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末的时候,对于初三上册化学在期末复习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探索水世界单元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三上册化学探索水世界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3•衡阳中考)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 ( )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解析】选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故D正确。
2.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鼓胀,是因为袋内的水 ( )
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间间隔增大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水受热后袋子膨胀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
【知识归纳】用分子的性质常解释的一些生活现象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常用来解释的现象有:溶解、蒸发、扩散以及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等。
(2)分子间存在间隔,常用来解释的现象有: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的三态变化及两种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二者混合前体积之和等。
(3)分子很小,常用来解释的现象有一滴水中含有好多的分子等。
3.(2013•柳州中考)如图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核电荷数为 ( )
A.2 B.8
C.16 D.6
【解析】选C。由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为16,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故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析】选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水分子的质量比铁原子的质量小,故A不正确。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B不正确。微观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C不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知识链接】对分子概念的理解
(1)“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完全相同。如氧分子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2)“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物理性质却不同。
(3)“最小粒子”:所谓最小粒子是指从保持化学性质这一点来说的,而不是单纯地说分子是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5.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解析】选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知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6.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了
B.分子运动的速率变慢了
C.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
D.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解析】选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了的过程中,没有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运动速率变慢的过程中,没有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说明有新分子即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过程中,没有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7.(2013•福州中考)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解析】选C。根据图的信息可知,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当x=8时,核外电子数是18,核内质子数是17,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该微粒是阴离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由此判断,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选C。
8.(2012•邵阳中考)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物质的组成属于混合物
B.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解析】选B。反应前物质含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图中 的反应物含两种分子,每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拓展归纳】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与纯净物: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2)单质与化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若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则这种物质属于单质;若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则该物质属于化合物;若由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原子,则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9.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
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为Na+
【解析】选D。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其核电荷数为11;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D正确。
10.(2014•大同阳高三中期中)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解析】选D。由题目信息可以看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生成物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由图示可以看出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39分)
11.(4分)(2013•本溪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
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分子间有间隔
12.(4分)(2013•大兴安岭中考)请观察图并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的原子核电荷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B表示的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3)图B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图A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12,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2)图B表示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3)图B表示的原子为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1 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答案:(1)12 24.31 (2)非金属 (3)Cl-
13.(6分)下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属于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下同)。
(2)如图中属于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3)氧元素与铝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在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的为阳离子,因此属于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丁;(2)在氧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由此可知属于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A;(3)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氧元素与铝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1)13 丁 (2)A (3)B
14.(6分)(2012•山西中考改编)请解释下列变化: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图二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图示反应的是物质的溶解过程,体现的微观信息主要有分子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很小等;(2)氢气燃烧所生成的物质的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可知该物质是水;结合图示可知②表示的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即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或每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或分子很小)
(2)氢气+氧气 水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或每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15.(8分)(2013•株洲中考)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
(3)D元素的名称是 ;D中x= 。
【解析】(1)由元素的定义可知,A、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2)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A、C结构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7个,大于4个,在反应中能得到电子;(3)由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8,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元素;在原子中,由于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x的值是8。
答案:(1)A、B (2)A、C (3)氩元素 8
16.(7分)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 (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 ___________
。
【解析】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以看出,甲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属于化学变化,乙中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答案:(1)乙 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隔变大
(2)甲 发生了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17.(4分)(2013•南宁中考改编)下表是元素周期 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1 H
氢
1.008 2 He
氦
4.003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 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Ne
氖
20.18
3 11Na
钠
22.99 12Mg
镁
24.31 13Al
铝
26.98 14Si
硅
28.09 15P
磷
30.97 16S
硫
32.06 17Cl
氯
35.45 18Ar
氩
39.95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2、3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写一种)。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5.45,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2)由第2、3周期的元素排列可知: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答案:(1)35.45 非金属 得到 (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或同一周期 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从左到右依次增加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8.(9分)如图是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适用于分离
。
(2)过滤的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指 ,否则会 。
(3)如果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其后果是 ____。
(4)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在烧杯 ,作用是 。
(5)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6)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 因是 、 。
【解析】(1)过滤适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2)过滤的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否则会使过滤的速率变慢;
(3)如果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其后果是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使滤液浑浊;(4)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在烧杯的内壁,作用是防止液体迸溅;
(5)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6)经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中含有杂质;②滤纸破损;③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答案:(1)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
(2)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使过 滤的速率变慢
(3)滤液浑浊
(4)内壁 防止滤液迸溅
(5)引流 (6)承接滤液的烧杯中含有杂质 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19.(12分)某同学在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选择其中一点性质,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分子的性质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选择分子的 (填序号)性质进行探究。
(3)下面是我设计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解析】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说明粒子在不断地运动;粒子间存在间隔。可从闻到气味,湿衣服晾干,热胀冷缩等角度举例说明分子的性质。
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2)①或②
(3)
选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滴1~2滴酒精 酒精消失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 将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 总体积
小于200 mL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