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赎人阅读答案 子贡论 文言文阅读答案

《子贡论》的作者是王安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子贡论》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子贡论》阅读原文

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

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① 之生,天下之民患有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

《史记》曰:齐伐鲁,孔子闻之,曰:“鲁,坟墓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说吴以救鲁,复说越,复说晋,五国由是交兵。或强,或破,或乱,或霸,卒以存鲁。观其言,迹其事,仪秦轸代②,无以异也。嗟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则齐、吴之人,岂无是心哉,奈何使之乱欤?吾所以知传者之妄,一也。于史考之,当是时,孔子、子贡为匹夫,非有卿相之位、万钟之禄也,何以忧患为哉?然则异于颜回之道矣,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二也。坟墓之国,虽君子之所重,然岂有忧患而谋为不义哉?借使有忧患而为谋之义,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而求自存哉?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子贡之行,虽不能尽当于道,然孔子之贤弟子也,固不宜至于此,矧③曰孔子使之也。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 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节)

注:①回:颜回,孔子的弟子。心仪秦轸代:分别指战国时张仪、苏秦、陈轸、苏代四位说士。②矧:况且。

《子贡论》阅读题目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 省:探望

B.观其言,迹其事 迹:考察

C.己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 全:使 ……全

D.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 称:称赞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

B.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

C.何以忧患为哉

D. 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3分)

(2)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3分)

(3)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4分)

9.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指出的“传者之妄”有哪三点?请简要概括。(3分)

《子贡论》阅读答案

6.(3分)D(称:谈论、提及)

7.(3分)B(连词,表目的,其余三项都是介词,凭借。)

8.(1)(3分)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修养身心罢了。

评分建议:“食”、“患”、语句通顺,各1分。

(2)(3分)(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道是不同主张吗?是他们遭逢的时代不同啊。

评分建议:“道”、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3)(4分)子贡即使擅长论辩,哪里会到这样地步呢?也就是所说的毁谤的人歪曲事实啊。

评分建议:“虽”、“辩”、“损”、语句通顺,各1分。

子贡赎人阅读答案 子贡论 文言文阅读答案

9.(3分)(1)转嫁灾祸,制造战乱;(2)忧君之忧;(3)用奸诈说辞使他国灭亡,保全自己。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7261/463252256.html

更多阅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杨伯峻: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钱穆: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李泽厚:子贡问

子贡出使 问士

救鲁国子贡出使起战端全由说客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中国社会开始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奴隶制国家的总代表——周天子的地位开始动摇,诸侯国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连年不断。在这种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动荡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实践所说的,然后再说。”【圣贤智慧】孔子眼中的君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践家,而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空头理论家。“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一味良药,医治的是只说不做,夸夸其谈的病。从孔子自己来

声明:《子贡赎人阅读答案 子贡论 文言文阅读答案》为网友妄自菲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