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看看那些农业发家致富创业故事,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农业发家致富创业故事一:
贵州音乐女大学生返乡养羊创业
山头上,夕阳西下,26岁的覃凤扬起鞭子,赶着羊群返家。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牧羊姑娘其实是正儿八经的音乐专业本科毕业生。她已经很久没好好地唱过歌了,许久不曾弹奏的钢琴安静地摆放在堂屋,曾在黑白键盘上“跳舞”的手指也被茅草和锄头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接过父亲手中的羊鞭,覃凤选择在田间山头这个“更大的舞台”,弹奏属于自己的创业“牧羊曲”。
撑起音乐梦的羊羔
覃凤一家生活在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七郎村。从小,乡亲们都夸赞这个姑娘的歌声“比百灵鸟唱的还好听”。念高中时,音乐老师发现了她的天赋,让她进了兴趣班。中学几年的努力令她如愿考取了重庆文理学院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
这是一个很“烧钱”的专业,可覃凤的父亲决定养羊,供孩子读书。
“爸爸右手臂高位截肢,养羊很辛苦。”起初,覃凤并不支持父亲。大学期间,她对那些“随地大小便的家伙”也始终提不起兴趣。“那时候觉得,羊圈实在太臭。”父亲心疼女儿,愣是不让覃凤碰这些“粗活儿”,担心影响到她那双弹琴的手。
2010年,大学毕业的覃凤回永川开了一间小琴行,过起了一边卖琴、一边办钢琴培训班的生活。最开始的时候,她常常顶着烈日在街上发传单,“一个人干所有的事情”。很快,她成功招收到一二十名学生。
这个钢琴女孩有了自信。她甚至盘算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音乐人一起,把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大。
就在这时,噩耗传来,覃凤的父亲经医院检查确诊罹患肝癌且是晚期。覃凤的母亲在她读高三时去世,当时,她忙于高考,没赶上看母亲最后一眼,这成为她的一块心病。“这一次,我一定要陪在爸爸身边。”覃凤解散了培训班,带着积蓄回家照顾父亲。
可这次她还是没能来得及。父亲的病愈发严重,临去世前,老人决定把家里的50头羊以3万多元的价格卖了。覃凤不同意父亲卖羊,说自己可以养。“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放羊?还不安全。”父亲嘱咐她,“以后去城里找份体面的工作,再找户好人家”。
父亲去世后,覃凤总会时不时地想起父亲和那些羊,“我爸爸病重坐在轮椅上时,都不忘去羊圈看看。我知道,羊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活”。
这个重庆姑娘麻利地买了十几只羊,返乡开始创业。
当地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或搬走了,村里的夜晚静得吓人,但她不害怕,“说真的,羊对我来说太重要了,现在如果不让我养羊,我就没法活了”。
从门外汉变成养羊通
牧羊生活的劳累不言而喻。那么多的羊散落在山坡,撒着欢到处跑,覃凤总是拿着鞭子在后面追得气喘吁吁。一天的“赛跑”结束后,她还得打扫羊圈,干各种农活儿,照顾圈养的鸡鸭。
这并非最大的压力。对半路出家的她而言,养羊这件事自己压根儿“什么都不懂”。
她通过网络搜索各种信息,到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并尽量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这个过程充满了波折。2013年10月,羊痘病毒袭击了当地的羊群,一夜之间,覃凤发现很多羊的身上都长了痘,痘会慢慢溃烂。
这是让很多养羊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因为能通过空气传播,所以防不胜防,而且羊感染后,死亡率相当高。其他的养羊人纷纷叫来羊贩子,低价把羊卖了,“能赚一点算一点”。
但覃凤没有这么做,“我不能允许自己养的病羊进入市场”。 她决定独自应战,“我带了这群羊好几个月,有些还是我亲手接生的,不能无动于衷”。
当时,有一头羊病情非常危重,已无治愈的可能。覃凤平生第一次拿起刀杀羊,她想亲手解剖后,能对这种病的症状有更准确的认识。剖开羊肚,她证实了自己对病疫的判断。买回针药之后,她戴上手套,将羊身上的脓疮一个个挤掉,然后涂药治疗。
挤脓的过程有些恶心,但她愣是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深夜。深夜里,屋外一片黑暗,羊群也很安静,让这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觉得生活很艰难,可她转念一想,“我不能放弃”。
她和她的羊挺过来了。更重要的是,她在医治照顾病羊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羊的很多疾病,覃凤大都能从容应对。她的羊群现已发展到100多只。羊“都非常健康”。
放羊让自己站立得“格外坚实”
在农村,同学和朋友也很难聚到一起,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常常让人腰酸背痛,特别忙时连弹琴的时间也没有。
