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的起源和历史 藤球的起源历史

藤球起源于西元15世纪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一带,目前藤球运动比较兴盛的国家有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藤球的起源历史,欢迎阅读!

藤球的相关介绍:

藤球是亚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990年北京亚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比赛藤球时所使用的球是由藤所编成的黄色空心圆球,故以此为名。它的比赛方式与排球有些类似,所以又被称为“脚踢的排球”。

项目:藤球

亚运小项:

男子:单组赛、团体赛、圆场赛

女子:单组赛、团体赛、圆场赛藤球是用9~11根细藤单曾藤条编制而成的黄色空心圆球。球的周长是53厘米。球的直径约12厘米,球面上有12个五角形孔。重量为160~180克。藤球是一种介于排球、篮球、足球之间的运动。

藤球运动是两队隔网竞赛的运动,是一项观赏性、竞技性很强的项目。藤球的体积小、重量轻,要用脚去支配和控制球,但技术动作比足球更加精确、高难。藤球是流行于东南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古老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自己的脚腕、膝关节等同时夹、顶球,不让球落地,类似我国民间踢花毽子。藤球跟排球比赛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以脚代手,所以又叫“脚踢的排球”。

藤球是一项技巧性很高的运动,在“传”球时要运用特殊的技术。藤球是在一块手织机编织铺就的场地内进行。每支球队上场2~3人。击球过网,并使球落到对方场地内,或使对方球员接球出界。藤球的基本动作——踢球,通常需要将脚踢到半空齐肩的高度。在马来语(藤球发源于马拉西亚)中,踢球称为“sepak”,运球称为“takraw”。藤球运动员不许用手触球。在比赛中,他们可以用脚、腿、肩膀和头来触球。为了使球保持在空中飞行,运动员需要使用停球、各种杂技式的动作或踢球等方法。

藤球的起源历史:

藤球运动源于15世纪的苏丹国统治下的马六甲一带地区,由马来西亚的“sepakraga”运动发展而来。当时,人们在劳动之余,围成一圈,不用手和胳膊,用头顶球、用脚踢球,使之不落地,传踢一个藤球(raga),使其在空中停留尽量多的时间。

这种轻松愉快、消除疲劳的运动很快[1]便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传开了。早在11世纪,东南亚国家文化中就有关于藤球运动的记录。在泰国,它被称为“takraw”,在菲律宾称为“sipa”,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成为“sepakraga”,在缅甸称为“chingloong”,在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称为“rago”。

自从东南亚的爱好者们加入球网并制定了类似排球的规则之后,藤球比赛变得更激烈,挑战性更强了。1945年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举行了一场藤球表演赛,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藤球运动如燎原之火传遍了马来半岛和东南亚各地。1960年,一套完善的比赛规章制度建立起来。这项运动被定名为藤球(sepaktakraw),并进入了东南亚运动会。

张姓的起源和历史 藤球的起源历史

现代藤球的产生仅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藤球运动中网的使用为标志的。泰国前教育部长科·乔哈利对推广藤球运动作出了一定贡献,被认为是“现代藤球运动之父”。乔·哈利经过努力,使藤球于1965年被正式列为两年一度的东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开始在东南亚国家中流行起来。1982年藤球作为表演项目进入亚运会,并被列入1990年北京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藤球运动发展较为缓慢。1987年底,亚洲藤协率队来华访问表演,精彩的表演赛令众多中国观众大饱眼福。这次访问对我国的藤球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此中国也开始这方面的练习,并开始介绍并推广这项健体强身的竞技运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4661/775235815.html

更多阅读

香薰的起源与历史 咖啡的起源和历史

香薰的起源与历史——《现代香薰疗法》珍妮“芳香疗法”是由法语Aroma 和Therapy 组合而成的新词汇,它是一门利用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对人体进行保育、按摩、消毒、除臭等,来达到养生保健和延缓衰老的艺术和科学。它是通过香料飘

玉米的起源和历史 水果玉米 水果玉米-类型,水果玉米-起源历史

水果玉米是适合生吃的一种超甜玉米,青棒阶段皮薄、汁多、质脆而甜,可直接生吃,薄薄的表皮一咬就破,清香的汁液溢满齿颊,生吃熟吃都特别甜、特别脆,像水果一样,因此被称为“水果玉米”。 水果玉米有很多品种,都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甜玉米

声明:《张姓的起源和历史 藤球的起源历史》为网友一缕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