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业致富 农业创业致富案例

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看看那些农业创业致富案例,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农业创业致富案例一:

大学生回乡养青蛙?年收入4000万!

在湖南省沅江市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5年来,他考过公务员、研究生,也曾在职场上打拼过,但他最终选择回农村养青蛙创业,如今他公司的年产值已达几千万元,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青蛙王子”。

不做销售搞养殖,“青蛙王子”勇敢创业年入千万

正在和青蛙打交道的这个人叫王理,今年29岁。王理坦率地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5年前他大学毕业时,做梦也没想到,学经济专业的他要养青蛙来创业,而且第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元。

农业创业致富 农业创业致富案例

湖南省沅江市理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理:当年产值一百二十万,纯效益是七八十万元。现在一年的话,(产值)三四千万(元)。

王理在自己的蛙田里

一位大学毕业生,怎么会想到去农村养殖青蛙?在今天大学生就业、择业难的大环境下,这无疑是一个亮点,他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决心回乡创业? 王理说,这还得从他大学毕业时说起。

王理:我是2008年,在东北,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的,当时大学毕业以后,其实我也跟这些应届生一样的,我去考了公务员,然后也想着去考研,最后这些都没有考上,然后我在广州一家公司。

王理说,考公务员和考研失利后,他应聘到广州一家公司做营销业务,因为肯吃苦、肯干,他的销售业绩比较突出,每月能拿到六、七千元,扣除吃饭、住宿、交通、通讯等各项开销后,每月能有一千多、两千元的结余。很快,他父母和弟弟也从湖南老家来到广州,全家人又团聚在一起,他父母更是希望他从此在广州安定下来,为了生计,王理的父母还租了一间平房,经营一家快餐店,每月收入大约五千元;他弟弟靠自己打工挣钱生活,起初,一家四口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是,2008年下半年,王理母亲的一次意外受伤住院,打破了他们一家原来平静的生活,也催生了王理的创业梦想。

王理:有一天我母亲在厨房里面炒菜的时候,厨房里面条件不好,可能地比较滑,她当时就摔了跤。我母亲正好在2005年的时候,就出过一次车祸,然后当时那个(腿上)钢板,都还没有拆的,所以虽然是轻轻的一跤,但是很严重。两三天的一个住院的时间,也花掉将近一万五千(元)钱,当时我记得父亲对我说,仔呀,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能生病,如果生病的话,我们没有钱治,就不能治。所以,当时这事情,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

虽然庆幸母亲没有大碍,但这一跤还是把一家人当时的积蓄都搭进去了,父亲的话更让王理感到“压力山大”,靠一家人在广州打拼的这点收入,不要说买房、结婚等,就是父母有个病痛自己都无法支撑,作为家里的老大,王理觉得自己理应承担起家庭的全部经济压力,自主创业、挣钱成为王理的一个主要目标,他决定自己开公司,就在他尝试多种创业的时候,一次与菜市场湖南老乡的聊天中,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线商机。

王理:他们说这个青蛙这么好卖,又看得见、摸得着,应该好养,为什么没有人去养,要不我们几弟兄,一起去养青蛙吧。当时他们可能是当成一种玩笑话,说过以后就忘了,但是这句话,当时对我,就是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事情。

别人的一句玩笑话,似乎一下点醒了王理的思路,凭着天生的乐观精神和大学学来的经济学知识,王理四处查找青蛙养殖的有关资料,认真分析、评估青蛙养殖的成功率。

王理:首先青蛙养殖本身是没有先例,但是没有先例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它太难,或者说是它要求的环境特别严格,不是这个原因,只是因为它野生的一个环境下,很多你如果养殖的话,你予其养,还不如组织一帮人去捉,养殖成本比捕捉成本还高些。但是随着农药化肥的一个使用,环境的一个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个青蛙越来越少,应该说现在已经到了这个点,野生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它的一个供求肯定要出现一个矛盾。所以我如果能够感知这个前面(商机),能够做这个(行业)第一人,我觉得这里面的商机,肯定是特别高的。

在做足了市场分析和调研后,王理准备开始他的创业计划,然而王理的计划却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

王理的母亲 杨辉:那肯定了没体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大学(毕业),怎么回到农村里面(创业)?

