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中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现行成本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利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

摘要:崭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促使管理学科在不断地前进与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良好有序进行离不开前沿科学技术的大力辅助,企业的责任成本会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是企业高效、稳健发展的关键一环。因此,责任成本会计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值得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成本管理;重要性

一、责任成本会计的内涵

责任成本的意义在于某个特定的责任主体产生的消耗。市场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与此同时,各个行业有各自的独特之处,那么责任成本的具体内涵也是存在些许差异的。虽然如此,但其中责任成本的经济内涵总是存在共同点:责任成本的形成伴随具体目标,有形的、无形的、新技术、新工艺、各种服务都是存在的;责任成本归根结底是耗费,但其目标是确定的。

二、责任成本会计的运用

我们拿海尔集团发展的例子来阐述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海尔集团从创建之初便坚持与时俱进,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自2001年底,海尔集团创造性地提出进行SUB建设,将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分化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产品。SUB建设举措首先是将集团整体的财务报表分解成多个责任单位的独立财务报表,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是负责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都非常明确。报表清晰地记录着每人每日的工作细节信息,实现人员的有效管理,并同时进行考核,由此一来,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高涨,集体荣誉感也得到提升,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价值。海尔集团将原本各分离部门的财务核算、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业务整合成为新组织,实现集团整体营销、采购、结算,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提高了集团管理系统的效率,从而使得对员工们的绩效考核更为严密,更为高效。

三、责任成本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

从目前的形势不难看出,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责任成本会计核算。因此,我国有必要大力倡导责任成本会计科技化、电算化,与时俱进,顺应国际市场经济的变化。我国的责任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市场环境及企业生产变革,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思考和讨论。

1.成本理论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我国的责任成本会计水平普遍较低,建立审时度势的责任会计理论体系迫在眉睫。学术研究参与者们,必须打破传统责任会计理论的限制和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理论要创新,理论更要务实,深入企业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

2.责任成本会计人员要更新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思想,最大限度地开展理论研讨学习工作,交换思想,共同进步,最大程度地发挥成本会计在企业发展当中的职能作用。另外,责任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进行评价。第三,保证投入的增长速度不能过快,同时更要慢于产出的增长速度。第四,采取措施,保障投人的减少速度要快于产出的减少速度才行。第五,改造工艺,力争投入不断下降且产出不断上升。在实践中,企业不能片面的强调降低成本,这样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虽然短期内投入会增加,但从长久来看,收益会增加更快,这种投入就显得尤为必要,不可因为一时地资本投入升高而影响企业的进步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责任成本会计引入信息化技术辅助核算。当今世界经济市场瞬息变化,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慢则落后,快才能有的放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份额,因此引入信息管理手段辅助会计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4.借鉴国际企业的先进思想和管理经验。西方国家的责任成本会计学科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特别是引入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形成了新型的经营型成本会计,更为注重企业管理。基于此,我们必须借鉴国际企业的先进理论理想和管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建立现代成本会计体系,保证与国际市场的发展步调一致,与时俱进。

四、总结

为了灵活、有效地应对现代责任成本会计工作随时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寻求相应的规章制度,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成本的原则。具体到从业人员而言,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要精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责任成本会计学科的思想和实践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成本预测、方案决策和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何嘉兴.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2]黄巧玲.责任会计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6(12).

[3]徐小娟.单轨制下责任成本核算模型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

[4]苏珊.资产负债观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工学院.2008.

[5]孙媛.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2016(01).

[6]孟佳琪.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6(03).

[7]于文哲.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企业中的建立[J].经营管理者,2015(12)

[8]梅玉茹.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问题及改革 》

[摘要]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教材内容碎片化、费用分配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传统化、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化等问题,应该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包括课程内容项目化,学习过程工作化;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合理设计评价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合作式教学;项目化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依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借鉴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重新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考核评价模式,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素养和水平。

一、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碎片化,学科体系突出

教材是教师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是围绕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组合,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必须适应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依据本科、高职、中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同一门课程教材的呈现形式应当存在差异。近年来,高职院校极力推动各类课程改革,努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尽力突破教材学科体系的色彩,重新编写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教材。然而,将本科、高职、中职的“成本会计”课程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本科、高职、中职的“成本会计”课程的教材基本上大同小异,编排的顺序基本都是成本会计概述、费用要素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方法概述、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成本分析等。如果仅从教材的编排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一时难以分清哪一本教材更适合高职学生,其中的差异只在于本科教材侧重理论描述,案例相对少一些;高职教材理论描述少一些,案例相对充实一点;中职教材介绍各种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相对少一些。但是,纵观本科、高职、中职的“成本会计”课程教材编写,均未脱离学科体系的束缚,现有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材内容学科体系色彩仍很浓厚,未能依据高职教育基本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编写,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各章节内容衔接性不够,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采用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需要。

