写在博客里,主要是不管我在哪里,带没带电脑,有了新的理解,都能及时的更新(因为我的记性很差,呵呵,经常忘事)。如果谁看到了,请谨慎参考。
胡希恕是一条一条来解释的,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总结:
1.什么是太阳病。
2.太阳病的类型。
3.温病。
4.太阳病的传变与病愈时间。
5.太阳病治疗的禁忌。
6.桂枝汤适应症、加减及禁忌。
7.麻黄汤适应症、禁忌。
8.并病。
9.合病。
一。什么是太阳病?
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指寸脉浮,我觉得左右手应该都浮,轻取既得,手一放上去就能感觉到脉搏,平常不生病的时候应该是中取而得。不是很懂脉法,只是个人理解。
“头项”是指哪里?头就是头了,《医宗金鉴》里讲“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项应该是指脖子后部。“强痛”应该是指整个头痛,后脖子僵硬;“强”是该指僵硬麻木,河南话:板。为啥是脖子后面,我觉得因为足太阳经走的是头后面的缘故。如果是少阳病,那就应该是颈痛,就是两侧,因为少阳经走两侧。
“恶寒”,我想应该是一个对比的结果,这里隐含着是说外面环境没变,但身体因为想要通过出汗祛病,必然要运送津液到体表,体温一定会升高,跟之前比就觉得好像外面的温度降低了似的,身体的感觉是外面冷。
符合这三条的就是太阳病,就可以按太阳病来治,但用哪个方剂,还是要再判断方证。
二。太阳病的类型。
只有2种,中风和伤寒。
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风和伤寒定义的第一句话都是“太阳病”,也就是说,不管中风还是伤寒,前提都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个症状。总的说来就是有这些症状:
“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一定有的。
“发热”,前面讲过,必须的。
“汗出”,说明身体在抵抗,想要出汗而解,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祛除病邪。另外,出汗应该不多,应该是摸皮肤感觉有点潮乎乎的那种。
“恶风”,汗出,风吹就一定不舒服,物理原理;不仅恶寒,还恶风。
“脉缓”,在浮脉的基础上缓,和紧脉相对应,按着不硬,不紧绷;因为出汗,血管津液少了的缘故。
“中风”,中字是指中于里,汗出后表虚,邪入里,比伤寒深。
简单说:脉浮缓,恶风寒,发热汗出,就是中风。
伤寒有“体痛,呕逆”,中风有没有,应该也有体痛,不过汗出了,痛的轻,呕逆也轻。。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关于未发热,我觉得体内一定是热的,否则不会恶寒。但最终是一定会发热的。或者说发热或不发热,可以不作为判断点。但中风就一定会发热,也就是说一个太阳病,没有发热就一定不是中风。这是从条文上看。
这里没有写汗出,那就是没有出汗。“不汗出”,是伤寒的一个重要判断点。不是说身体没在抵抗,而是能力太弱,或表被阻塞,汗出不来;皮肤摸起来干干的。
“恶寒”,前面讲过,必须的。
“体痛,呕逆”,身体的汗想出出不来,就会有压迫,身体就痛,压迫上冲,就会呕逆。
“脉阴阳俱紧”,按郝万山的解释,阴阳是指寸脉和尺脉;脉阴阳俱紧,是泛指寸关尺之脉皆呈紧象。不知道对否。只能说,因为汗不出,血管液体充满,所以紧。
“伤寒”,伤寒的伤,指伤于表,像擦伤、碰伤。是指病邪浅,反过来说,就是人体的抵抗能力强,病邪不得入内。
简单说:脉浮紧,无汗恶寒,体痛呕逆,就是伤寒。热不热可以不用判断。
中风和伤寒的主要辩证点就是有汗和无汗。当然前提是太阳病,要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然后才是有汗、无汗,这个很重要。
三。温病。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就应该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
“发热”,这也是太阳病的症状。
“不恶寒”,胡希恕解释是,不是不恶寒,也恶寒的,只是热的太厉害了,压制了恶寒的感觉。当然,解释的通不通,只是帮助你理解的,临床还是要看症状的。
“而渴”,这应该是有里热。
因为有个“不恶寒者”,太阳病的提纲就不具备了,那就是说这个温病不是太阳病,放在这只是让我们对照着看,或者提醒我们不要当太阳病治了。
简单说,发热而渴,不恶寒,就是温病。主要的辩证点是“渴而不恶寒”。
那伤寒论讲没讲温病咋治,胡希恕认为讲了,比如白虎汤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就是温病的治法。我觉得不管伤寒论里讲没讲如何治温病,按伤寒论提出的六经和八纲的分析方法,只要对症了,不论是不是温病,应该都可以治。
第6条下面的部分也提出了温病的禁忌:不可发汗,不可泻下,不可火攻。当然也不能吐了。
因为“渴而不恶寒”,“渴”就是表明里有热,发汗泻下等都是伤津液的。那也就提出了治温病的方法,就是清热。那一条条看: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里有热,发其汗,更伤津液,那身体一定会更热。也就是说如果按太阳病治了,就会变成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这个“脉阴阳俱浮”和太阳伤寒的“脉阴阳俱紧”应该是一样了,就是寸关尺都浮;浮主表,同时也主热。
“自汗出”,和中风的汗出应该不一样;中风是机体主动的想排汗驱邪,风温是内有热,逼迫汗自出。
“身重”,金匮要略里讲身重一般都是体表停湿后的感觉。为啥会停湿?有可能内热逼迫津液于体表的原因吧,不是很清楚。
“多睡眠”,不知道。
“鼻息必鼾”,里热上蒸,呼吸应该呼哧呼哧的。
“语言难出”,这应该是热的比较厉害的症状。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下后更伤津液,小便一定会少。
