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创业新项目 省农村创业致富故事

创业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看看那些农村人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致富道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省农村创业致富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省农村创业致富故事一:

海归硕士回乡种红薯创业一季赚百万 李建峰在晾晒粉条

600亩的红薯地一望无际,十几位工人一字排开,在认真地给刚钻出地面的红薯苗追施营养有机肥……这是记者5月24日在沈丘县纸店镇小李庄村看到的景象,这片红薯地的负责人,就是海归硕士李建峰。

七年的留学生涯,李建峰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甚至是农业生产模式,都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此回国以后的李建峰踌躇满志,渴望将自己在外看到的、学到的运用到实践当中。

本来回国以后李建峰主要负责家里服装厂的管理工作,因为公司是在乡镇,所以平常接触农村群众的机会也比较多。“慢慢地我发现他们仍在延续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一家一小块地,基本都在种植粮食作物,一方面不能有效地形成产业链,不能把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和广泛联系的市场经济。”李建峰说,他通过与这些群众的交流发现,其实大家都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只是发展特色种植受市场行情制约有风险,村民们不敢冒险,同时又被土地制约,不能外出谋求其它发展,从而导致他们固守现有生活的情况。

“我当时就觉得国外的大农场模式可以解决这种矛盾,有少数人把土地承包起来,不仅能有效地使用大型机械耕作,节约成本和时间,还能将大多数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李建峰说,“后来我通过调查,发现在国内已经开始推广和农场模式类似的‘土地流转’,我觉得这种模式还要更好,因为农民不仅从土地上被解脱出来,还能按时获得相应的土地租金,勤快点再外出打工,能拿两份钱。”

“建设纸店,服务三农”可不是一句空话,找到解决之道的李建峰立即着手开始准备土地流转的相关事宜,成立了“东明农民合作社”,并考察合适的种植项目。

他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转变,红薯制品将在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尽管人们正在通过拉长产业链的方式来刺激红薯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不含明矾等任何添加剂的红薯制品,以口感优美而深得消费者青睐。

产品用途广,原料价格低廉,加工开发增值空间大,前景良好,李建峰最终将自己创业的项目锁定在加工淀粉、粉条及相关食品上。

李建峰通过当地政府了解到了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随即决定承包土地搞创业,并把项目选定在种红薯,同时将产业链延伸至淀粉、粉条加工上。

他从自己老家小李庄行政村流转的1000亩土地也全部完成了相关手续,2014年9月,李建峰的第一批600多亩秋红薯顺利种下。

流转土地、建厂房、买设备……李建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14年9月,600多亩秋红薯顺利种下;当年12月,600亩秋红薯喜获丰收,亩产达到6000多斤。据李建峰介绍,一般秋红薯产量要比春红薯低,每亩6000多斤的产量已经是很好的了,这与他科学种植的理念是分不开的。“这批红薯从育种到种植,再到中期的管理,后期的采收,都有专攻红薯种植的农业科研人员全程指导。”李建峰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说。

不仅种田要科学,产业管理上的科学合理与统筹规划,也是李建峰这位海归硕士的一大法宝。“我们都担心这红薯过冬不好放,结果厂房建成和收红薯时间正好对上,一点都不耽误做粉条。”员工李朝方说。

李建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6.5斤红薯出一斤粉条的比例计算,这一季秋红薯他获利近百万元。

“等今年春红薯下来利润更可观,亩产能达到8000多斤,到时候就可以让大家看到真正的利润,吸引他们投身这个项目。”李建峰表示,“我们还要打造生产过程全公开的观光农产品加工产业。到时,粉条加工生产全程对客户开放,让他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李建峰,沈丘人,毕业于天津大学,2005年~2012年先后在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温斯洛普大学留学,分别获会计硕士学位和MBA学位。

人生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省农村创业致富故事二:

败家女砍光果树贷款种羊肚菌

“有些羊肚菌开始冒头了。”3月30日一大早,20岁的八尔姆欣喜不已。当天,她像平常一样来到种下的8亩羊肚菌地头,准备给羊肚菌浇浇水,惊讶发现泥土间已有部分黑头白身的羊肚菌冒了出来。“照这样的生长态势,4月份就可以收获了。”八尔姆说。

试种羊肚菌她成父亲眼中的“败家女”