(二)费用分配方法多样化,主次难以分清

依据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师会详细讲授生产费用的各种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方法及累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但学生在学完了全部分配方法之后,经常会出现多种分配方法相混的状况,无法根据企业成本计算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企业适当的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方法及成本计算方法。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注重学习各种费用分配计算的公式,但未能从成本计算的整体核算流程角度全面把握各种分配方法的本质及分配标准选择的依据。各种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虽然是多样化的,但分配的基本原理本质上是相同的,掌握每一种分配方法只是一种基本技能培养,更应当注重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例如,费用分配标准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费用分配的基本规律,能够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与相对准确原则,依据会计核算需要及企业管理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进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三)教学模式传统化,能力培养不足

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采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取决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师素质等。现行高职院校广泛推行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式、基于工作过程等教学模式,但许多教学模式目前仅停留在教学改革申报材料及总结材料的文字层面,在教学实践中并未真正得到有效落实。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系统讲授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为主,对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不够系统,未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一次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不够,“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未能有效落实,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四)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化,引导作用不够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对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重视技能训练等均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理所应当将实践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方式仍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考核内容一般较侧重于对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考核内容无法考查学生根据企业实际业务状况合理组织成本核算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要求,既无法考核学生实际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无法考核学生实际成本核算的技术技能水平。

二、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笔者依据基本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理念,努力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会计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成本会计”课程学习目标,始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课程内容项目化,学习过程工作化

为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让学生在重复的操作步骤中学习基本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螺旋式前进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从而实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分析,笔者建议对原来的学科体系的教材进行深度改革,以成本核算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为项目,以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案例为载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融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于一体的课程,将“成本会计”课程的基本要素及相关概念融入相对应的项目中,建立起“学、做、教”真正融为一体的课程框架体系。具体来说,可以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以下几个项目:品种法应用及成本分析、分步法应用及成本分析、分批法应用及成本分析等,每一个项目依据“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计算账户的开设―要素费用的归集、分配与会计处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会计处理―成本分析等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进行内容编排。生产费用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主要集中在品种法应用及成本分析模块中阐述,在分步法应用与成本分析等其他模块中以案例介绍为主,让学生在重复练习中掌握生产费用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与技能。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序化与重构,将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培养真正融为一体,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二)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课程日常教学组织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理论讲授方式,即先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要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例题讲解的模式。依据“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课程教改模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笔者将每次课程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采取倒置的方式进行设计,即依据学生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根据每一次课程学习要点,事先设计好学生易于接受的费用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等小案例,课堂教学根据“明确的案例工作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讨论完成工作任务可能存在的问题—讲解完成工作任务应当掌握的知识点”的程序进行组织,并根据技术技能培养的需要,将部分教学项目安排在实训室教学。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复习与巩固过去学习内容基础之上,主动寻求解决成本核算有关问题的方法与原理,既能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基本技能,又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效果与气氛。

(三)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合作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显著的特征是在建立学习团队的基础之上,将教学过程分为“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分享成果”三个阶段。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每一位学生依据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独立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相互交流阶段要求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团队所有成员在讨论中对如何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分享阶段由教师随机选取一名团队成员代表该团队向全班同学陈述该团队的观点及问题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及对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将对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培养融入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教育及学生众多的实际情况,笔者尝试在课堂总结阶段采用合作式教学法,并将合作式教学法设计为“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分享成果―教师点评”四个阶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生为本”的合作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将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培养真正融为一体,贯穿于每一次课堂教学实践中,最终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四)合理设计评价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引导学生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对技术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本课程考核评价由理论考试(40%)、实践技能考核(30%)、日常考核(30%)三个部分构成。理论考试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考核模式,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侧重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与成本计算方法系统性与全面性掌握程度;实践技能考核主要在学生完成一周综合实训任务后,随机抽取一套技能考核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建账、业务分析、成本计算方法选择判断、凭证制作、账簿登记等成本核算的全过程,侧重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日常考核主要在每次课的归纳总结阶段,依据合作式教学法的组织要点,每次随机选取一名同学代表其所在的团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学习要点及存在的问题,依据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该分值作为该学生团队的每名学生平时成绩组成部分,最后综合学生作业等多因素的考核评分,侧重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独立学习能力等。总之,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必须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围绕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岗位技术技能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为核心,以成本核算过程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袁红萍.高职《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做[J].商业会计,2013(11).