王理:(母亲)是不准,如果说回农村的话,我前脚踏出门,她后脚躺在床上,就开始绝食,她是这么跟我讲。

王理也理解母亲的心思,母亲一生都在农村生活,吃了不少苦,一心想让王理过上城里人体面的生活,哪能刚跳出“农门”又要回去的道理。懂事的王理不和母亲较劲,而是首先做通父亲的工作,给父亲算细账,讲长远规划,终于争取到了父亲的支持,父亲先回乡做前期准备工作,这边,王理一方面继续说服母亲。

王理:到底做母亲的还是心疼儿子,最后的话,她也是跟我讲,算了,你去,我来守着这个(快餐)店,你如果待不下去了,还是回来。

王理的父亲 王正辉:不管干什么事情,成功不成功,都要先敢干。

争取到家里人的同意只是一个开始,要创业就需资金、场地、技术,这第一个难题就是缺启动资金,按王理估算启动至少需4、5万元,但家里能够拿出的钱不到一万元,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王理:钱的事情,我在接下来的这一两个月里面,就还是干起了大学时候的老本行,就是去大学城里面,去卖公务员的书籍,去卖一些饰品,摆摆地摊做这些小生意,应该说我大学里面,就靠这些赚了一、两万(元)钱。另外的话,上班这些我是做销售,我跑得更加勤一点,再跟别人合伙搞了一个烧烤摊,应该说运气还可以,两个月的时间,虽然说人瘦了一圈,但是还是攒了四万六千(元)钱。

通过辛苦的兼职,王理终于赚到启动资金 ,他谢绝了公司领导的一再挽留,辞职回到湖南老家,开始了他“青蛙王子”的创业之路。

王理:我当时跟我父亲就讲,我们回来的目的不光是自己养殖,而且是通过自己这个点带动一个面,我管理回到农村,我绝对不只是想养几只青蛙,我是想把这个作为一个事情,甚至能做一个企业长青的事业。

既然是作为一个普遍推广的事业来做,那么养殖品种就非常重要,那养殖什么样的蛙才合适呢?

王理:除了牛蛙、除了美国青蛙,这些已经相对成熟的,蛙类(养殖)的话,只有这个棘胸蛙、黑斑蛙、林蛙这些,但是林蛙、棘胸蛙它们受一个自然条件的约束,是非常厉害的,它一定要在某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它才能够养殖,只有这个黑斑蛙,它可以大面积的推广。

所谓黑斑蛙,也就是农村最常见的野生青蛙,有些地方也称作田鸡,它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算太高,在国内大多数地方都能生存,确定好了品种后,王家父子和两个朋友开始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地头苦干,不断试验、育种,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眼看半年时间过去了,大批的青蛙终于可以上市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理遇到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道坎。

王理:对有这个经济利用价(值)、允许驯养繁殖的蛙,其实国家(法律)有明确的一个规定,只有四种(可以养殖),虎纹蛙、美国青蛙、林蛙和棘胸蛙,没有黑斑蛙。你没有相关的手续的话,你自己拿到街上去卖,你这是犯法。按照规定的话,只要超过50只野生动物,也就是说不到5斤蛙,你就已经触犯了刑法,可以判你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了。所以当时我们也是比较着急,因为距离青蛙,马上要上市(销售),可能一两个月的时间,我当时就直接去林业局。

湖南省沅江市林业局副局长 吴先云:就是对经营青蛙方面,我们政策上还有点尴尬,国内就是说,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生物法,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法,还是可以养殖的。就是说,能不能办这个(养殖许可)证,没有先例。

一听说自己养的青蛙还不能办养殖许可证,王理的脑袋嗡地一声,就像被打了一闷棍,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好在当地林业局的领导知道这件事情后,看到他这样有决心干事业,非常重视他的问题,经多次向上反映、沟通、事情总算有了转机。

湖南省沅江市林业局副局长 吴先云:在省林业厅,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是说能够办这个证。不仅如此,当地科技有关部门也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认证。

湖南省沅江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丁璞:他养青蛙这个路子是正确的,为什么?一个市场有需求。第二个,国家的这个野生青蛙要进行保护,所以在野地不让去抓,但是养(殖)的,是可以进行产作的,这个市场有需求,迎合和市场。第三个说,这个养青蛙是完全可行的,不是很难养,并且我们科技厅进行认证,认可了他这个,他这个养殖的方式。

王理说,当他听到林业局领导说给予他们大学生创业特事特办的时候,他内心的激动、喜悦,不亚于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

王理:我当时记得很清楚,那个领导跟我讲,他说王理,你说保护野生动物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我说保护野生动物最好的办法是养殖,他说没错,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养殖,只有这么的,才能够最好的保护。我们特殊事情、特殊处理,我们给你特批,湖南省第一张黑斑蛙的养殖许可证。就是这么的,一共跑了八次林业局,最后终于把它拿下来了,我记得当时拿下来这张证件的那一刻,可能比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应该说是人生中最头脑发蒙的一件事情了。