只有小学文化的八尔姆,是马尔康市党坝乡剑北村的一个普通村民。2009年,八尔姆的丈夫因脑溢血去世,留下了她和2个儿女。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卖水果、种蔬菜和打零工的收入为主。

2013年的一天,八尔姆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介绍如何人工种羊肚菌,“以前在山上捡到过羊肚菌,没想到还可以人工种植。”加之羊肚菌营养丰富,种好了价格高还不愁卖,于是,她决定试种看看。

经过一番思考,第二年3月,八尔姆砍掉了家里的3亩多白樱桃树,并拿出其中的一亩地,花费5000元钱从外地引回菌种,尝试种起了羊肚菌。

“3亩白樱桃树,一年最高可以卖2000多元,最低也能卖个600多元。”八尔姆近70岁的老父亲对此十分不理解,认为她不务正业,甚至骂她是家里的“败家女”。

老父亲的不理解,并没有让她气馁。怎么管理,技术不懂,她就让妹妹泽旺哈姆网上查资料、找答案。同时,她还在绵阳专门报了一个羊肚菌种植培训班,学习羊肚菌种植、管理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尔姆试种的羊肚菌成功了。她告诉记者,她至今都记得种出来的那羊肚菌味道,很香。除送给一部分亲戚朋友品尝外,当年她还卖了4000多元钱。

支持儿女读书她贷款15万元再种羊肚菌

八尔姆的大儿子孙小红在阿坝州卫校读职高,小女儿泽朗哈姆在马尔康市第二中学上初二。“除去学费,两个人的生活费一个月就要1500元左右。”八尔姆坦言,她一年的收入才4000多元,对于像她这样的家庭,感觉压力很大。

八尔姆也曾试图劝说两个儿女放弃读书,然而,儿女们并不同意。为了支持儿女们读书,她觉得只有在田地里“下功夫”,才是唯一的出路。

农村致富网创业新项目 省农村创业致富故事

种一亩蔬菜,一年也就2000元钱左右。卖水果亦是不能满足家里的开支。为此,去年10月,她又把家里的3亩多苹果、梨子树砍掉,并贷款15万元,在50多天的时间里,请来亲戚朋友,建起了黑色的防晒大棚,安装了400多个喷水管,共种植起了8亩羊肚菌。

然而,剑北村属于金川电站的淹没区,未来10年内,这里将全部淹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收益?“目前,羊肚菌的干货市场价是每斤600多元,鲜菌每斤60元左右。”八尔姆说,村里的气候适合一年种两季羊肚菌,但买回一亩菌种需要5000多元钱,她希望政府能给予她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她也准备租借邻居的20多亩地,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力争取得更好效益。

让八尔姆高兴的是,今年内,党坝乡政府已计划为她的羊肚菌基地修建3公里的灌溉渠道,彻底解决灌溉难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3961/582583340.html

更多阅读

农村致富网创业新项目 农村创业发财致富的11个方法

这是一个创意致富的时代,千百亿的巨额财富,其实就是蕴藏在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农村创业也不例外,现就农村创业网记者平时所知道的成功人士对于金钱的看法总结并归纳一起分享给大家:      1、以钱作套,套住利益共同体     我所

农村致富网创业新项目 农村创业最新致富项目

  今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农村创业的热潮,专家学者称之为“创业元年”,农村创业天地宽,只要你看准农业、农村这块巨大市场,就能挖到属于你的一桶金。    一、政策扶持优势:今年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

2017农村致富网养殖业 2017年农村养殖业政策

  2017年关于农村养殖业有哪些相关的政策,养殖业有哪些新的消息。以下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农村养殖业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农村养殖业政策  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

2017农村致富网养殖业 2017重庆农村养殖业政策

  2017年养殖业补贴政策最新消息,2017年补贴养殖业又有新政策了但到底是什么样的政策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重庆农村养殖业政策,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7重庆农村养殖业政策如下  农部对养殖类补贴有明确的规定,凡是

2017农村致富网养殖业 2017养殖业新政策

  2017养殖业新政策是什么?想必从事养殖业的各位非常关心。以下是爱华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北京出租车油补发放标准,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7养殖业新政策  近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提出大

声明:《农村致富网创业新项目 省农村创业致富故事》为网友苏三大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