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最近成为国际焦点。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海现实的时事政治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南海现实的时事政治论文篇一
浅析南海主权争议
作者简介:林莉莉(1985),女,广州大学2010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广州大学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最近成为国际焦点。这个亚太区域的磨心问题,不但是中国和东南亚多个国家之间的核心矛盾,也是东亚安全的首要问题,并且也是中美未来关系的一个大隐藏爆发点。
【关键词】南海主权;根源;争议;对策
一、南海主权争议的历史根源
(一)越南自宋朝脱离中国独立
五代十国时中国四分五裂,越南也建立了割据政权。宋朝皇帝赵匡胤逐个灭掉割据政权,但是两次攻打越南都反被越军击败,以后统一越南的计划就被无限期搁置。越南就此取得事实独立。中越南海主权争端,应该从越南独立算起。
(二)16世纪南海群岛成为越南统治区
直到16世纪,越南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而成立黄沙队,负责打捞西沙群岛的沉船,在南海群岛建立了行政机构。以后又在岛上设卡,对过往船只收税。此后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无可争议地成为越南的统治区,并为当时东西方各国旅行家承认。
(三)二战后未定国界线惹争端
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南海群岛。战后,中国作为五大国,接管了日本占领区。1947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中共建政后,经大陆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九段线”是中国大陆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这一条线通常也被称为传统疆界线,因其形状为“U”形,所以也被称为“U”形线。
目前,在南沙群岛中的岛屿与珊瑚礁,属于中国大陆控制的只有8个,台湾占2个,越南占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8个,所谓的“九段线”已名存实亡,这或许就是今天南海主权争端的根源。
二、南海主权争议的三大层次
(一)岛屿主权和附近海域的经济海域权
由于南海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庞大石油储量,因此这个问题被大大放大。人类的陆地开发目前已快达到极限,人类把开采地球资源眼光放在海洋上。海洋面积占了地球表面的七成,因此大部分的地球资源,恐怕确实存在海底,石油资源其实只是其中之一。目前,人类开采仍然局限在浅海区域,因此海湾和近海区域,将是未来各国争议的焦点。岛屿主权,将确定200海哩经济海域的范围,这是东南亚诸国和中国争拗的原因。
(二)通航的问题
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都依赖南中国海航道大量进口中东石油和南太平洋及非洲矿产品。因此中国对南中国海的领海宣称,不被日本和韩国认可。美国过去一直强调南中国海的“公海自由通航”,显然不认可中国的“领海”说。对美国来说,从太平洋调遣军队进入印度洋到达波斯湾甚至地中海,南中国海是最近路线,其战略意义自不必说。
(三)战略的势力问题
包括南中国海周边区域在内的太平洋,以前从来是美国的战略势力范围,去年中国军方提出“南中国海核心利益”说,让美国人大吃一惊。因此,在第三个层次上,是中美之争。
中国的南海政策,以前是所谓的“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利益”,显然中国的主要目光并不在于海底资源,而主要在于扩张势力。因此,南中国海的争议,本质上是中国在三个层次上和东南亚、东亚以及美国的全面冲突,而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势力范围之争。古今中外,新霸权崛起的道路从来如此。
三、中国应对南海主权争议的策略
(一)在国际社会上要做均权均势的工作,保持国际间各种权力的动态平衡
推动和建设国际性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国家间建立军事联合合作,根据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安全、共同安全、领域安全等合作,形成军事均势的有效力量。经济金融上开展国家间区域间的平等互惠的合作,形成国家间区域间的经济互补和世界货币的多样,形成经济和金融均权的有效力量。
(二)对南亚诸国要扶弱削强区别对待,以共同安全观念取代合作安全观念
东盟是个松散型的区域合作组织,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中国需要以对方的立场态度行为等综合判断,区分敌友区别对待,对于在南海仅保持现有军事力量,并愿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应视为友好国家,对于友好的弱小国家,中国应当给予经济、金融、援助等多方面的支持,对于领土主权的纷争以和平谈判为主,保证不对这些国家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对于在南海发展进攻性武器,不愿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则应视为不友好甚至敌对国家,对这样的国家,中国应当实施战略性资源、关键性技术、资本输出等的出口限制,在领土主权纷争谈判的基础上,做好必要时军事解决的准备。
(三)厘清南海领土界线
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对南海主权的表述比较符合《海洋公约》的规定。其实比较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南海上的岛屿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拥有南海上岛屿及周边专属区海域的主权。”中国应当将南海上岛屿的面积位置,按照《海洋公约》规定准确测量后向世界公布,教科书及出版的地图等也应该做相应的明示。中国应当制止中国企业参与其它国家在我主权管辖海域的开发。
(四)对于被占岛屿实施先主权后领土的策略
以渔政海政为主国防武装配合,在我主权管辖海域行使经济专属区海域的主权管辖权,以保证我渔民渔业、测量调查、勘探开发以及其它国家航行的安全。然后,以协商谈判为主,辅以军事措施来解决岛屿的领土问题。
(五)协调内政应对南海局面
1.推行以民主政治改革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达到政通人和、目标一致向外的目的。