拿到养殖许可证后,王理的青蛙顺利上市,第一年销售,他的纯利润就有7、80万元。现在,他的年销售额已达3、4千万元。

共青团沅江市委书记 李谋: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像现在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就乡村而言,就20、30个人,大概有24、25个人的样子。包括……甚至养很多牛,养很多猪。

湖南省沅江市常务副市长 蔡光辉:每年考入大学二本以上的,大概就是6万人。但是每年毕业以后,还是绝大多数人留在外地,每年大概有100多人,回到我们自己家乡。最近几年,我们湖南省在搞创业工程,大学生创业,是我们这边,创业的一个部分,近三年我们大概扶持了,200多人的大学生毕业创业。

一位从农村考到城里的大学生,毕业后最终选择返乡养青蛙,能够舍弃自己头上的光环,卸下身上的包袱,这是因为他尊重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更可贵的是他对故乡的情怀,希望领着相亲们一起富裕,年轻轻轻,却对自我与责任有深刻的认识,难能可贵。

农业创业致富案例二:

老农民拯救淮王鱼现商机

安徽凤台县刘集乡硖山口村离县城3公里,地理位置独特,为千里淮河第一峡,上游淮水受硖山口峭石阻拦,迂回冲刷而下水流急湍。这里有种驰名中外的宝贝——淮王鱼。淮王鱼亦称淝王鱼、鮰皇鱼,鱼体粉红色、背部灰色,最大可长到20市斤,是淮水中的特有珍稀物种,是我国珍贵食用鱼类,有“水中活化石”之美誉。淮王鱼对栖息环境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一是流水湍急之处,二是石头之间,三是深潭之上。

硖山口的黑龙潭由洪水冲击形成,长200米、宽100米左右,深约16米,即使淡水季节也有急流冲过。这里洪水到来时水深20多米,河床岩石上多有河藻、小河蚌等,为淮王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这种鱼高度集群,夏季成群到处觅食,4~6月在急流中产卵,冬季则家族结伴栖息于水底层、岩洞、岸穴越冬。由于物种稀有,价格不菲,渔人多有捕捞,加上淮河的环境污染,淮王鱼几近绝迹。淮王鱼其烹饪后的鲜美远远胜过远近驰名的淮河鲤鱼,素有“淮上筵席之珍”的美誉。特别是后,其肉比豆腐还要细嫩,汤比鸡汁还要味美。这道菜已经列入了《中国菜谱》,称为“奶汁淮王鱼”。

今年60岁的詹可和是20世纪80年代凤台县刘集乡硖山口村支书。他是喝淮河水长大的朴实农民。詹可和自幼生长在峡山口,对淮王鱼有很深的感情。他清晰地记得,曾经硖山口一带每到淮河汛期,成群的野生淮王鱼便戏水欢跃起来。由于淮王鱼生活在隐蔽水草和岩石缝隙中,用常规渔网很难捕到。当地人发明了一种奇特的捕鱼工具,即用铁钉将很多木板钉成木屋状,取名叫“船坞子”。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后把这种渔具沉入水下,就像一间小木屋似的,淮王鱼就会以为是处值得信赖的安身暖和之处,成群钻进里面休憩。春节前将“船坞子”收起,这时鱼儿都在里面休眠,所以捕获他们不费吹灰之力。野生淮王鱼200多元一公斤,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许多人都把它当作佳节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詹可和发现随着淮河污染日趋严重,加之过度捕捞,淮王鱼的生活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已濒临灭绝。詹可和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拯救淮王鱼,“绝不能让它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拯救淮王鱼是一项大工程,面临巨大风险,弄不好会竹难篮打水一场空。当地很多村民得知老詹的壮举后都说他傻:这种无名无利的苦差事,何必出这个风头冒这个险?可詹可和坚持认为,即便倾家荡产繁育失败也问心无愧,这样也算对得起哺育祖祖辈辈的淮河母亲河了。

1995年夏天,在基层工作了20年的詹可和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他苦口婆心说服儿子詹同连把长期从事工程施工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又倾尽毕生积蓄,再四处筹资数十万元,和村里签订了承包50亩鱼塘的合同,盖了20多间厂房,购置了各种仪器设备,还聘请了几名专家。1996年春,投入上百万元的淮王鱼繁育基地与淮王鱼研究所同时宣告成立。

五载磨剑锋芒现

詹可和成了大忙人,开始了漫长的人工繁育淮王鱼之路。詹可和和儿子詹同连一道,翻阅了大量水产养殖书籍,请教了多名水产专家和近百位老渔民,了解淮王鱼的生活习性。

为了模拟淮王鱼的生长环境,詹可和先是用与淮王鱼习性相同的一种鱼苗进行研究、反复试验。试验成功后,他又天天乘着船到淮河里去寻找淮王鱼的踪迹,观察其生活环境、食性等。1996年冬天,詹可和花很大代价从凤台硖山口水域中捕获十多尾小淮王鱼。他把这些宝贝分放在几个小池子中精心照料。可第二年鱼儿不但不见长,还死了几条,詹可和百思不得其解。随后他调整了饲料配方,将池水水样送到环保检测部门查验出营养结构与有害成分比例。通过一年多的摸索饲养,他发现淮王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特别适合在含氮量比较低的静态水中存活。但接来的繁殖扩大种群又面临一次次的失败……

