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广大农村客观上存在着种种危机,而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危机的预警和防控机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农村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和底线。各级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应该强化危机意识,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制、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各种危机。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危机管理 危机预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实施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村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粮食连续多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心气更顺、发展劲头更足。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还存在着众多农村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变化和疾病危机
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农村带来的危机日益凸现。如草原退化、沙漠化问题;森林资源锐减问题;农用塑料薄膜残留以及农药使用带来的遗留问题;部分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外来物种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80种植物、40种生物、25种微生物入侵,有些物种的入侵对传统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人力传染病防治问题在广大农村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80%以上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因肺结核导致每年丧失3.5亿劳动力;西部农村疫情的发生率是东部农村的近两倍;艾滋病、人禽共患疾病在农村的形势更为严峻。
2、重大自然灾害危机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洪涝、干旱、地震、森林火灾、草原火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明显增加。以洪涝灾害为例,1991年全国的损失为500亿元,1994年为1700亿元,1996年为2200亿元,到1998年就增加到了2700亿元。在我国每年由于重大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受灾面积达到3000万亩,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危机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基层管理部门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上级政府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压力;二是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造成的基层政府自身财政负担方面的压力;三是来自农村基层的压力。由于有些配套改革不到位,减轻农民负担难以很好落实。多年来很多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到位,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广大农村信息闭塞、农业人才匮乏、农业技术落后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还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问题。另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6:1。有些地方的村集体组织涣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社会稳定危机
农村社会稳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危机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少数基层干部存在腐败问题,一些地方农村基层财务不公开等等;二是封建家族势力在农村的不良影响;三是宗教问题、邪教问题,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问题,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也正加大对我国农村的渗透和影响,法伦功残余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农村还存在村霸等黑势力;五是由于政策落实、基层腐败、土地纠纷等原因而造成的农村集体上访事件还时有发生;六是农村隐形失业、潜在失业问题也较为突出。
5、基础教育以及素质发展方面的危机
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不公,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的乱收费问题,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薄弱,愚蒙文化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根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为76%,农村科技人才相当匮乏,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6、经济及金融危机
在很多农村,乡镇政府、村及村民小组债务缠身,组织运行困难。农村基层金融组织贷款的大部分是贷给工业,而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同时,农村贷款的65%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有些乡镇和村集体,旧的债务还没有还清,新的债务又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