2.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将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国防动员结合在一起,加速国防动员体系的培养和建设,实现快速、经济、准确的国防动员。
3.适度透明军事,培养我军的战略威慑力和国民的国防意识,战略威慑力的指向要明确,以减轻周边友好国家对我们的猜疑。
4.分离外汇管理局的外汇买卖职能,将外汇买卖的职能还给金融市场,除国家留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外,其余外汇出售给需要外汇的企业和个人,外贸企业自备外汇储备。
5.中国的南海政策要完整系统,可预期,可选择,便于南海诸国在明了前景可预期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政策。
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内政的适度协调和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政策的适当调整,同样还需要时间和智慧,更需要眼光和魄力。
关于南海现实的时事政治论文篇二
南海问题与中国南海地缘战略
摘要:近年来,南海争端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2011年,菲、越等国态度强硬,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本文在分析南海问题的起源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地缘战略。
关键词:南海问题;资源;主权;地缘战略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诸岛的归属以及海域的划分形成了冲突与争端,即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争端的实质是南沙争端。中国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南海局势的动态,制定应对策略,维护国家主权。
一、 南海问题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开发并经营南海诸岛的国家,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南海问题主要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南海油气田的发现,在这之前南海问题是不存在的。随着世界性能源紧张时期的到来,各国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再加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更突显了南海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发展。
南海重要的航运资源和战略价值也是引发南海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南海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是东亚各国及其他经济体的海上航运生命线,是美日石油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尤其是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公约有一定的弹性,容易为各种相互歧异的主张留下容身之地,在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方面留下一些盲点。另外,公约在确立海洋规则时没有充分照顾一些国家对有关海域拥有海洋管辖权的历史事实,从而制造了新的矛盾。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南海问题主要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共占领南沙岛屿43个,并在所占岛屿上修建多处军事基地,派驻军队,大量掠夺我国海域石油资源。
目前,南海问题已不仅仅是区域内部问题,美国、日本、印度等区域外大国通过多种方式介入南海。主要通过加强军事存在、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能源合作、参与地区事务等方式不断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东南亚国家多次举办关于南海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企图将自己对于南海问题的主张合法化、合理化,并且与美日等国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
2011年以来,南海问题再度凸现,形势一度紧张。经过中国和东盟的共同努力,相关国家签署了保持南海稳定的新文件,越南和菲律宾领导人也相继到中国进行访问,然而回国后,他们就将这种表面的友好抛到了脑后。越南公然拉拢印度参与南海开发,菲律宾则勾结日本趟浑水,甚至企图联合南海诸国制定新的瓜分方案。他们希望借助美国的政治干预与军事威慑,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复杂化,目的是要永远占有窃取的中国南海诸岛。为了使美国能够坚定支持他们的侵略立场,菲、越二国再次撕下伪装,对华表现出强硬态度。
三、中国南海的地缘战略选择
我国在南海问题的解决上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南海,要创造长期和平稳定的环境,避免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维护稳定而丧失我国在这一地区的主权。所以我们要在两者之间找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1、调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