[2]曾昭坤.浅析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方案[J].财经界:学术版,2013(7).

[3]郭长平.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成本管理会计框架建设思路 》

一、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科内容的界定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是我国会计学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但是三者在内容上的重复率达60%以上。其中,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部核算的需要,成本会计已经发展成了具有与管理会计一样的关于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信息的职能,成本管理会计发展成了以管理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会计;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主要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决策分析、存货控制、销售预算、经营杠杆与本量利分析、业绩评价等方面。鉴于以上实际情况,为了解决三门学科的交叉问题,可以将三门学科进行整合,将财务管理单独分离出去,然后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整合,形成成本管理会计。

二、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在对心理学、管理学、社会文化学、历史学等相邻学科的借鉴、运用和创新,其中对成本管理会计影响比较大的是管理学。

1.古典管理理论与相应的成本管理会计思想

(1)科学管理管理理论与管理会计的产生

泰罗于1911年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其理论思想主要有:产品差别计件工资制;科学的挑选工人;工作标准化;能力与工作匹配等。当时的工业化程度快速增长,传统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适应竞争力需要的要求,于是具有预测未来功能的预先控制新职能应运而生,这标志着管理会计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此时的成本核算还很不系统,它仅是为适应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而附带产生的理论,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方法体系和理论。(2)一般管理理论与管理会计职能法约尔于1916年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首次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它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要重视各个职能科室管理的思想,指出管理的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与之相对应的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发展为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

2.行为科学理论与行为管理会计

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和早期的管理理论忽视工人的个人发展和情感需要的问题,很多学者于20世纪30年把社会学与心理学引入到了管理中来,于是出现了行为科学理论。这一时期的理论主要集中在有关员工的个人需要、动机、激励和同管理直接相关的领导理论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管理会计思想主要有:①决策行为观: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决策中必须做到协助企业进行目标多样化决策,寻找满意解,使之与企业目标相协调。②预算行为观:吸收下级的预算决策,制定多样化、多层次的预算体系。③控制行为观:从物质与精神方面激励员工,保持局部与整体目标的一致性,同时经常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预算执行层进行探讨分析。

3.现代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管理学派思想,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经验主义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形成了“管理理论丛林”。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有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科学学派的数学模型在管理过程中的运用,经验主义学派的案例的归纳整理研究等。这段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直接推进了管理会计思想的发展,赋予了管理会计新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开始重视如何为管理会计计划和管理控制提供及时和有用的信息,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题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成本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成本管理会计框架构成的出发点,对框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关于逻辑起点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本质起点论: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的王棣华教授认为本质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它可以很好的回答管理会计是什么,进而指导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对象起点论:中国人民大学的孙茂竹教授认为,“对象”针对性强,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因此管理会计的对象可以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目标起点论:中央财经大学的孟焰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居于最高层次,指引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因此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应是管理会计的目标。目的起点论:以孟焰为课题主持人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在2007年,在分析了各个逻辑起点的优劣后指出,以目的作为逻辑起点可以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的优化,因此提倡以目的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论。

四、成本管理会计的框架构成

第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为:①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基础;②管理会计的本质;③管理会计的目标;④管理会计的对象;⑤管理会计的要素;⑥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框架构成为:①管理会计的起点理论层次;②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层次;③管理会计的核心理论层次;④管理会计的实务理论层次。第三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框架构成为:①管理会计的目标;②管理会计的概念;③管理会计的原则;④管理会计的技术。

五、总结

从以上各部分的分析不难看出关于管理会计的很多理论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管理会计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成本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首先要统一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进而分清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成本管理会计,以使管理会计的理论形成体系,并更好的为人们所学习和应用。

有关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有关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2.关于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成本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有关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本

5.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6.本科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7.有关成本会计论文范文精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9761/661076747.html

更多阅读

教育学本科论文5000字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报考该专业的考生应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教育学本科毕业论

现代汉语论文范文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以及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当前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汉语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汉语毕业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

弘扬高尚师德演讲稿 弘扬高尚师德毕业论文范文2篇

师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弘扬高尚师德毕业论文范文2篇;

2017年电大毕业论文 2017年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有些同学觉得论文难写,可能是因为没有思路,所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7年的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2017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篇一论文题目:浅议如何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质量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年 级:分 校:提交日期:摘要:汉

声明:《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成本会计发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为网友蓝眸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