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广告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

在确定营销计划之前,应先进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广告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相关内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企业广告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一

青岛啤酒世博营销

市场背景

相对国际发达市场,中国市场份额分散,竞争更加多层次化。 雪花、青岛、百威和燕京四家最大啤酒生产企业销售量加在一起,仅占全国销售的56%,强大的区域品牌既是竞争对手也是收购对象。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上, Anheuser-Busch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53% (美国饮料工业杂志,3月)。庞大的增长机会让各大公司都在激烈争取市场份额增加。有些品牌通过产品促销、折扣和发展渠道积极扩大销售,不惜牺牲利润。 究竟如何让自己的品牌能够成长、扩张、称霸,是每个公司面临的选择。

青岛是中国最知名的啤酒,但从全国销售量而言并非第一,距离市场绝对优势还有一段路。

青岛啤酒的挑战:如何被认可为“国际品牌”?

青岛自起就把“国际化”定为品牌发展的方向, 以此加强品牌差异化、竞争力:

-,在具战略意义的上海市场,中日合资的三得利有47%的份额,而青岛只有16%。在国际感强烈的上海,青岛亟须突破“中国本土品牌”的颈瓶。

-青岛一边在争夺区域霸主的地位,一边还要在高端市场接招“洋品牌”。在夜店等场合,年轻人更喜欢用百威等品牌来展现自己的时尚形象。青岛是中国在海外最成功的中国品牌之一,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 但“墙里开花墙外香”, 国人似乎并不认同青岛的“国际品牌”地位。

-青岛的海外扩展的雄心也促使它迫切希望成为国际品牌。青岛的出口量占了中国啤酒出口量的一半,但销售过于分散,暂时无法在海外市场直接用大规模传销支持。而这也无疑放慢了青岛国际化的脚步及国内消费者对它的国际化形象的认同。

青岛的挑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成功蜕变成国际品牌?

上海世博给了青岛一个可遇不可求的良机。

在北京奥运后,世博是中国展现成功的最佳机会,也是向中国人和世界第一手接触的重大机会。 对很多还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来说,去世博的经历如同出国“看西洋景”,而在世博中接触外国游客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世博唤起的上海人的自豪感,更是毋庸置疑。

虽然青岛不是世博会官方赞助商,但世博会的机会完全切合青岛品牌定位诉求。对于青岛而言,世博会是:

—— 一个与海外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最佳机会。世博会给上海带来700多万的外国消费者。以青岛占中国啤酒出口的50%以及首个进军海外的地位,如果海外消费者尝试过中国的啤酒,一定是喝青岛啤酒。

—— 一个向国内消费者展现其国际化优势, 与竞争对手加大差异,增强对青岛品牌的热爱的最佳时机。 对上海本地消费者来说,世界各地的客人在享用青岛啤酒就是青岛的国际品牌的最好的证明。

广告宣传目标

1.让青岛啤酒借世博之力成功被国人认可为国际品牌

2.与上海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 并以此提升销量

媒体支出总额

户外400万

平面100万

电视节目植入“世博盛宴”600万

总共1100百万

核心创意

喝青岛 懂中国

在系列宣传“喝青岛 懂中国”活动中,青岛与世界各地人们成为喝酒的伙伴,用风趣和年轻的语调向海内外游客介绍中国喝酒文化和礼节。

我们的策略是: 通过打动来世博的外国游客,让中国的消费者感到青岛啤酒的国际形象。

对游客而言,世博会是游客访沪的主要原因,消费群体目的非常清晰——逛世博,游上海。喝上一两杯本地的啤酒,是其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对上海消费者来说,他们希望客人们除了世博之外, 也能感受到上海以及中国文化的魅力。

青岛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才能同时打动他们?

1.青岛该说什么?

青岛是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啤酒品牌,早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就已经打入美国市场。与熊猫、乒乓球和宫保鸡丁一样,青岛是外国人最早识别的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标志性品牌应该表现得像是主人。我们不是卖啤酒,是在招待大家参加欢乐的大聚会。 通过扮演招待外国访客的好主人,青岛切入了上海人对举办世博会的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到青岛是上海的一部分。

2.如何表达?