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就解决海洋争端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这是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有自身的局限性。争端方大多是口头上认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把“主权属我”省略了。东南亚各国对岛礁的侵占以及对油气资源的开采从未停止过,一面敷衍中国,一面与美印等国共同开发。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原则是有底线的,那就是只能与中国搁置争议,与中国共同开发,离了中国来谈共同开发是无效的,未经中国同意的一切行动都侵犯了我国的主权,侵犯了我国的合法权益。南海问题一开始就是一个涉及领土主权、军事安全及自然资源开发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避重就轻地只谈一点,收效难免微小。正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一厢情愿才导致今天被动的局面,所以这一政策需要调整。解决南海争端,需要寻求新的思维,探索更多的途径和方法。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政府要有强硬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与他国合作开发南海资源,强烈抗议是没用的,要有魄力警告侵犯我国主权的各国,表明中国可以通过武力摧毁其石油开采设施。
2、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步伐
多年来,南海诸国因开采南海油气资源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不能再继续忍让下去了。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停下掠夺脚步的可能性不大,长此以往只会使中国在南海的利益遭受更大的损害。中国自身面临的能源压力也越来越大,开发南海是中国国家利益的客观需求,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主要是在南海北部浅海区域开采油气资源,深海石油开采的技术还不成熟,所以我国应加快南海南部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力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行业,建造更多技术先进的海上平台和特种船队。引进国外石油公司,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共同勘探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南部深海区域。
3、增强南海地区的军事实力,强化我国在南海的存在
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弱是宣示和实现主权管辖的坚实后盾。纵观南海周边,军事竞争已趋白热化,各国不惜重金购买先进武器,同时,区域外的强权对南海地区也是虎视眈眈,不时地进行军演,逐渐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目前我国控制的一些岛礁处在周边国家的环伺之中,形势非常紧张,外国军机不时前往骚扰。我国渔船、渔政船、科学测量船也经常受到外国军舰的驱逐和阻挠。虽然我国希望南海问题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但必须有适度的军事威慑作为保证。我们要加强南海地区海军与空军的建设,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增添先进的战舰和战机,建造航母与核潜艇,加强二炮部队在南海的部署,提高威慑力。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我国在南海的存在,比如在有争议的海域和岛屿实行行政管理、经济开发、科研调查、文化传播和旅游开发等。这样我国才能在政治、法律、外交中赢得主动,遏制南海被瓜分的现状。 4、加强与台湾的合作,求同存异,共同解决南海问题
在南海问题上,海峡两岸的立场实际上是基本一致的。台湾控制的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好的一个岛,其地理位置优越,有淡水资源,也是中国占据的唯一一个南沙岛屿。太平岛上建有码头、环岛防御工事和楼房,还有一个能供一架运输机起降的简易机场,可以建成军舰或潜艇的重要补给基地,是开发南沙群岛的最佳前沿阵地。太平岛距离解放军西沙群岛驻军仅410海里,如果两岸联手护卫南海,便可随时对入侵中国南海海域周边国家行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南海资源。两岸还可以共同开发油气资源、捕鱼、打击走私,这样也能深化两岸互信,为解决两岸政治问题创造条件。目前南海的严峻形势正好提供了一个两岸携手护南沙的沟通机会。
5、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区域合作
美国之所以如此霸权,南海诸国之所以要拉拢美国,就是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强大,别的国家都不能与之抗衡。中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南海问题,就必须努力求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然后等待合适的机会。另外还要加强中美经贸联系,增加共同利益,这样会对美国有一个牵制作用。我们既要争取合作的前景,也要做好冲突的准备。努力分化美国与其他当事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避免他们结成对付中国的同盟。加快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增强双方互信。若建成包括中国和东盟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许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一旦形成相互依存的态势,就能更好地和平解决南海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要拓宽思路,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尽量和平解决南海问题。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国家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只有国家富强了,才更有机会夺回失去的主权。但是一旦出现极端情形或他国率先开战的状况,我国必定以武力反击,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士存.南沙争端的起源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
[2]吴垠,唐剑.论中国南海的地缘经济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1(1)
3]石华园,蒲瑶.“南海问题”与中国因应之策[J].未来与发展,2010(9)
[4]李开盛.求解南海争端[J].学习月刊,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