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来临之前,要怎样做好考前的复习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语文考前指导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2016高考语文考前指导方法(一)一、字音辨析题
字音辨析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读音、多音字读音、容易误读字的读音。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该考点往往不考生僻字,因此复习时要密切关注所有学过的字词的读音。
二、字形辨析题
字形辨析不仅在前面的选择题中占分,还涉及到书面表达,高考作文评分每三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所以平时应注意规范用字。备考也不必纠缠生僻字。
三、词语辨析题
魏老师强调,此题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实词占主要地位。通常是用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平时就要注重积累一些典型的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及不同的使用范围。
四、成语复习
成语复习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同时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及感情色彩使用等。该知识点的复习无捷径可言,平时对成语多加积累了,考试就容易过关。
五、病句的复习
病句复习一定要按照《考纲》上规定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类型来进行。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六种病句类型有一个全面的清楚的认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当对各种错误类型有了熟练掌握之后,再看到具体的语言材料,就会有一定的敏感度。
2016高考语文考前指导方法(二)(一)语境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的是“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又如2005年重庆高考(课程)试题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二)巧借字形
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又如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解释“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这其中涉及对一个“籴”字的考查,而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比较陌生。如果观察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
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
召有司案图。(按)(《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迁移联想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正确的援引解释。
如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考查“环堵之中”的“堵”的含义,联想到高中语文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推断出所给选项“院子”的说法显然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