“直视”,这个是津液丧失太多了,比较严重的表现。
“失溲”,应该是肾气虚了,失去收摄能力导致的。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
如果被火攻过,这里的“微”,按上下文,我觉得不是微微发黄色的意思,应该是和下一句对应。就是微怎样,剧又怎样。就是轻的身体发黄,重的就会惊厥,发癫痫,并且经常发痉挛。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被火熏过的,一次还可以活几天,再次那就没法活了。
学习《金匮要略》的感想篇二
《金匮要略》的水气病篇学习中有很多难点,因为其中讲述了大量病机、病理,而且很多是通过脉法来进行讲解的,篇中提到了水肿的很多不同表现,把水肿分成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种。但是有一些病现在争论的也比较多,比如说黄汗,它到底是什么病?里边有很多问题未解决。譬如说这里边治疗“气分”病,两个方子,一个是“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另一个方子是枳术汤方,“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两个方子治的是同一类证,一证二方,怎么去认识它们?另外还有一些方子,比如说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后世应用也很多,在治疗水肿、肾炎中都是很常用的。
现对其中的几个方证进行探讨,这些方证是我们临床中常用到的,如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水肿、心源性水肿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的水肿等,现将个人平时读书的一点心得和临证的体会进行总结。
一、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的临床应用
我们首先看一下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应该说我对这方子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搞不清它真正的机理,不理解仲景当初为什么会设立这方子。从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来看,五味药,很简单。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从药物组成及处方用量看,此方的重点一定在石膏和麻黄上,而且石膏和麻黄的用量都是非常大的,麻黄用到六两,比我们常规的发汗剂麻黄汤中的三两增加到了六两,而石膏相当于大青龙汤中石膏的剂量,所以说越婢汤和越婢加术汤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奥妙在里边?这也是我一直探讨的问题,因此,看书时对这个方子也格外留意,出现这个方子的地方也会引起特别关注。
说到越婢汤这个方名,大家公认度比较高的还是成无己说的“越婢者,越脾也。”婢是脾之误,为什么呢,他说麻黄配石膏组成的这个方,它是发越脾气、布散津液,这个提法到目前为止认知度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不同意见,2013年的时候,出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越婢汤”当为“越痹汤”再证”》,从文字、文献的角度入手分析,作了一些考证,认为是治疗痹症的一张方子,比如麻黄和石膏的配伍是治疗热痹或寒热错杂的痹症,中间也讲了很多,当然最主要的是从医理的角度证实越婢汤就是越痹汤。因为《内经》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以在内之五脏六腑和外之皮、脉、肉、筋、骨,都是表里相合的,在《内经》也有详细的论述,包括五脏痹和五体痹,在《金匮》中也提到了很多,比如说肺痹、血痹、胸痹、骨痹等等诸多病症。
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的量非常大,就从水气病篇来看主要是治风水,治疗风水的方子里边有两种重要的观点: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个方子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是一个发汗剂,除了治疗风水外,在后世《千金方》中,就是越婢汤加白术和附子,不过仍然叫越婢汤,这是治疗一些关节疼痛、下焦脚弱的祛风剂。《外台秘要》中在越婢加术汤的基础上加了附子来治疗,“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下焦脚弱实际上指的就是下焦痿弱无力,厉风气包括一些肌肤痹痛等,包括《外台秘要》中的西州续命汤(麻黄、石膏、桂心、甘草、芎藭、干姜、黄芩、当归、杏仁),其实从组成来看就是越婢汤,治疗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说白了就是麻黄和石膏的这么一个配伍,后世也是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甚至加附子来治疗一些热性痹症,而且往往症状比较重的时候,用以上的一些方子。比如说神经科常用的小续命汤,治疗中风或类中风的一种病证;还有风引汤,里边有很多石头的药物,和干姜等大热之品,那么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附汤是治疗热性、重症痹症的常用方,其组成让人想起非常有名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所以说越婢加术汤完全可以用于痹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