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国团(1937年8月10日-1968年6月20日),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容国团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人物介绍
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中山县南屏乡(今属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容国团从小喜爱乒乓球运动。15岁时即代表香港工联乒乓球队参加比赛。他研究出来的快速抽击,打破了当时主导欧洲和日本的花巧式打球方法。文革期间遭到批判,不堪受辱自杀身亡,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悲情人物。
容国团之死
1968年6月20日,从国家体委大楼里走出了一位年青人,他刚刚参加完批判大会,满脸愁云,双眉紧蹙,一双大眼似乎心不在焉地扫视着前方,这种异样的表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留意。因为那时,这绝望、憔悴的面孔,在凡有人群的地方都会见到。
他,拖着象灌了铅的腿、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里。他留恋地看着这个刚建立三年的温暖的小家。他眷恋贤惠的妻子,疼爱不满两岁的女儿,更牵挂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父亲。他知道,自己就这样走了,会给家庭带来怎样巨大的悲怆!
但,他是个男子汉,又有着十分执拗、甚至过于执拗的个性,一旦选择了一条路,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颤巍巍地拿起了笔,用泪、用血、用生命写下了临别的心声: “还我历史清白!” “不要怀疑我是敌人!” “请允许我最后一次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他郑重地把遗书放进自己的口袋,又装进了一条尼龙绳……妻子黄秀珍回来了。她知道丈夫心情不好,政治风云变幻,她已做好准备,一旦他被拘留,自己也要前去和丈夫一起过“牛棚”生活。她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把晚饭端到丈夫面前,一同吃起来。“今天的会有什么新情况吗?”妻子看了看丈夫的脸色问? “还不是老样子,总免不了要揪我。”丈夫眼里闪动着愤懑的光泽。 “你怕什么,事实总是事实。”妻子像往日一样抚慰着。 妻子要开会去了。
他欲言又止地望着妻子,眼神中蕴含着深情、哀伤和歉疚。因为他决定远行了。他走了。走向遥远的“天国”。
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却也是一个非凡的人──他为中华民族体育争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是我国体育史上当之无愧的英雄。
容国团,你这响亮的名字,曾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
容国团,你不该匆匆离开你热爱的球台,不该离开你心爱的亲人,更不该舍弃你的青春与生命。走上这一步,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是他意志薄弱?
可是,在人离世前,不会像摄像机一样在大脑皮层留下记录。而那个年月也太黑暗了,别世的人,留下的遗书也只能是经过筛选的话,因为他们还要考虑到尽量少株连自己的亲属。他们甚至不能象革命先烈那样,在公开的敌人面前,痛快淋漓地倾诉自己的愤恨。在人们印象中,大凡寻短见都是意志薄弱者。其实也不尽然。一个从各国强手的密林中冲杀出来的人,一个代表中国率先登上世界冠军奖台的人,必然有着超人的意志和品格。
容国团是从苦难中崛起的。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还谈不上繁荣的香港,他13岁便因生活困难而退学。因肺病折磨得瘦骨伶仃的他,打过杂,搬运过又脏又腥的鱼。在老板的喝斥声中,他没有半点的媚骨。那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的时刻,16岁的容国团兴奋地参加了一场庆祝国庆的乒乓球表演赛。鱼行老板暴跳如雷,向容国团发出了警告:“你马上给我写悔过书!”容国团毫不示弱地回答:“爱国无罪,不能写悔过书。”老板再度紧逼:“你要考虑后果。”容国团更是斩钉截铁:“人头落地也不写!” 他果真辞退了工作。鱼行老板自知赌注下错了。他并不看中容国团的力气,他只是为自己的球会少了根台柱子而后悔。老板不得不反过来加薪,求容国团去球会打球。容国团不是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一口回绝:“不去!给多少钱也不去,我人穷志不穷。”
1957年,他怀着当主人的心情回到了大陆。在跨过罗湖桥的第一天,他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天。当我踏入广州体育学院所在地时,早已相识的乒乓球运动员纷纷向我握手问好,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时侯,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很久以前,我就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终于如愿以偿。
容国团的人物评价
容国团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华体坛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胜利只能成为连续攀登的阶梯,绝不能成为往后退的滑梯”,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世界冠军——容国团的名言。这句话和中国乒乓球队“从零开始”的名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一种“胜不骄”的忧患意识,更是容国团能够一次次给国人带来惊喜的重要原因之一。容国团的这句名言和他突破性的贡献,给中国乒乓球队增添了一种王者必备的气质,使其能够时时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头脑,得以长时间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