虽然生活如此,但覃凤没有选择抱怨。找着空闲的时间,她就跑到山头上唱歌。她还招了两名学钢琴的学生,定期骑着电动车去为学生辅导。
她和丈夫在城里买了房,但她“一点都不想搬过去住”,放羊让她觉得自己“格外坚实地站在地上”,能够“自由舒服地呼吸”,更让她有机会去畅想,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食品安全是一个太重要的问题,我想走出一条让人们吃到新鲜、可靠、绿色羊肉的路子。”在她的构想里,自己的羊都不喂饲料,而是在外散养,靠吃草长大,所有的羊都接受防疫,有健康保障。这些让她觉得,自己能走出一条精品养殖业的道路来,“羊肉的品质有保证,我相信市场上有人愿意为它出更高的价格”。
她还计划打造高标准的屠宰、切割、消毒流程,自己配送,让消费者方便地吃到放心的羊肉,“可以放心地直接下锅”。“我已经收到了定金,有人希望在我这里买到高品质的羊肉。”她说,虽然已投入十来万元,且没有收到回报,“但我相信,我会有未来”。
这个钢琴女孩如今还有更为宏伟的计划,流转更多的土地,让乡亲们一起,养出更多的健康羊,打造自己的品牌。
农业发家致富创业故事二:
26岁的大学生杨胜强养羊创业路
太阳从潘阳山顶刚刚露出小半个脸,山林间寒湿的雾气就被惊醒了,阳光混合着寒气,让这个冬日的清晨更冷了。此时,山下的和政县城关镇咀头村尚在梦中,而在村头的一个养殖园内,几座养殖暖棚里的100多只细毛羊“咩咩”地叫着,开始吃“早饭”了。
今年26岁的杨胜强是这个养殖场的负责人之一,天不亮他便起来给羊喂食了。等8座暖棚里的羊都喂完,杨胜强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虽然是农家子弟,杨胜强以前几乎没干过重体力活,但几个月的羊养下来,杨胜强觉得自己才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了。
咀头村距离和政县城4公里,杨胜强的家就在村子里。他2001年毕业于临夏州卫生学校,刚开始担任咀头村的村医,2006年拿到了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科学历。去年3月份,杨胜强在与好友马强、李斌、石岩明闲谈中得知,省上已将和政县列为全省养羊大县之一,将给予重点扶持。大家都认为当前羊肉价格居高不下,和政县规模养殖户比较少,养羊肯定有好的前景。和杨胜强一样,其他3个人也是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未能稳定就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4个人一合计,人多力量大,干脆把几家的资金合到一起,养羊。于是,经多地考察学习后,4人开始筹划办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场。
4个人都各自向家里人谈了想法,家里人都很支持他们。杨胜强的父亲听后认为,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年轻人就该自己闯一闯,同意让儿子和几个年轻人在自己家院子旁边的几亩耕地上创办养殖园。很快,4个人手里有了自筹的20万元,信心十足地准备大干一场了。但标准化暖棚羊舍还没开始建,他们就觉得钱已经不够用了。
几名大学生准备建标准化养殖场的事传到了镇上,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杨胜强说:“说什么话的都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毕业后没有个稳定的工作本身就糟蹋了上大学的钱,现在还要重回农村养羊,是继续糟蹋钱。”可是城关镇的领导听说后却鼓励他们放手干,还经过协调“赊”给了他们价值18万元的红砖和砂石。
基建材料解决了,杨胜强他们开始动工修建暖棚。由于缺少资金,暖棚建设过程中除雇了3个泥水匠外,小工都由他们自己及其家人充当。从未干过这些活的他们,搬砖、拉沙子、和水泥,几天时间脸就晒得黝黑,手上磨下了从未有过的茧和水泡。
现在,这座被命名为“大学生创业生态养殖园”的暖棚羊舍里,已经有150多只羊了。走进羊舍,一排正在低头吃玉米秸秆的山羊看到有生人进来,马上挤作一团。杨胜强介绍说:“这些羊是3个月前买来育肥的,现在都在40斤左右,刚好能赶上春节市场。前几天我们给市场上拉了几只,羊肉是以每公斤48元卖掉的。除了母羊和种羊,其他的最近都要出栏了。”
谈到今年的打算,杨胜强很坚决地表示,他们要继续养羊,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再修10座养殖棚,建一座沼气池和一座青贮饲料池。杨胜强指着不远处的山坡告诉记者:“这里有一些林地是我家承包的,我们计划今年圈出200亩作为散养肉羊的场子,这样吃新鲜草长大的羊很环保、很健康,在市场上更有竞争优势,我们还能节约不少成本。”
采访结束时,马强告诉记者:“进不了公家的单位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创办养殖园就是我们的新选择。当然,由于缺乏资金、经验和技术,也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但我们不后悔,因为创业就是在摸索中一步一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