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经济发展路径,还是政府政策导向,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未来十年将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服务大国跃进的十年,对于城市发展你有哪些意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城市发展的意见,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发展意见范文一
我国的超大城市处于国家功能区的核心位置,对周边区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牵引和辐射作用。北京是京津冀的核心、天津是环渤海的核心、广州是珠三角的核心、武汉是长江中下游的核心等等。超大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周边城市的智慧城市,为此,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原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曾经提出过,智慧城市要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先行,通过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的智慧城市的发展。
第一、善治政府。智慧城市的主要还在于政府,政府的作为决定人民的态度。首先政府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平面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公开政府事务,使政府工作从黑匣子里走出来,在阳光下受到各界的监督。其次,政府的权利要受到法制的束缚和管控,政府的决策要经得起法律的认可,要得到民众的参与和认可。再有,政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提升政府办事的效率。
第二、人人有数。政府要掌握城市里的人口的情况,人人有数据,人人有档案。政府据此,可以有针对性的“以人为本”的服务方案。不论是外国来的旅游的,还是暂住打工的,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收集和处理数据,为城市对人的服务而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相应配套服务做好大数据的支撑。
第三、绿色经济。超大城市目前正在处于产业进一步转型过程中,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经超越第一、二其他产业,还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减少传统煤、油等资源消耗,提升新能源、天然气的比重。
第四、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减少土地摊大饼形式,减少功能区分割模式,减少人员大规模移动,在各区域按照就近原则设计居民的就业、就学和就医,增加公共交通的出行服务,减少公务车、出租车和私家车的市内移动。
第五、产业协同。超大城市要和周边城市建立产业协同发展体系,超大城市做高端的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周边城市和地区做产业落地、科技应用和配套服务地区。
第六、文化传承。文化是城市的魂,超大城市各有各的传承,也是吸引其他人来超大城市的主要亮点,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做大文化产业,做好文化得而宣传和推广。
第七、终身教育。人才是城市的发展的动力,人才是城市创新的源泉,为各阶段的人士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提供低廉的知识获取途径,需要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第八、全民保健。城市管理者需要制定科学的政策、合理的策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针对所有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无微不至的健康管理,以及高水平的诊断处置、低廉的服务费用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市发展意见范文二
如何吸引山西及周边北方地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以手工艺品为主的手工艺人到运城市发展创业,使运城市成为北方地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发、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产业都市,成为北方地区民间手工艺术品集散地。如何丰富“古中国”旅游景点的内涵,避免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同质化。同时响应总理在“两会”上提出的大力扶持微创企业的精神又结合本市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一个传统文化手工艺品的微型企业产业群,在运城打造出继“文化旅游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新兴产业。但是这些宏观远大的规划和构想如何才能实现呢?
多媒体支持和宣传
制定一整套由电视、电台、报纸、杂志、艺术网站、微信公众号、街边宣传栏等全媒体支持的宣传系统。
1、运城市电视台有多个频道,用一个频道更名为“传统文化频道”,全天播放与"古中国"旅游传统手工艺品有关的新闻、电视剧、历史知识、历史趣闻等。有计划的毎天宣传10-15名传统民间艺人,同时推介一些收藏家等。每人20分钟的播出时间,宣传片由艺人自备,每天10-15人,一年3650-5475人,主要以吸引外省市民间艺人为主。
2、运城市主要报纸拿出一个整版做为文化专版,每天推介5-8名民间艺人,同时刊登旅游历史民间艺术知识;
3、运城市电台也设置一些固定时段播报一些旅游历史民间艺术知识,并每天推介5-8位民间艺人
4、创办一份宣传“非遗”的刊物,其中划定部分版面用于推介传承“非遗”的民间艺人;
5、利用现有博物馆为基础建立传统文化艺术类网站,专用于网络方面的宣传报道。(设计此类网站约2万元左右,年服务器使用费1000-5000元即可,如果不进行专业采编有一二人进行后台维护即可,还可以经营成赢利性网站);
6、配套申请微信公众订阅号,每天定期发送微信分享,传播传统文化新闻、知识,同时发布5-8位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
7、利用现有博物馆为平台,定期举行传统民间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
8、每年举行传统文化手工艺的知识竞赛、评选、拍卖等。
9,…..