詹可和却从没打退堂鼓。他的坚强大义不仅打动了儿子,也感染了很多人,同时也促使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珍稀水生物淮王鱼的保护力度。淮南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发公告:1997年成立的位于硖山口附近的淮王鱼自然保护区全年禁渔。

詹可和经历无数次失败后,调整了方向。詹可和经多方奔走呼号,许多老专家被这个老农民倾家荡产挽救珍稀物种的执着精神所深深感染,答应提供支持。随后,淮王鱼研究所陆续与上海水产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权威部门建立技术依托关系。詹可和还邀请上海水产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武教授和他的学生到研究所来现场指导,破解淮王鱼等鱼类养殖繁育技术难题。

2000年春,詹可和从上海水产大学以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水产技术推广等单位请来一批精干力量,组建成立拯救淮王鱼项目协作小组。2001年,这些资深技术人员相继攻克了淮王鱼种鱼培育、催产、孵化等技术难关,成功繁育出淮王鱼鱼苗,并研制开发出“淮王鱼”专用饲料配方,成功拯救“淮王鱼”。中国水产养殖界为之沸腾!

“活化石”重现淮河

淮王鱼获救了,此时的詹可和又开始了新思考:如何使淮王鱼的养殖从实验性质走上规模化、商品化,使这一珍稀鱼类重新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詹可和再次投入巨资,模拟“淮王鱼”的自然生长环境,修建了标准种鱼苗塘、商品鱼精养塘,还相继繁育了江黄颡、凤淮鱼等特种亲鱼培养塘200多亩,成立了凤台县特种鱼养殖示范基地。2004年,基地初步形成了年产10吨淮王鱼的规模。商品淮王鱼售价400元一公斤,满足了上海、南京、徐州等大城市星级酒店对这种珍稀鱼类的需求,同时也为这种珍稀物种的延续提供了雄厚技术保障。市场消费火旺,皖北许多规模养殖场对养殖淮王鱼产生浓厚兴趣。现在詹可和的淮王鱼种苗和商品鱼非常畅销,每年获利近80万元。他不仅陆续还清了借款,并有了一定积蓄。

靠鱼发财并非詹可和走上挽救淮王鱼之路的初衷,“只有让鱼儿回归大自然并安全生存适应大自然,才是我拯救淮王鱼的最终目的!”2002年开始,随着淮河水质变好,詹可和每年都向淮河放养几千尾淮王鱼。人工繁育淮王鱼难度大、数量少,但到2012年底詹可和已累计无偿向淮河放养淮王鱼5万余尾,价值数十万元。

2013年8月,当地的一个渔民在县城附近的淮河与支流永幸河交汇处,捕到一条近2公斤重的肥硕淮王鱼。这说明淮河水质已经显著改善,更表明自然状态下的淮河硖山口保护区已经成为淮王鱼的乐园。得到这个消息,詹可和很激动。他花1000元买下这条鱼,用网箱把它养在鱼塘里。

淮王鱼放养大功告成了,现在詹可和又开始研究起了淮王鱼的历史文化。他在渔场创办了“硖石山庄”,意在将淮王鱼的历史文化和淮河文化、美食文化融入其中,供世人分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4561/465007724.html

更多阅读

红河大棚养鸡致富 农村创业天地广,养鸡致富也容易

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供需在这几年总是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么我们也是从这里面看到了农村的市场其实是很广大的,有需求就有市场,那么投身到农村不见得就是一种后退,有时候还是一种新的开始。现在农村创富,农民企业家的故

调查:中国百姓创业致富呈现新变化

日前,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06-2007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创业企业所属比重最大的五个行业中,农业加工业和工业加工业整体致富水平最高。     据了解,自2004年起

农业创业致富 农业创业致富案例

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看看那些农业创业致富案例,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农业创业致富案例一:大学生回乡养青蛙?年收入4000万!在湖南省沅

发家致富创业视频 农业养殖发家致富创业故事

创业就是为了找到成功的机遇,但成功并非易事。看看那些农业养殖发家致富创业故事,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农业养殖发家致富创业故事一:女大学生回乡养兔当兔王“农

声明:《农业创业致富 农业创业致富案例》为网友死权掌控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