当然我们可以做肤浅的所谓国际化表达形式:一群漂亮的老外手握啤酒,兴奋不已。但那样做,只会把青岛沦为一个山寨版国际品牌。青岛是国际化的,又是深植于中华文化中的。世博会恰是一个消除“本土”和“国际”间隔阂的平台。正如常言: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我们决定做回最真状态的自己:一个自豪的中国国际品牌。

3.以何种品牌调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常常是刻板又严肃,令人敬而远之。 这个样子怕是很难让人煮酒论英雄! 于是,中国民间文化酒文化里俏皮、幽默、魅力十足的一面激发了我们的灵感。

中国很少出现过英文广告。可是,对一位具备国际视野、好客的中国人来说,他当然会用客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沟通。而对于普通的上海消费者乃至中国游客来说,自家的青岛用英文来待客,真的是很有面子的事!

我们选择让品牌愿景和世博机遇本身来激发创意 。我们选择让青岛以最中国的身份成为最国际的品牌。

创意实施

如何通过有限预算建立其地标级形象?

青岛的媒体运用预算仅占行业媒体花费的12%。我们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不仅要创造知名度,也要为青岛创造高大的品牌地位。

第一部分:盛大的欢迎,2010 年5~7月

为了整个活动的开展,我们选择了垄断性、高质量的曝光。媒体的配置必须与整个品牌地位相配。为了达此目的,我们以户外广告作为活动主轴并花费整个活动媒体预算的73%。强大的攻势让人迅速感到青岛的“主人”地位:

- 在上海繁忙且位于上海世博路线之上的各个地铁站设置户外广告牌,例如人民广场。

- 在上海游客常看的杂志上

- 在零售终端

- 电视专栏节目产品植入

第二部分:上海来的纪念品,8~10月

第二部分也同样重要。 一旦整个活动与世博以及消费者的关系建立起来,只需要较少的预算,专心依靠那些已经产生的口碑传播来持续地传播活动信息。在这阶段我们希望给予每一个人活动的一小部分,让他们自己带回家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

随着讯息发布,我们支持其他可以让活动曝光且被谈论的媒体,使整个活动伴随着世博成为它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的主轴元素:

- 公关活动

- 网络视频

- 口碑传播

- 世博书籍

- 世博”低碳”展览会的纪念礼物

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广告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

效果

青岛以“纯中国”的形象,成为世博会上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一个强有力的纽带。 提交本案例之前,我们刚完成了在5月初开始的第一阶段活动。在6月底之前,我们已得到了正面的反馈,而这些可以直接归功于第一阶段的活动。

形象提升:

—— 在所有看过活动的上海啤酒饮用者中里,有76%的人曾经与亲朋好友讨论过该活动。验证了我们成功维持的战略优势/病毒营销策略 (来源:chinapolling.com, 7月。 青岛啤酒网上量化调研, 样本量186)。

——在看过这些广告的上海啤酒饮用者人中,63% 认为它让青岛成为一个更有趣的品牌; 50% 认为“青岛是中国第一啤酒品牌”; 45% 认为它让青岛“更国际化”(来源 : chinapolling.com, 7

月。 网上量化调研, 样本量186)。青岛在上海这个弱势地区的地位得到正面提升。

媒体效应:

—— 这个广告宣传上市后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包括: Adquan.com 广告门,Meihua 梅花网,Madisonboom麦迪逊邦,Modern Advertising 现代广告,, DSZR 第三种人, A.com.cn 中华广告网,Campaign媒介, Creative Madhouse, Photoshopcn设计中国,sohu论坛,环球企业家报道,等。

——它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影响: Media,Campaign Brief Asia, 及 creativematch.com 等国际媒体都有报道,帮我们把青岛的名声传播海外。其他的影响:

——媒体预算 : 青岛的在上海的媒体投入远低于竞品,只占行业12%, 远低于青岛的市场占有率22%, 也远低于大多数竞品。通过远低于竞品的预算, 青岛提升市场占有率达5%。

点评:

本土品牌的国际化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必修课,而这种形象的提升和转变对品牌来说并非易事。如何既根植于品牌的调性,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需要品牌对自身的认知非常清楚。青岛啤酒近年来的一些尝试都可圈可点,绿色成为它最醒目的一个标志,它也在这个绿色上做足文章。与世博会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借势营销的魅力。

——王智颖

企业广告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二

南昌啤酒以幽默阐释“爱不释手”