以上几项媒体宣传措施基本都是利用原有资源,基本不用额外费用或额外增加很少的费用,便可在短时间内在圈内进行广泛传播,进而吸引以数万人来接洽创业宣传事宜,形成以十万人次计的各地民间艺人士出入运城。
政府主导运作和扶持
1、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和政策;
2、政府将现有闲置的办公用房免费租给进行传统文化手工艺品创业人员使用(这一举措既解决了政府办公楼空置问题,又落实了“两会”支持微创企业发展的精神)。
3、协调一些企业,让其闲置房屋低价租给民间艺人;
4、出资扶植传统手工艺人的发展。如果政府能出资500万每年,扶植500位民间艺术家创建工作室,将形成壮观的民间艺术工作室群,其中特别要对外来民间艺人和艺术机构给予扶植;
5、可在相应位置提供一些土地免费或低价提供给真正有实力的民间艺术家或者艺术收藏爱好者建设工作室或博物馆,形成一个可参观旅游、交易学习,又可加工研发的传统手工艺品的文化产业园;
6、利用运城市博物馆现有的场地和人员,开发一个集展示和销售传统手工艺品一体的景点,形成可参观可售让的博物馆;
7、从城市到村镇,给现有的手工艺人发放证书,在城市村镇树立他们的宣传栏,同时指导他们建立可参观、可互动的工作室。
8, 运用公共关系“制造新闻”,寻找公众关心的“热点”。定期有计划策划一些活动、事件或趣闻,产生新闻价值吸引媒体报道,这方面可由旅游部门和新闻媒体、美协等单位联合策划,使每月都有相应的“新闻”在网上和微信中热传;
3、在高速出入口处设大广告牌,过往运城市的各种交通工具上做相应的广告,适时也可在全国性媒体上做软性宣传,“古中国”如此高耸的概念必引起全国各省市及各地游客和民间艺术家的强烈反应;
综上所述,这个建议就是一个以”古中国’概念为引领,由文化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和传统文化手工艺产业,同时传统文化手工艺产业又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各部门各产业整体联动为核心”的总体战略思路,以此为基础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和传统文化手工艺产业,从而带动运城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议可以只花费非常有限的资金,用一年做好“古中国”和民间艺术家推介宣传和基础工作,再逐步扶植发展艺人工作室和手工艺品加工作坊的建立,再经过二到三年的持续投入和宣传,对运城的整体经济发展必能产生巨大的可持续性的效果。
城市发展意见范文三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要真正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就必须要重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齐头并进和协同发展,并且加强对技术、专利等知识型和品牌型服务贸易的培育和推动。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新兴技术革命浪潮带来的政策和产业势能,各城市地区在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和探索。
1、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突破,服务贸易提升货物贸易粘性,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搭建货物贸易厂商同服务贸易厂商的对接合作平台,推动服务贸易同货物贸易的捆绑出口,尤其是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货物贸易新兴市场。一方面,利用货物出口的刚性需求克服服务出口的渠道窄,企业小等限制,带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和商务服务、通信服务等服务出口的突破;反过来,也借助服务的周期长,客户粘度大,带动面广等特征,促进货物贸易的附加值提升和业务持续性,并根据客户的持续接触和反馈推动货物出口的质量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得益彰。
2、明确发展时序,统筹协调资源。服务贸易覆盖领域较广,并且同城市整体产业结构和经济类型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制定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各细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时序,避免“大而全、同质化”的产业定位,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推动重点服务贸易领域的突破,形成城市服务贸易的独特品牌和优势。以旅游型城市为例,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如何加强城市旅游及文化品牌建设和传播,推动旅游产品开发及服务创新,简化外国人出入境和签证审批流程,提升旅游满意度,尤其是在国内旅游产业链同质化的现状下,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与生态链条打造,就不失为一条扭转旅游逆差的路径。还有一些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更可以借助服务外包技术含量高,人才吸引力强等特点推动本地的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与国际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3、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双轮驱动。在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评估市场和政府的各自角色和作用。尽管目前政府退出,市场主导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创新的主流说法,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的认识到,相对于货物贸易,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服务企业在全球市场上面临无渠道、无资源、无议价能力、无资质等诸多限制,因此必然需要借助政府资源和政策势能。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哪些是需要市场解决的,比如企业核心产品和能力建设,以及哪些是需要政府着力引导的,比如(1)搭建服务出口与对接平台,与海外的行业商会、驻外使馆建立合作,通过在线平台与线下会议等多种渠道和模式,推动本地服务企业的抱团出海;(2)简化海关及政府审批流程,针对各类服务企业在产品、人才、资金进出境方面涉及到的资质认定和流程进行简化和便利化提升,降低企业服务出口成本;(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体制,一方面同国际相关法律以及通用准则接轨,一方面适当保护我国新兴服务企业,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知识密集型和自主品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优化服务贸易结构;(4)大胆尝试金融创新,调整外汇管理方式,加强金融机构审核,充分借鉴全球以及我国天津、上海等城市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创新。
4、加强服务贸易统计与管理。随着“大物移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革命的冲击,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企业的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跨界竞争与合作导致产业边界不断变化,传统的服务分类与定义已经远远落后于产业的最新发展。因此,在服务贸易的统计与管理体制创新方面,也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产业变化,及时的根据产业发展调整产业分类及统计口径,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而进一步推动产业扶持政策的创新与完善,更好的服务于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的企业的快速发展。
5、平衡总量增加与结构优化的进程。今天我们针对产业发展和考核体系进入了一个怪圈,就是一方面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产业结构的不足,也认同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阶段性总量减少等问题,但是在产业发展的考核体制中却依然沿用总量考核为主的评估体制,导致诸多的产业创新举措停留在表面而无法实际落地推广。借鉴深圳、上海、北京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在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打破这一现状,平衡好服务贸易总量增加与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是各个服务贸易试点城市在体制创新方面面临的首要难题,一方面需要城市主管领导的战略眼光与魄力,一方面更应该从制度层面保护和推广体制创新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