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自然界,人的思维以及人类社会都在遵循着各自的规律发展,那么也就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去办事,一旦违反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相关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全文如下: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根本性的原因是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异化。这种异化表现在,人将“动物性的需求”摆在了第一位,却降低了人的本质性需求。在此价值观支配下,人类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满足人的物性需求,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生存问题,以寻求破解之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生态问题具有比较深刻而全面的思考,他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人的灵魂问题。他们都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1]457,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做的。
一、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借鉴,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态意识是最大的生态资源,是避免生态灾难的重要因素。生态意识内含着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生态有价、生态环保、生态安全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当务之急,就是要对人们的自然观、技术观和消费观进行教育。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人们通常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资源只有被人开发才能实现其价值,这种自然观必然造成巨大的生态财富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演化为严重的生态危机。防治环境问题,关键在于扭转人定胜天的自然观,跳出自我中心主义,树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福斯特号召开展一场生态价值和文化融为一体的生态道德革命,变“土地为商品的伦理观”为“人地共体的伦理观”。他认为“在未来的生态社会中自然和社区的地位必然处于资本积累之上;平等和正义处于个人贪婪之上,而民主则处于市场之上”[1]82。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扎根在人性深处的伦理道德进行教育,使人们树立生态有价,其价值远远高于使用价值的意识,对此应有长远的眼光。还要教育人们要以民主的、平等的、正义的价值观对待自然,而不是肆意掠夺自然。
(二)生态技术观教育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既反对技术革新能够拯救环境、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的观点,也反对把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归结为技术进步、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就是放弃技术的观点。莱斯认为,是人们对科技合理性的“误解”造成了技术的非理性运用,“科学和技术的合理性是一种向社会进步输出合理性的完整的、独立的力量,换句话说,通过科学和技术进步来控制自然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进步的方法”[2]49。技术的作用不在技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价值观及社会制度的性质,在资本逻辑统治下的技术运用不可能遵循生态原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激发人们尤其是技术发明人员进行自我教育,逐步启发人性的自我训导,转变运用技术控制自然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态伦理的、道德的技术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辩证、理性地看待技术,使技术运用遵循生态原则,并恰当使用技术来处理一些环境问题,预防技术异化,这样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人。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把批判的锋芒从经济领域转向了消费领域,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已经从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危机转向了生态危机,揭示了消费主义价值观与当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高兹认为,人们的消费观已从“够了就行”演变成“越多越好”,“代替‘够了就行’这种体验,提出了一种用利润尺度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成功不再是个人评价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生活品质’的问题,而是主要看所挣的钱和所积累的财富的多少。……效率就是标准,并且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效能:更多比更少好,那些钱挣得更多的人比钱挣得更少的人好。”[3]113现代人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非理性的消费主义者,陷入了消费的泥潭,人们把消费了多少东西、消费得起多高档商品,作为评价自我价值的主要标准。其购买物不是以服务人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奴役人的力量存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努力追求精神需求。另外,要激发人们的反思力量,使反思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认识自我的真实需要、真实的幸福取向,这样才有可能使人们处理好幸福、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富贵病”“现代病”。
二、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为借鉴,进行生态制度观教育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拘泥于从哲学价值观的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之道,还强调要从哲学价值观和制度维度的结合来分析生态问题,通过价值观和制度的双重变革来解决生态危机。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仅需要发挥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还应在制度维度发挥作用。
(一)生态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
社会改革应朝着超越工业文明社会、建立新型文明社会,也就是“生态文明社会”方向努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有过激烈的批判,要求对现代性进行“治疗”,并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处理生态问题的优势,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目前的社会主义并不满意,他们要求进入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即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真正复活。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应发挥作用,一是要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进行教育,变革现存高度集中的社会生产和管理模式,追求“生产性正义”,实现生产民主化。二是要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进行教育,批判吸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并非追求经济的零增长,排斥技术发展和生产,要人们回到原始的穷乡僻壤的环境中生活,而是为了经济发展遵循生态原则。我国放缓GDP增长速度,强调绿色GDP,进入经济新常态,显示了“稳态经济”模式的战略选择。
(二)生态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形式,强调以人为本,尤其关注穷人的利益,“只有重视和解决与生产方式相关的经济和环境不公的问题,生态发展才有可能。对经济的发展、生态学的态度是适度,而不是更多。应该以人为本,尤其是穷人,而不是以生产甚至环境为本,应该强调满足基本需求和长期保障的重要性。这是我们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的道德进行斗争所要坚持的基本道义。”[4]42在社会主义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梦可以诠释为人民的梦,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共通点。然而,现实中以人为本落实不够,其内涵也有待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要加强研究与宣传教育,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最重要就是要以人的本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某些人为本,而是要以现实的总体的人为本,尤其是社会底层人物的基本利益需求与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生态教育要坚持全球环保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强调,解决生态问题应该坚持“全球性的行动、全球性的思考”。他们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实现“较易于生存的社会”,“把工业发达的各个国家的社会政策综合在一起的社会,其目标就是降低商品作为满足人的需要因素的重要性和最大程度减少个人平均能源和物质需求。大部分未来技术的发明都要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和同环境中积累的残存的工业废物做斗争”[5]112。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在制定应对生态问题的政策时,不能只关注于本国,无论是寻找生态源头还是寻找生态药方都应该基于全球视野,加强与他国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经验与技术。
必要时,还要帮助他国防治生态破坏,共享生态环保。更重要的一点是“转向较易于生存的社会,要想成为一种社会进步,必须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逐步克服甚至在最富有的工业化国家也仍然存在的地方贫困,作为上述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很明显,由于不利因素,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将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贫穷社会”[5]112。这就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维持这种社会的相关政策,以避免过度强调环保而使社会陷于落后贫穷。
三、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为借鉴,进行生态实践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与政策的教育上主要关注理论层面,思想支配行为,思想革命为的是实践革命,也只有落实到实践,思想革命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政策教育指导下,人的生活、生产实践也必将体现生态环保。
(一)生态生产实践
资本主义生产遵循资本逻辑,利润至上、多多益善、为生产而生产,这必然“死于过度”。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人们走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之路,生产实践活动要遵循生态逻辑。这就要引导人们反思现实的生产与消费,追求“生产得更少,生活得更好”,“从创造性的、非异化的劳动而不是以广告为媒介的商品的无止境的消费中获得满足。这一看法将支持我们对目前由这些商品的浪费性的过度生产所造成的爆炸性的危机趋势的叙述,而过度生产这些商品的目的显然是要对人们在异化劳动中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补偿”[6]488。所以,人们应以生态为导向组织正义性的、非异化的、合理适度的生产,实现生产人的尺度与自然界的尺度相统一,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在生态保持良好的同时促进社会生产进步。
(二)生态生活实践
“如何生活的问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认为的当今世界的最大问题,一定的生活方式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活方式集中表现为消费方式,消费活动又是在相应的需求动机驱使下的,人的需求体现人的欲望。这要求人们提高驾驭欲望的能力,从人性深处扭转自身的变态欲望,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教育人们消除消费等于幸福的异化生活方式,要求人们追求“较易于生存的社会”,打断“更多”与“更好”的关系,让“更少”与“更好”相结合,变“占有”式生活为“存在”式生活。这样才能使人们处理好劳动、需要、消费和幸福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生活符合生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