瘾君子的直觉

数据显示,以来,我国啤酒产业的产量已突破4000万千升,连续多年雄踞世界产量第一。这个数字意味着包括喝奶的婴儿在内的13亿国人人均年消费啤酒300余升,差不多每天都要喝掉1升啤酒。

庞大的啤酒消费市场,正由强大的啤酒寡头和如林的地方军瓜分。前十大啤酒企业的产量集中度已经达到70%,其中,华润雪花、青岛、燕京作为全国性啤酒品牌,均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第二梯队金星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市场份额在5%以下。

当并不“雪花”的雪花啤酒出现在广东餐桌,当并不“燕京”的燕京啤酒出现在乡村野店,你还能相信啤酒巨头们的疯狂扩张是成功的战略吗?

啤酒的口感虽然看重德国标准,但一千个瘾君子自然有一千个标准,一个大一统的品牌,能满足众口难调的市场吗?

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南昌啤酒的再给力

身在南昌,你一定会找到这样一种幸福感,那就是吃上鲜辣可口的炒米粉,喝上一口南昌8度啤酒,柔韧与爽滑交织于口,实在是味中极致。

南昌啤酒就这么根深蒂固地生长在南昌这个区域市场,任凭外来啤酒巨擘新军的强力攻城,依然雄踞市场的领导位置,和诸多地域象征符号一起成为见证南昌的生活符号。

人们都说,南昌啤酒是依靠市民们长久以来对本地品牌的依赖而生存下来的。实则不然,在商品大流通的今天,消费习惯改弦易辙实在是见怪不怪。然而撼他事易,撼掉南昌啤酒在用户心中的地位,相当难办。

南昌8度啤酒的问世,则为南昌啤酒深入民心更加注了一道强大的砝码。清新的香气和爽快的口感,让南昌人过上了更加幸福的饮食生活。

作为创意人,我们有理由让更多的人爱上南昌8度啤酒。

啤酒广告可以更爽

客户期待广告能表达出品牌对消费者的黏性,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加入分享品牌的队伍。创意人于是从瘾君子热爱南昌啤酒的角度找到了“爱不释手”的形象表达。只有挚爱才会爱不释手,只有挚爱才有深度认同。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挖掘元素,找到爱不释手的戏剧性冲突,广告也开始让人爱不释手起来。

我们看到一只手举着8度啤酒,另一只手帮妻子系围裙的无奈;还看到一只手举着8度啤酒,另一只手手持电钻钻孔的荒唐;我们看到一只手拿着8度啤酒畅饮,另一只手划桨的滑稽,还甚至看到一只只手举着8度啤酒畅饮,另一只只手协力拔河的夸张⋯⋯

这才是爱不释手,这才是令我们无法割舍的生活元素——南昌8度啤酒。

和其他啤酒品牌有鲜明不同的是,南昌8度啤酒广告以MTV的形式展开,抒情的男生尽情地唱着瘾君子对南昌8度的热爱,配合着诙谐、幽默的情境,着实让我们感动了一把。

啤酒广告理应如此快乐,如此离奇,如此不可思议,就像一支南昌啤酒,在中国的中部市场,如此神奇地畅销了几十年。

点评:

南昌8度啤酒广告以MTV的形式展开,讲述男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紧握啤酒畅饮,哪怕会尴尬连连来贯穿影片“爱不释手”的主题。以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找到爱不释手的戏剧冲突;MTV的形式,将主题信息带入歌曲中,欣赏之余,更向消费者传达了“爱不释手”的广告主题。以情动人,让消费者着实感动。

——曹 峰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企业广告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5961/904235225.html

更多阅读

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

自80年末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案例分析行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相关内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一后宫优雅事件新浪微博营销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范文 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范文

科学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范文一:合资+直营,多彩饰家抢局O2O线下

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

对于市场,没有仔细的分析就没有发言权,企业作为市场的一部分,案例分析理所应当的被企业越来越看重。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一:L小姐的咖啡馆之死:躲过各种坑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案例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案例分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关系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成败。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一:漫庭:打响度假别墅销售的超限战2015年下

品牌营销策略案例 品牌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案例分析有所变化,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案例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品牌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品牌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一:场景营销案例解析罗

声明:《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广告营销策略分析与案例》为网友喜旧之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